溶血性贫血

  • 贫血输血指征(视频)

    贫血输血指征
    贫血患者的输血指征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具体分析如下:1、老年人: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如果血红蛋白<90g/L,则需要输血治疗;2、出血性贫血:血红蛋白<70g/L,建议进行输血治疗;3、溶血性贫血:建议血红蛋白<60g/L时进行输血治疗,由于溶血性贫血的特殊性,尤其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配型较困难,输血可能会加重溶血,所以在血红蛋白<60g/L时,再进行输血治疗。如果部分患者不耐受,可能会出现生命体征改变,比如意识状态改变或者心率加快,需要早期进行输血治疗。但是要注意输血有风险,可能会增加感染,并且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2023-08-01
  • 怎么判断是哪种贫血(视频)

    怎么判断是哪种贫血
    贫血的原因很多,按照病因分类,分为生成减少、破坏过多、失血。贫血患者到医院就诊时,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存在的贫血症状,如头晕、心慌、乏力等,选择血常规检查,血常规可提供较多信息。若提示小细胞性贫血时,需考虑是否为缺铁性贫血或地中海性贫血。提示为大细胞性贫血时,需考虑是否是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提示网织红细胞升高,需考虑是否为溶血性贫血,即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贫血。 因此可根据上述指标提供的方向,进行相应的检查。可进行铁、叶酸、维生素B12,以及与溶血相关的检查,了解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抗体,进行抗人球蛋白试验等。临床医生可根据上述检查判明贫血的病因,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3-08-01
  • 血红蛋白85是轻度还是中度贫血(视频)

    血红蛋白85是轻度还是中度贫血
    血红蛋白85g/L是中度贫血,其分级和原因,具体如下:一、贫血的分级标准:1、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在90g/L以上;2、中度贫血:血红蛋白60-90g/L;3、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60g/L;4、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二、贫血的原因:1、造血细胞低下:比如造血功能干细胞的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造血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等;2、造血原料不足导致的贫血:比如缺铁性贫血,以及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3、溶血性贫血:患者本身造血功能没有问题,但在外周红细胞被大量的破坏掉;4、失血性贫血:常见于外伤、手术以及脏器破裂,或者消化道、泌尿系统、呼吸道出血引发的失血性贫血。发生贫血后,要给予患者完善,包括血常规、网织红细胞、外周血涂片、生化检查、胆红素,以及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血清结合珠蛋白、尿常规等在内的全部检查,帮助寻找贫血的原因。
    2023-08-01
  • 贫血是什么引起的(视频)

    贫血是什么引起的
    引起贫血的原因较多,机制比较复杂,常见原因如下:1、出血性贫血:如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2、溶血性贫血:即红细胞破坏导致的贫血,溶血导致贫血的原因较多,如血管外和血管内的原因以及与免疫、感染相关的原因;3、骨髓原因:由于骨髓造血障碍而导致的贫血,比如各种原发于骨髓的疾病会导致贫血。骨髓是造血的主要器官,如果患者营养不良、缺铁、缺叶酸或者维生素B12,骨髓会无法造血。所以如果发现贫血要从以上三个方面找原因,明确患者是否有慢性失血病史,通过急性黄疸、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判断患者是否有急性溶血。虽然不同贫血的发病机制不同,但患者症状相似,比如头晕、乏力、食欲差、心慌、胸闷。中重度贫血患者需要早期干预治疗,所以一旦发现贫血,需要早期就诊,通过医生的检查判断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才是正确的选择。
    2023-08-01
  • 孕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视频)

    孕期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贫血属于孕期妇女常见症状,是指血色素即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女性血红蛋白<110g/L时称为贫血,孕期<100g/L时便属于贫血。孕期女性一半以上贫血是由于缺铁性贫血造成的,缺铁性贫血原因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生成血红蛋白原料不足; 2、调节造血能力的细胞功能低下; 3、出现失血,称为失血性贫血。 此外,贫血还包括溶血性贫血等。孕妇需保证原材料足够,即从饮食方面进行调整,目前生活日益富裕,绝大部分缺铁性贫血不是由于营养不足所致,而是由于挑食、饮食不均衡所致。因此需要丰富饮食,合理搭配、荤素搭配,一般不会造成缺铁性贫血。另外,贫血原因较多,虽然最常见缺铁性贫血,但贫血不一定是缺铁性贫血,只有找到贫血原因才能真正纠正贫血。
    2023-08-01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要终身吃激素药吗(视频)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要终身吃激素药吗
    对于多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而言,并不需要终生服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一线治疗用药,在发病急性期时,患者会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而在急性期后,可以过渡到口服激素,维持一个月左右,然后逐渐减少激素用量。如果患者在减用激素的过程中,出现病情反复,或者是激素治疗剂量使用三周以上时,病情没有明显的缓解,可能存在激素依赖性,或者激素无效性。此时患者应考虑二线治疗,比如脾切除术,或者加用免疫抑制剂。因此,对于激素敏感性的患者,通过急性期的静脉激素和口服激素维持以及后续的逐渐减量过程,有可能将疾病完全控制住,达到停用激素目的。另外,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维持小剂量激素,进行长期治疗。
    2023-08-01
  • 贫血可以彻底治愈吗(视频)

    贫血可以彻底治愈吗
    贫血是否可以完全治愈,取决于贫血的原因,具体如下:1、失血性贫血:由于失血导致,比如消化道、泌尿系统、呼吸道或创伤、手术失血等失血性贫血,随着基本病因被纠正,出血被控制,失血性贫血贫血可以被完全治愈;2、溶血性贫血:属于非常常见的贫血的种类,由于红细胞在外周被破坏而发生贫血,其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经过激素等药物的治疗可以被完全治愈。而如果是由于某些红细胞酶的缺乏或遗传性的溶血性贫血,因为遗传因素和基因缺陷导致,不能被纠正,所以不能被彻底治愈;3、造血原料缺乏:比如缺铁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或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通过对应补充所需的原材料,比如补铁、维生素B12、叶酸,可以得到完全治愈;4、造血功能低下、异常:最常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造血干细胞缺陷导致的贫血以及淋巴瘤、白血病等造血恶性增殖性疾病造成的贫血,此类疾病需要通过化疗及骨髓移植等治疗才能得到控制,原发疾病得到了控制,贫血就可以被纠正。
    2023-08-01
  • 贫血喝葡萄糖有用吗(视频)

    贫血喝葡萄糖有用吗
    贫血喝葡萄糖一般没有治疗作用,因为葡萄糖只补充糖分,不能促进造血进行,也不能补充红细胞,贫血根据病因的不同,要给予不同治疗,具体如下:1、造血细胞异常导致的贫血: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或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通常需要通过造血细胞移植,才可以从根本上控制和纠正贫血。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以给予雄激素以及红细胞刺激因子等进行治疗;2、造血原料缺乏导致的贫血:患者需要补充相应的造血原料,比如缺铁性贫血患者要给予补铁,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要给予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溶血性贫血,通常需要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免疫制剂或者脾切除的治疗;3、失血导致的贫血:患者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比如外伤导致的贫血应包扎止血,脏器破裂导致的贫血,患者需要手术止血,泌尿系、消化系以及呼吸道出血导致的贫血,患者需要内科药物或介入治疗等,均为治疗失血性贫血的有效手段。
    2023-08-01
  • 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表现(视频)

    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表现
    溶血性贫血患者表现与病情急、慢性有关,主要内容如下:1、急性溶血性贫血:属于血管内溶血,患者会出现寒战、高热、腰背部疼痛、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出血性倾向、肝脾肿大、肝功能衰竭等,若治疗不及时,会迅速发生溶血危象;2、慢性溶血性贫血:属于血管外溶血,起病比较缓,临床多表现为脾大、黄疸、长期贫血等症状。如果怀疑患者发生溶血性贫血,应完善辅助检查包括针对红细胞自身破坏的辅助检查,如总胆红素升高或间接胆红素、游离胆红素升高,以及外周血涂片中出现红细胞碎片。血管内溶血患者还会出现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血红蛋白尿及含铁血黄素尿等。而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辅助检查,可出现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加,外周血涂片可看到有核红细胞骨髓增生的活跃度增加等。此外,针对溶血性贫血病因检查,包括免疫学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酸溶血试验、冷凝集试验等。
    2023-08-01
  • 大细胞贫血和小细胞贫血区别(视频)

    大细胞贫血和小细胞贫血区别
    大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性贫血的常见区别如下:1、大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是指红细胞平均体积>100f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32pg。大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性贫血的疾病不同,比如大细胞性贫血可能是营养不良性贫血,缺叶酸或B12导致的贫血,也有可能是见于溶血性贫血;2、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是指红细胞平均体积<80fL,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6pg。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比如缺铁性贫血,也可能是由于其他的原因,比如海洋性贫血,与遗传相关。如果患者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原因要结合患者的其他化验检查判断,以及评估贫血严重程度。患者是否贫血是用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判断,即机体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低于正常值提示贫血。如果红细胞平均体积不正常,又分为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以及正细胞性贫血。所以出现贫血一定要及时到医院里就诊,可以看血液专科来判断贫血原因,以及哪种原因导致的贫血。早诊断、早治疗对患者有较好的效果,所以出现问题及时就医才是正确选择。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