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

  • 急性阑尾炎什么时候手术最好(视频)

    急性阑尾炎什么时候手术最好
    急性阑尾炎早期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逐渐进展成化脓性阑尾炎、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甚至阑尾周围脓肿,所以早期急性阑尾炎3天之内手术较好。根据临床经验,此时较好分离,手术效果也较好,患者出血、术后恢复都比较好。如果超过3天以上的急性阑尾炎,往往局部水肿严重,手术中碰到阑尾和周围组织出血很多,这时对于患者来说,手术风险较大,可能出血较多,手术出血、创面出血。 若周围的盲肠或小肠被炎症累及时间较长,可能出现穿孔的表现,所以起病3天后不主张进行手术治疗。推荐患者在起病的3天之内进行腹腔镜或开腹的阑尾切除手术比较安全,超过3天以上最好保守治疗2-3个月,等恢复后再进行择期的阑尾切除手术,或等下次急性阑尾炎发作时马上进行手术,不要拖太长时间。
    2023-08-02
  • 急性阑尾炎挂什么科(视频)

    急性阑尾炎挂什么科
    急性阑尾炎患者应去普通外科门诊或急诊外科就诊,如果患者得了急性阑尾炎,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怀疑有急性阑尾炎,白天到医院可以挂普通外科,普通外科医生诊断疾病有没有问题。如果夜间应该去急诊外科,通过急诊外科检查确定是不是阑尾炎,需不需要急诊手术。 门诊患者可以当时开住院证,如果有相应床位,可以把患者收入院进行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急诊患者如病房有床位,可以开住院证当时收住院做手术或输液治疗。如果病房没有床位,可以在急诊进行保守治疗1-2天后再收住院,再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非常着急,可以去其它医院,去病人较少医院的急诊科或门诊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缺血性脑卒中,通常具有较多的临床表现,具体表现主要取决于缺血的部位,与相关部位的功能有关,常见以下临床表现:1、肢体无力:如果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导致前循环梗死,发生左侧优势半球大脑中动脉梗死,可以表现为右侧的肢体无力,从可以自主活动到完全不能活动,肌力从5级下降到0级;2、言语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难以自主表达、难以理解别人的言语,难以看懂报纸、文字、电视等,还包括难以自己写字等。如果出现右侧半球梗死,则可能表现为左侧肢体的活动以及感觉的异常。
    2023-08-02
  • 肝癌介入治疗后副反应有哪些(视频)

    肝癌介入治疗后副反应有哪些
    肝癌介入治疗是一个较常见的治疗肝癌的办法,过程较简单,也较顺利,但术后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具体如下: 1、如有些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肝部胀痛的表现,这是输注化疗药物后的副作用,一般是给予止吐的药物,暂时减少进食次数和进食的量,控制恶心、呕吐的副作用。如患者有较明显的疼痛,也可服用一些止痛的药物进行治疗; 2、还有部分患者肝脏肿瘤若坏死彻底,甚至有可能出现肝脏局部感染,形成肝脏脓肿,甚至是胆道感染等表现,此时需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3、还有部分患者较敏感,在治疗肝癌过程中,刺激迷走神经出现胆心反射,患者可能有心慌、心跳变慢的表现; 4、还有部分肝癌患者,合并有肝硬化,这些患者在治疗过程结束后,可能会出现胃肠道黏膜的病变,甚至有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5、还有部分患者,因化疗药物的输注较敏感,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特别低等表现,需相应的输注一些升高白细胞的药物。患者肝脏功能、肾脏功能受影响也较常见,可输注一些保肝药物进行相应治疗; 6、还有一个较常见的副作用,就是在穿刺血管的部位,局部未压迫好,出现局部血肿。一般的血肿过1-2周后就可以吸收,别太担心。
    2023-08-02
  • 什么是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视频)

    什么是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是临床上罕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增生异常性疾病,好发于4岁以内的儿童,主要症状表现如下: 1、血常规检查:常伴有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 2、体格检查:存在严重的肝脾肿大,脾大最为明显,同时皮肤存在浸润灶; 3、血液学检查:血红蛋白增高、费城染色体检测阴性。 NF1基因为影响该疾病最常见的基因,即Ⅰ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基因,在实验室培养过程中,含该基因的粒单系祖细胞会自发性生长,患者预后通常较差。人们对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认识过程主要为1953年,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首次被发现,但当时检测技术有限,因此统一命名为慢性骨髓性儿童白血病;1994年,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应用,临床上逐渐统一为幼年慢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2008年,世卫组织将该疾病归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性肿瘤,但在该类别中,幼年型粒单细胞性白血病为唯一一种儿童起病的实体瘤。
    2023-08-01
  •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多发生在几岁(视频)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多发生在几岁
    幼年型粒单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病年龄相对较早,通常在4岁以内,平均发病年龄为2岁,最早可在1个月时明确诊断,年龄偏大的患儿通常在11-12岁时被发现,主要如下: 1、9%的患者可在4个月时确诊,超过4岁的患者通常不超过5%; 2、男性患儿相对较多,男女比例为2-3:1,因此男性患儿出现不明原因的白细胞增高、肝脾大、特殊皮疹时应考虑幼年型粒单细胞性白血病。另外,患儿合并血小板减少时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3、幼年型粒单细胞性白血病属于罕见病,发生率非常低,每百万人中只有1-2人发病,因此建议优先考虑其他疾病,如其他疾病无法解释,再进行相关检查。
    2023-08-01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危能治愈吗(视频)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危能治愈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高危因素包括遗传学改变、化学反应以及复发等。一般情况下,高危组患者的治疗难度相对偏大,有时甚至必须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风险相对较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可以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复发以后再进行移植,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生存率,约为50%-70%,因此部分患者可以实现治愈。 遗传学改变相对较差的患者属于变异型,如果患者突变为对维甲酸治疗不敏感的类型时,治疗难度显著偏大。总之,患者的治疗效果应由医生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得出。
    2023-08-01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以治疗好吗(视频)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以治疗好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以治愈。目前为止可以确定,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唯一可以仅通过化疗治愈的白血病类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愈条件主要如下: 1、拥有PML-RARa融合基因类型的患者对维甲酸诱导缓解效果好,因此采用维甲酸加三氧化二砷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患者进行诱导和强化治疗后,总体生存率可以达到80%左右; 2、变异型中部分患者对于甲酸加三氧化二砷的联合化疗较为敏感,治疗效果较好。但部分少见的突变类型根本没有PML-RARa融合基因的突变,治愈难度较大。
    2023-08-01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视频)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
    目前全世界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案,各协作组的方案也不完全相同,因为针对的目标并不一致,同时儿童和成人的治疗方案也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均为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进行诱导缓解和强化巩固治疗。一般情况下,移植并不是该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也不排除在外。 首次缓解的患者不主张移植,及时移植可能达到更好的生存率,但移植后复发率仍有25%左右。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适用于复发或PML-RARa融合基因长期持续阳性的患者,但移植并非绝对安全,患者仍然存在复发和15%-20%的移植相关死亡。
    2023-08-01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复发的症状(视频)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复发的症状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的复发症状和初发症状相似,具体如下: 1、血象异常:常表现为白细胞增高或减低; 2、该疾病容易导致出血; 3、因为该病会导致造血系统功能障碍,因此患者常因贫血导致疲劳等症状; 4、肿瘤性发热。 患者在治疗缓解后如果再次出现贫血、疲劳、发热和出血等症状时,需考虑疾病复发,建议立即请医生完善相关检查,并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的复发临床症状相对少见,如果在中枢复发,可能导致颅内出血、昏迷和面瘫等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及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等,建议及时完善相关检查。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