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湘豫

  • 帕金森病的预后(音频)

    帕金森病的预后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虽然帕金森病目前无法根治,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甚至致残,但是帕金森病本身并不是致命的疾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活到八九十岁的患者也不在少数,特别是女性患者,平均寿命比男性还要长。随着新型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的不断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虽然这个疾病本身不会致命,但是帕金森病存在运动和协调功能的障碍,所以帕金森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现跌倒等等意外的发生,以及肺炎、骨折、泌尿系统感染、窒息等等严重的并发症。
  • 老年帕金森病的治疗(音频)

    老年帕金森病的治疗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老年人来说,左旋多巴制剂仍然是最有效的药物,叫做金标准。手术治疗只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另外康复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良好的护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改善症状,而不是治愈疾病。还没有发现一种药物能够阻止这个疾病的发展。也就是说不管治疗还是不治疗,用药还是不用药,这个疾病都按照它自己的规律往下走。用药的原则有哪些?用药应该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小剂量,以维持比较满意的疗效就可以了,也就是不求全效,细水长流。用药在遵循一般原则的同时,也应该强调个体化的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职业以及经济条件等等因素,采用最佳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的时候不仅要控制症状,也要尽量避免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并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尽量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得到较长时间的控制。左旋多巴怎么用?应该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一直到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原则是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症状缓解百分之六七十或者百分之七八十就可以了。剂量增加的不要过快了,用量也不要过大。这个药跟饮食的关系非常大,因为高蛋白饮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所以主张这个药物应该在餐前1小时或者餐后1.5小时的时候服用,吃药的时候尽量避免和高蛋白的饮食在一起。\r\n
  •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音频)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大概有下面几个方面:第一、手抖,这应该是帕金森病早期最常见的一个症状。间断的、不经意地抖动可能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早期表现,当然也要跟肌肉损伤、药物,还有甲亢、原发性震颤等等,也会出现震颤,要注意鉴别;第二、写字过小,当然正常情况下字的大小和年龄、视力等等都有关系,如果只是出于习惯,字写得比原来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出现持续的、明显的写字过小,就要引起注意是不是帕金森病的一种早期表现了;第三、嗅觉减退,应该注意是不是已经闻不到曾经很熟悉的、很容易闻到气味了。有研究表明,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早期都会出现嗅觉的减退,大概占90%以上。当然正常情况下,比如感冒、鼻塞等等这些情况可以导致一过性的嗅觉减退,但感冒好了以后嗅觉能够恢复。如果感冒好了,嗅觉还不恢复,一直存在,就要引起注意了;第四、睡眠障碍,睡眠中经常会出现生动的梦境,在睡眠中大喊大叫,手脚乱动或者拳打脚踢,甚至有些人会坠床,医学上叫做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这个可能是帕金森病早期的一种表现。正常情况下睡眠中也可以出现翻身、偶尔说梦话等等;第五、行走或者活动困难。病人会感觉到身体的躯干、四肢僵硬,转身或者干活的时候不如以前灵巧了,显得有点笨拙,走路的时候两个胳膊也很少自由的摆动。如果有这些症状也应该引起注意了,可能就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第六、便秘,早期的帕金森病,如果不食用某种特殊的食物,排便就会很困难,经常会因为排便而在卫生间呆的时间很长,排便后感觉到没有排干净,这是非常常见的帕金森病早期症状,大概占有90%;第七、声音变小,正常情况下,成年以后声音是很少出现变化的,但是如果声音比以前小了,或者语音比以前低了,音调也比过去平了,这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当然要除外感冒、咽喉部的疾病、肺部的疾病等等引起的帕金森,引起的相应变化;第八、面具脸,如果最近总是表情比较少,好像总是板着脸,很少有笑容,其实并不是不开心,好像表情很严肃,叫做面具脸,可能是帕金森病的一种早期表现。还有一种表现就是很少眨眼睛,这种情况也是常见于帕金森病的早期;第九、驼背或者斜肩,一般正常人在70岁以后才开始出现躯干的驼背。如果发病以后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站的时候会觉得一副驼背、低头状态,好像在地上找东西一样,站的时候肩膀向一边倾斜,有的时候甚至站不稳,这些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现。
  • 帕金森病能治得好吗?(音频)

    帕金森病能治得好吗?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行性病变。出现帕金森病症状的时候,脑子里面产生多巴胺的细胞已经减少了百分之七八十,所以这个病是不能治愈的。所有的临床治疗,包括药物的治疗、康复的治疗和手术的治疗等等,都只是改善症状,而不是治愈疾病。这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得了病就要吃药,而且吃药要伴随终生,不能根治。\r\n
  • 什么是神经性头疼(音频)

    什么是神经性头疼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神经性头疼也叫做紧张性头疼,是神经内科非常常见的病,一般是由于情绪或精神紧张导致,大脑的本身或神经系统本身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主要就是一种功能调节失常。因为精神紧张导致头皮的肌肉或筋膜发生收缩,引起紧张而引起疼痛,会感觉头上有一种压迫感,好像戴了帽子一样紧箍的感觉。\n神经性头疼常和睡眠有密切的关系,很多神经性头疼的病人就表现为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反过来又会加重神经性头疼的症状。神经性头痛也有很多的诱发因素,比如过度的吸烟、饮酒等,会导致头疼的发作,过多的摄入咖啡因、浓茶等刺激性的饮料,也会让神经性头疼发作,油腻的食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功能,也容易诱发头疼发作。很多因素都可以诱发神经性头疼,但最主要的病因还是精神紧张、神经不放松,没有器质性的病变,治疗方面主要是调节神经和对症治疗。
  • 什么是多系统萎缩(音频)

    什么是多系统萎缩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多系统萎缩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变性病,见于成年人,是散发的病例,病因不明,多系统萎缩就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系统均有萎缩,包括自主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统、小脑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萎缩表现为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尿频、体位性低血压,锥体外系统萎缩表现为帕金森病样的症状,比如动作迟缓、僵硬,小脑系统萎缩表现为共济失调、协调性差、走路不稳,呈一种蹒跚步态、很容易跌倒。\n对于多系统萎缩目前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会逐渐的加重,无法根治,也没有有效的药物能够阻止或者是延缓疾病的进展,只能根据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的时间。多系统萎缩预后不良,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逐渐失去自理的能力。
  • 肋间神经痛吃什么药物(音频)

    肋间神经痛吃什么药物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肋间神经疼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都需要服用营养神经、保护神经的药物,还有就是止疼药物。营养神经的药物,主要是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12也称为甲钴胺或者腺苷钴胺,B族维生素是神经髓鞘生长、修复过程中必需的原材料,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短病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n止疼药物属于对症治疗药物,能够快速缓解疼痛症状,常用的有普瑞巴林、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这类药物能有良好的止疼效果,但是也有相应副作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n除此之外,还要服用治疗原发性疾病的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肋间神经疼,就需要吃抗病毒药物。如果是糖尿病性肋间神经疼,就需要服用降糖药。如果是胸椎病变引起的肋间神经疼,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 老年痴呆为什么晚上闹(音频)

    老年痴呆为什么晚上闹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老年痴呆患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和精神症状,而这些症状在晚上的时候会更加的明显,更容易出现幻觉、妄想。老年痴呆患者的生物钟已经完全错乱,不分白天黑夜,晚上的时候环境相对比较安静,痴呆患者很容易感到空虚、紧张、恐惧,又不能正确的表达,所以就不停的闹、折腾,医学上称为落日现象,意思就是太阳下山以后症状就会加重。晚上兴奋过度,白天常常是昏昏欲睡、昼夜颠倒,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因为过度的折腾、闹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心功能衰竭,也会给家人带来很大的压力,常用的药物有喹硫平、利培酮,主要作用是对症处理、控制症状。
  • 老年痴呆的前兆(音频)

    老年痴呆的前兆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老年痴呆症有十个前兆,分别是:第一、记忆力减退。是病人最早出现的比较突出的症状,而且会伴随着老年痴呆的整个病程过程。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时遗忘是非常的明显的,远期记忆力还能保留,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过去的事情也就忘记了;第二、难以完成熟悉的工作。老年痴呆患者往往很难胜任日常的家务,例如患者可能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菜的步骤;第三、语言障碍。痴呆患者可能经常忘记简单的词语,或者以不常用的词语来代替,说出的话让人觉得无法理解。有时候还叫不上日常物品的名字,比如手表、桌子等等,说话的口语的量也减少了;第四、计算力的减退,经常会算错帐,付错钱等等;第五、时间和地点定向的障碍。病人常常想不起来今天是星期几、几月份、哪一年、什么季节等等。有的时候常常在熟悉的地方也会迷路;第六、空间定向力障碍。这种病人经常会穿错衣服,穿外套的时候手伸不进袖子里面去,拿着裤子的裤腿就往胳膊上套等等,会出现很怪异的行为;还有会迷路,不认的家门口,在房间里也会走错房间。经常还不能画简单的几何图形,这都是空间定向力障碍引起的后果;第七、判断力受损,抽象思维困难。痴呆患者反应就比较迟钝,很难跟得上他人交谈时候的思路,不知道怎么去跟别人进行很好的交流;第八、情绪或者行为的改变,痴呆患者的情绪经常变得非常的不稳定,比以往更加的抑郁、淡漠或者容易激动、容易焦躁不安,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第九、人格的改变。痴呆患者的为人处事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以前是一个非常友好、非常善良的人,现在变得往往有点不近人情。比如怀疑别人偷他的东西或者怀疑别人迫害他,所以总是经常会把不值钱的东西藏起来,自己忘了藏什么地方就找不到了,找不到就怀疑别人偷它了等等;第十、兴趣的丧失。痴呆患者可能会变得非常的消极,缺乏主动性,有的时候长时间就坐在电视机前消磨时光,终日昏昏欲睡,对以前的爱好也往往失去了兴趣。老年人或者家属只要发现身体上有以上的症状,就要警惕是不是有老年痴呆疾病,及时到医院治疗和检查。
  • 老年痴呆的症状(音频)

    老年痴呆的症状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老年痴呆在临床上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和晚期阶段。第一阶段就是早期阶段,这个阶段往往是在发病的前1-2年,最主要的表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记忆力的减退,特别是近期记忆力的减退;2、语言功能轻度受到损害。病人总是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3、容易对事情产生一些混淆,经常是张冠李戴;4、在熟悉的地方也容易迷失方向;5、做事缺乏主动性以及失去兴趣;6、对日常生活能力执行功能出现下降。到中期,症状就在早期的基础上有所加重了,就变得更加的健忘,常常想不起来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总是在反反复复问同一个问题,显得有点啰嗦或者显得絮叨。还有就是不能够独立的生活,经常的丢三落四,到处是找东西,还去埋怨别人或者怀疑别人偷他的东西等等。不能独自从事做饭、打扫卫生或者购物等等活动,这时候可能就需要家人的陪伴了,病人经常变得非常的依赖,有时候害怕自己独处,个人的自理的能力也就下降了,需要他人的帮助,比如上厕所、洗衣服、穿衣服等等都需要别人的督促和帮助。还有说话变得越来越困难,经常会出现无目的游荡或者其他的异常行为。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他的非常熟悉的家庭的周围和住地也很容易走失,甚至会出现幻觉。第三阶段就是晚期阶段,痴呆的病人就完全丧失了生活的自理能力,完全依赖家属了,这时候的记忆力就严重的衰退,身体的状况就越来越差,可能会出现不能自己吃饭,甚至不认识家人,叫不出名字等等,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在居所里面也找不到自己的房间,走路变得也更加的困难,甚至会有大小便的失禁,病人基本上就是卧床或者坐轮椅了。晚期的病人在公共场合经常会出现不适当的行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