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

  •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视频)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躁狂和抑郁两方面,具体症状如下: 1、躁狂症状:情绪高涨、精力旺盛、行为动作增多等,部分患者还会表现出自我感觉良好、夸大、消费无节制; 2、抑郁症状:情绪低落、精力减退、行为动作减少、自我评价偏低、自责自罪等。
    2023-07-30
  • 青少年抑郁症有什么特点(视频)

    青少年抑郁症有什么特点
    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心理疾病,多由个人性格因素及较重学业压力造引起。多在脱离家属监控范围内发病,病情较隐匿,难以被周围人发现,易造成疾病迁延,常出现自杀倾向,甚至社会功能减退,直至无法正常学习才去就诊,为时已晚。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较高,在不良网络诱导下互相影响、互相模仿、互相借鉴自杀经验,对青少年危害较大。
    2023-07-30
  • 抑郁症的自杀风险(视频)

    抑郁症的自杀风险
    抑郁症自杀风险较高, 1/3抑郁症患者有自杀倾向,1/3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自杀行为,抑郁症患者是高自杀风险特殊疾病群体,应该引起家庭、社会高度关注和重视。应普及精神疾病常识,让更多人了解抑郁症危害,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和转归。多数抑郁症患者经过系统、正规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2023-07-30
  • 产前抑郁症怎么治疗(视频)

    产前抑郁症怎么治疗
    产前抑郁症是指孕妇接近生产时因对生育不了解、对产后出现的问题缺乏控制力而产生的一种焦虑不安、心情低落、紧张感的状态,治疗方法包括: 1、积极了解产程、产后的相关知识,多与其他产妇交流经验,放松心情; 2、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减少对家庭其他生活压力方面的担忧; 3、适当活动、少食多餐、保持心情愉悦。
    2023-07-30
  • 抑郁症的自我治疗(视频)

    抑郁症的自我治疗
    抑郁症的自我治疗是经过正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后的自我配合治疗,特别是在中后期尤为重要,由于中后期用药逐渐减少或停用,就更需要患者做自我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及运动:调整心态、改变自我认知及运动,推荐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加神经细胞的活性及再生,如快走、慢跑、瑜伽、太极等运动; 2、自我心理治疗:如森田疗法、作业治疗、音乐治疗等,对康复很有帮助。
    2023-07-30
  • 什么是微笑抑郁症(视频)

    什么是微笑抑郁症
    微笑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异常的表现,是多发生在都市白领或者服务行业身上的一种新型抑郁倾向。相关病因如下: 1、抑郁症早期,患者不自知的抑郁状态; 2、因恐惧他人知晓自己的抑郁状态而影响自身工作、学习; 3、因抑郁症表现为躯体症状而忽视自身抑郁症的疾病。 微笑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危害严重,应注意早期识别,尽早进行治疗及疏导。
    2023-07-30
  • 产前抑郁症该如何缓解(视频)

    产前抑郁症该如何缓解
    产前抑郁症是新出现的一种孕期心理疾病,是指孕妇对丈夫产生了一些新的或者不合理的期望,且内心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时,故产生各种负面情绪。缓解产前抑郁症可采取以下措施: 1、系统性产前教育:使孕妇充分了解孕期至分娩过程中可出现的症状,如孕前期出现的早孕反应、体型改变,以及后期的行动不便、分娩征兆等,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使其放松心态; 2、增强孕妇的自信心; 3、改善孕妇家庭环境和氛围:缓解孕妇紧张情绪。
    2023-07-30
  • 什么是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视频)

    什么是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属于神经症范畴。患者同时具有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并伴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表现为口干、胸闷、气短、心悸。但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达不到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此类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但仍然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因此,建议患者能够积极到精神科专科医院进行全面评估,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合理的治疗,改善疾病症状。
    2023-07-30
  • 青少年得了抑郁症怎么办(视频)

    青少年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目前的社会情况下,青少年的抑郁症比例高、数量多,严重程度需要家长、老师、医生高度重视。从常规治疗上来说,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因为轻度的抑郁症往往不会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有意识地带孩子看心理医生时,往往比较严重。患者的冤屈和辛苦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认同后,才能真正配合接受治疗。轻度的抑郁症,需要做心理辅导;严重的抑郁症,需要药物治疗结合心理辅导,心理成长有一个过程,家长不能盲目求快,需以身心健康为主。
    2023-07-30
  • 老年抑郁病人的家人需要注意什么(视频)

    老年抑郁病人的家人需要注意什么
    老人长期的情绪低沉、没有精神、做事无兴趣、不愿交往需引起家人重视;如果老人经常不舒服,经反复检查无结果,需考虑是否患有抑郁症。家人需认真对待抑郁症患者,给予心理安慰与心理支持,给予长时间的陪伴,多多倾听患者心中的苦闷,带患者外出游玩等抑郁症可得到明显缓解若患者能够独立进行活动,则应积极培养兴趣,适当运动,规律生活作息,联合医生的治疗走出抑郁。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