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

  • 精神病能彻底治愈吗(视频)

    精神病能彻底治愈吗
    精神疾病范畴较大,心理、精神问题都属于精神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等。上述精神疾病可以治愈,但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治愈,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家庭情况、受教育程度、病前性格特点、人格完整度以及认知进行综合考虑。 在临床工作中随着治疗方法增多,临床医生对精神疾病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完全治愈的精神疾病患者逐渐增加,患者此次发作后完全正常,即称为治愈。如果按照普通人的治愈标准即患者不再需要服药,能正常地生活,部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的患者能够达到治愈标准。因此精神病可以治愈,虽然机会较小,但仍不能放弃。
    2023-08-03
  • 青少年情绪障碍能好吗(视频)

    青少年情绪障碍能好吗
    青少年情绪障碍实际上分为很多种,有很多种形式,每种形式可能治疗的难度和预后都不同。通常短暂情绪问题,比如哭泣、低落、紧张、担心,可以通过自身调整好起来。如果稍严重,通过父母配合也可以好起来。如果到焦虑症、抑郁症的程度,需要药物治疗,预后尚可,但是可能药物服用时间稍长,等到症状消失之后再巩固一段时间,同时结合心理干预、家庭治疗,好得更彻底,复发率较低。 如果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问题,可能比较顽固,不好治疗,既有抑郁低落,也有躁狂兴奋的表现,起起伏伏的表现和生理因素的关系可能更密切,需要长期的系统治疗,预后不会很好,可能会复发。因为不仅是性格原因,与遗传因素也有关系。如果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难度更大,不仅时间长,而且还需要比较大剂量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的治疗难度很大。所以不同形式的情绪障碍,治疗难度、临床治愈可能性和预后不同。
    2023-08-03
  • 青少年情绪障碍怎么治疗(视频)

    青少年情绪障碍怎么治疗
    青少年情绪障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通常有以下几个治疗方法: 1、药物干预:到了障碍的程度,可能很难通过单纯心理干预或者父母教育、自身调整而痊愈。这时候可能需要辅助抗抑郁药物,现在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比较多,比较安全,虽然有副作用,但副作用还是可以接受的,对脑部的保护还是较好的,父母不要讳疾忌医; 2、心理干预:包括个体干预、家庭治疗。个体干预要给孩子进行个体心理辅导,让其意识到某些认知不合理。可能孩子因为家庭环境教育要求做到最好,对学习生活的完美追求,或者不切实际的想法和要求,可能会导致孩子适应能力比较差,通过教育、心理治疗,让其得到比较好的调整。其次是家庭治疗,在做心理干预的时候父母要参与进来,和孩子相处的模式需要调整,父母才是孩子好转的第一个桥头堡,心理医生只是指导其调整,具体实施还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配合才可以做到。
    2023-08-03
  • 嗜睡症是什么(视频)

    嗜睡症是什么
    嗜睡症指白昼睡眠过度或者醒来时达到完全觉醒状态的过程时间延长,睡眠过多并非由于睡眠不足或者酒精、药物、躯体疾病导致,也并非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导致。嗜睡症会不分场合表现为经常困乏、嗜睡,出现不同程度、不可抗拒入睡。过多睡眠也会引起显著痛苦,职业、社交等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也会有认知功能方面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减退,思维能力下降,学习新事物能力下降。嗜睡症的诊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白天睡眠过多或者睡眠发作,清醒时达到完全觉醒状态的过渡时间延长,无法用睡眠时间不足解释;2、至少一个月几乎每天均发作,或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反复发作;3、缺乏发作性睡病附加症状,如猝倒、睡眠麻痹、入睡前幻觉等。
    2023-08-03
  • 嗜睡症的表现(视频)

    嗜睡症的表现
    嗜睡症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过度睡眠现象,具体表现如下:1、过度睡眠:如白天过度睡眠和随时随地睡眠;2、神经递质、激素分泌异常症状:如食欲亢进、性功能亢进等;3、睡眠瘫痪:睡眠时出现肢体无力、瘫痪、猝倒;4、睡眠幻觉:睡眠时会出现幻觉症状,导致惊醒或者行为异常;5、嗜睡:每天睡眠时间可以持续12-16个小时,影响学习、工作、情绪,表现为焦虑、抑郁症状。一般出现嗜睡症状,需要患者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可给予兴奋性药物,如苯丙胺和哌甲酯,改善嗜睡症状。
    2023-08-03
  • 看心理医生挂什么科(视频)

    看心理医生挂什么科
    中国没有心理医生的职业,只精神科医生,他们是会诊断、评估、治疗精神障碍的专业人士。精神科医生最主要在精神科,所以大部分的心理问题、精神问题都可以挂精神科。 有些医院为了照顾国人的思考习惯,命名为心理科或者是临床心理科,或者是心生科,只要是精神科医生都可以提供专业的诊疗意见。 精神科医生主要治疗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失眠、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精神分裂症,包括儿童期的注意力缺陷的问题孤独症,老年期痴呆,老年期的谵妄等一系列导致人精神情绪或者心理出现问题的情况,都是由精神科医生来负责。
    2023-08-03
  • 心理疾病如何判断(视频)

    心理疾病如何判断
    心理疾病是病在心里,疾病的状态是表现在五官方面,比如面部的表情有特殊的体征。忧郁症有一个特殊的面容,即病人的面容是愁眉苦脸的。所以当病人呈现出愁眉苦脸的面容的时候,首先想到这个患者可能是抑郁症患者,在面部上已经将疾病表现出来了。焦虑症的患者也是如此,焦虑症的患者坐立不安,心里非常着急,这个时候的患者,在行为上有很明显的表现,坐立不安、站立不稳,完全呆不住,面部表现非常急躁,不能够把目光定在一个位置上,不能够准确的定位一个目标。因为心内没有沉静,在期盼着这期盼着那,不可能有常态的心理,来观察事物和观察人。作为心理医生,对这一类的患者,要进行初步的评估和细微的判断,通常使用一些可量化的量表来进行测定,比如现在医院里引进的心理习题系统,它涵盖了几百个量表,各种类型的功能和状态,都可以选择性的进行应用量表来测评。然后电脑系统也能够根据所回答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综合的判断和诊断性的结论。现在很多医院里面都运用这套评估系统,非常有利于患者和人群的健康。
    2023-08-03
  • 自卑心理的表现(视频)

    自卑心理的表现
    自卑是指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或其它方面,做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容易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等。在心理学上既属于性格缺陷,也常见于精神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患者,经常出现自卑感。具有强烈自卑心理的人,往往孤僻离群、不愿意与人交往,缺乏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当受到别人的轻视、嘲笑或羞辱时,自卑感会加强。自卑是一种消极、负性的心理能量和体验,是实现理想、抱负和成功巨大的心理障碍。 自卑是成功的敌人,具有自卑心理的人,遇到事情主动往坏处想,看不到事情的积极和有利的方面。一方面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另一方面又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个别情况下以极端的行为爆发出来,表现出对周围人不满和愤怒。所以自卑是个很负性的情感和现象,一定要战胜。
    2023-08-03
  • 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视频)

    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心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见,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失眠、轻中度抑郁症、神经官能症,包括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焦虑症、恐怖症等,还有各种应激障碍、进食障碍、游戏、网络成瘾及其它心身疾病。 多数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会出现心理问题,但是持续时间比较短,严重程度比较轻,对日常生活、社会功能,比如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工作能力损害比较小,常常属于一过性或者短暂,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各种减压措施,适当休息等方式,使心理问题得到缓解。 假如心理问题持续存在,严重程度对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产生明显影响,要及时关注和诊治。关注和诊治时,要求助于正规的心理、精神卫生的专业机构,方可才能得到科学、正规、及时救治。
    2023-08-03
  •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在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当中,困扰研究者和心理学家的问题是心理疾病的病因,因为大多数的心理疾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很多心理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正在研究探讨,并没有真正的尘埃落定。简而言之,有以下几种原因: 1、遗传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各种心理疾病,都有遗传因素起作用,但也不必过于渲染遗传作用。比如有些心理精神疾病的患者不敢要孩子,但大可不必; 2、神经生化因素:比如有种心理学假说,大脑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活动低下,和抑郁症发生有关; 3、大脑形态学改变:CT研究发现,心理疾病的患者,脑室较正常人大,核磁研究发现患者大脑的海马、杏仁核、额叶皮质出现脑萎缩的现象,所以大脑形态学改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4、心理社会因素:突发性或者持续存在的各种生活事件,给个体带来心理压力,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