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

  •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确诊(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确诊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类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确诊需要胃镜和病理检查,在胃镜下可以看到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变薄,看到胃黏膜下血管。在做胃镜的同时,要在多点取活检,在病理下进行观察。如果在病理下发现有胃黏膜腺体萎缩、肠化,可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在做病理的同时,需要观察是否存在异型增生、癌前病变,如果存在异型增生,则要引起注意。通常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建议每1-2年定期复查胃镜,主要检测萎缩和肠化生表现是否加重。总之,建议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清淡、规律饮食,定期复查胃镜。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萎缩性胃炎用中药的方法治疗行之有效,在临床上最主要的方法是辨证处方,还可以用中成药,配合药膳进行治疗。此外,针灸、艾灸、推拿都可以进行配合性治疗。如临床中有肝胃气滞证,可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胃郁热证,治疗要清肝泻热、和胃止痛,可以用化肝煎与左金丸加减。此外,脾胃虚寒型非常常见,治疗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为主,代表方剂是黄芪建中汤。临床上,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虚证较多,所以黄芪建中汤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之一。 此外脾胃湿热证,可以清热化湿、和胃醒脾,可以服用连朴饮加减。胃阴不足,要养阴和胃、理气止痛,可以用一贯煎与芍药甘草汤加减。另外还有一种类型为胃络瘀阻型,胃络瘀阻型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结合胃镜下表现,这一型可以灵活应用,最主要的要治以化瘀止痛,常用豉翘散与丹参饮加减。中成药也比较多,比如治疗气滞型的气滞胃痛颗粒、达立通颗粒,治疗脾胃虚寒的温胃舒胶囊、摩罗丹等。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推拿吗(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推拿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推拿治疗。推拿有助于疏通经络、疏肝健脾、理气和血,能够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恢复。从中医来讲,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气血不通、胃络瘀阻、中气虚弱。中医认为胃为六腑之一,合治内腑、背俞穴是脏腑精气输注于背腰之处,所以募穴是脏腑精气汇聚于胸腹部之处。这两个地方要经常辨证取穴,比如在这两个部位取穴后,可以配合内关、足阳明胃经、下合穴、足三里,胃募及腑会、中脘、背俞穴、胃俞为主要穴位的针刺点,艾灸点再配以丰隆、内庭、关元、气海等穴位,进行综合性点按,按揉、揉压等不同的手法。 此外,可在腹部由中间向两侧逐步寻找压痛点,或者有结节的地方,手法由轻而重、由浅而深,按顺时针方向慢慢进行按揉。如果在按揉过程中,患者有明显的疼痛感,则不建议用按摩的手法,应立刻到医院就诊,排除急腹症。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率(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率
    慢性萎缩性胃炎较多见,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多阶段演变的过程,一般需要经过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的过程,每年全国报道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率为0.5%-1%,如果同时伴有肠化或上皮内瘤变,则癌变率更高,在10-14月中位数期间后,轻中度异型增生病理最高可以达到23%发生恶性改变,在4-48月中位数期间后,重度异型增生恶变率为60%-85%。 轻度萎缩和肠化存在一定癌变率,但癌变过程较长,癌变几率较低,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重度萎缩和肠化,出现异型增生甚至重度异型增生,癌变率明显增高,此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根据情况选择定期随访或及时给予内镜下切除。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是胃癌吗(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是胃癌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到一定时间可发生肠化生,肠化生不是癌,它是细胞改变。但肠化生可缓慢转变成癌,转变过程中有不典型增生这一阶段,不典型增生有轻度、中度和重度,如发现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则认为是癌前期病变,虽不是癌,但为癌前期病变,应行相应手术或胃切除治疗。如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则不属于癌症,但此时应尽早治疗,避免发展成不典型增生或癌。如不治疗,可逐渐发展到癌,此时较危险。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多久复查(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多久复查
    慢性胃炎通常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有些人一听萎缩性胃炎就感到非常紧张,觉得是不是得肿瘤。 其实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理状态,并不是胃癌。萎缩存在腺体减少,也可以存在肠上皮化生。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时,一定要看萎缩累及范围、严重程度,也要结合病理是不是存在肠化。 若是轻到中度肠化,建议患者1-2年复查胃镜,若是重度肠化复查间隔要缩短半年到1年复查。对于伴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必要时给予积极的内镜治疗。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病理上有肠化表现,是癌前病理状态。 若一旦发现病变,积极定期内镜随访非常重要。
    2023-08-01
  • 萎缩性胃炎怎么引起的(视频)

    萎缩性胃炎怎么引起的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长期胃黏膜的慢性损伤、长期慢性炎症所导致的一种胃黏膜的病理性改变。主要包括如下病因: 1、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 2、吸烟、饮酒、饮食不当; 3、遗传因素; 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胃镜检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有慢性萎缩性胃炎。部分的患者可以有上腹隐痛、腹胀、打嗝、反酸、烧心、嗳气等类似消化不良的症状。明确诊断一定要通过进行胃镜检查,并进行活组织检查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发生于胃窦,还有胃角,这与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生于胃窦、胃角有关,因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必须规范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目前抗HP的治疗选用四联方案,但由于耐药的因素,根除率并不是特别的理想,可能只能达到40%-50%。首先要明确病因,检测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要抗HP治疗。另外,吸烟饮酒者一定要戒烟戒酒。还需避免进食粗糙、坚硬、腌制的食物。但长时间形成的萎缩性胃炎,很难完全恢复,尤其是与遗传相关的、无明确病因的胃病,确实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
    2023-08-01
  • 消化性溃疡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消化性溃疡是怎么引起的
    消化性溃疡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两类,其发病原因如下: 1、遗传因素; 2、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压力过大等; 3、不良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睡眠不良、长期的烟酒嗜好、长期滥用药物等; 4、感染: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主,其发病率约占40%-60%。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反复发作的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应积极根除幽门螺杆菌。
    2023-08-01
  • 胃癌怎么早期发现(视频)

    胃癌怎么早期发现
    胃癌的发生不是由正常细胞瞬间变成癌细胞,而是一个多步骤癌变的过程,如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为萎缩性胃炎,再发展为肠上皮化生直至异型增生,再到胃癌。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具有胃癌家族史、HPV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需要定期检查肿瘤标志物、胃镜及CT,从而早期发现胃癌。 若患者出现心烦、饮食不佳、消瘦、胃痛、黑便、呕吐、贫血等症状也需要警惕胃癌的发生,及早就诊,早做检查,如胃镜、钡餐等,行早期治疗,无症状人群定期体检也可早期发现胃癌。
    2023-08-03
  • 厌油腻一定是肝病吗(视频)

    厌油腻一定是肝病吗
    厌食油腻不一定是患有肝脏疾病,但严重肝脏受损或者慢性肝炎患者可以出现厌食油腻、食欲不振等症状。其他疾病也会导致厌食油腻,具体情况如下:1、胆囊疾病:如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患者,由于胆汁分泌、排泄功能受到影响,或者胆汁成分发生改变,油脂性食物消化障碍,患者会出现厌食油腻的症状;2、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胃黏膜变薄、胃蛋白酶以及其他胃酸分泌减少,也会影响患者食欲,导致厌食油腻症状。患者有厌食油腻症状后需要引起重视,进一步鉴别诊断,通过检测肝功能、肝脏B超等方法,明确部分慢性肝脏疾病以及胆囊疾病,另外肝功能也是检测肝脏是否受损的最敏感指标。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