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分为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具体如下: 1、西医治疗: (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最主要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因此治疗萎缩性胃炎首先进行抗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应用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和两联抗生素,疗程是10-14天; (2)其次就是控制胆汁反流治疗,胆汁反流是萎缩性胃炎形成的一个常见病因,可服用吗丁啉、西沙必利等药物治疗; (3)对症治疗,包括解痉止痛、止吐、助消化、抗焦虑、改善贫血等,必要时也可进行手术治疗。 2、中医治疗: (1)食欲不振是本病的最常见症状之一,宜选用焦三仙等中药以消食和胃; (2)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液分析提示胃酸减少,其治疗需要根据病人不同情况,进行辨证用药,才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约占胃镜受检人数的14%左右,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所以,预防慢性萎缩性胃炎很重要: 1、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过于忧思、恼怒、情绪不稳定,均对消化系统有明显影响; 2、如自身就有浅表性胃炎,应积极治疗,阻断其演变成萎缩性胃炎; 3、现在食品越来越精细,若长期食用过精细食品,可导致维生素B族的缺乏,而维生素B族的缺乏容易导致胃炎的发生。因此,食品一定要粗细搭配,适当吃一些粗粮,如小米面、玉米面等; 4、临床症状较明显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因胃脘堵闷、烧心等症状影响睡眠,病情反复不愈,思想压力大,又使失眠加重,而失眠又影响胃黏膜修复。所以,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使脏腑气血调和,以利于胃病恢复。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复诊提醒(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复诊提醒
    慢性萎缩性胃炎应定期进行复诊,以免加重病情,对自身造成不利影响,具体如下: 1、复诊时如发现重度异型增生,立即复查胃镜和病理检查,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或内镜下治疗; 2、轻度异型增生患者6个月左右需要进行复查胃镜; 3、1年左右:如果有中度或者重度的肠化患者,一般建议1年左右就要复查一次胃镜。如果有了不典型增生,一般需要半年左右复查一次胃镜; 4、1-2年左右:观测病理有没有变化,如萎缩的程度、肠化的程度和不典型增生的轻重。如果只是有萎缩,没有肠化和不典型增生,这种情况一般是1-2年复查一次胃镜就可以了。要根据患者具体的个人情况,如其它基础病、取活检的情况等综合判断,所以具体的复查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
    慢性萎缩性胃炎由多种病因导致,如反复或持续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均为加重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的潜在因素,具体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2、饮食习惯,如吸烟、饮酒、食物的刺激,三餐不规律而导致的症状; 3、免疫因素:患者的血液、胃液在萎缩黏膜的浆细胞内可找到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自身免疫反应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建议进一步到医院就诊,针对性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尤其是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具体如下: 1、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以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 (1)胃液分析: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无酸或低酸,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正常或低酸; (2)胃蛋白酶原测定: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血及尿中的胃蛋白酶原含量减少; (3)血清胃泌素测定:胃窦部黏膜的G细胞分泌胃泌素。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常明显增高;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萎缩,直接影响G细胞分泌胃泌素功能,血清胃泌素低于正常; 3、X线检查:X线胃钡透检查多数萎缩性胃炎患者无异常发现。气钡双重造影可显示胃体黏膜皱襞平坦、变细,胃体大弯的锯齿状黏膜皱襞变细或消失,胃底部光滑,部分胃窦炎胃黏膜可呈锯齿状或黏膜粗乱等表现。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注意事项(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注意事项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其注意事项可涉及饮食、休息等方面,具体如下: 1、戒酒忌烟:长期的尼古丁刺激,可使胃酸过多,从而产生有害作用。据统计,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约40%可发生胃炎。长期酗酒可致胃黏膜损伤,乙醇浓度越高,损伤越强烈; 2、劳逸结合:患者应注意锻炼身体,提高体质,适应气候冷暖变化,有些胃炎发作与季节变化有关,如秋冬之交或冬春之交。工作不要过于繁忙、紧张,要按时吃饭。萎缩性胃炎患者需要小心,亲属也不应掉以轻心。由于遗传也是胃炎发病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患者的亲属尤其需要加强保养; 3、合理用药:有些药物对胃黏膜有直接或间接的损伤,可导致胃黏膜糜烂和溃疡。这些药常为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止痛药、抗癌药、激素等,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红霉素等。患者不能滥用这些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2023-08-01
  • 5分钟搞懂慢性萎缩性胃炎(视频)

    5分钟搞懂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酗酒、服用某些药物等有关,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者可有上腹部烧痛、胀痛、钝痛或胀满,尤以进食后明显,食欲不振、恶心、嗳气、便秘或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少数胃黏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需要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胃液分析、胃蛋白酶原测定、血清胃泌素测定等,X线胃钡透检查多无异常发现;气钡双重造影可显示胃体黏膜皱襞平坦、变细。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应用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和二联抗生素;控制胆汁反流,应用吗丁啉、西沙必利;对症治疗包括解痉止痛、止吐、抗焦虑、改善贫血等,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中医治疗,食欲不振者选用焦三仙进行治疗;胃酸减少者应辨证用药。同时还需注意饮食、休息等方面。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做哪些检查(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依靠以下检查确诊: 1、胃镜检查:黏膜苍白,局部变薄、血管透见,脆性增加、易出血,黏膜皱襞细小甚至消失等,还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如充血红斑、黏液及反光增强等; 2、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显示胃黏膜内固有腺体萎缩、肠化生、内瘤变或异型增生。萎缩、肠化生常分为轻、中、重度,内瘤变可分为低级别内瘤变和高级别内瘤变。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怎么回事(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怎么回事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属于癌前病变,若肠化生或异型增生没有得到及时控制,进一步发展,则会转变为癌细胞,即胃癌的前期。 非萎缩性胃炎比萎缩性胃炎的病情轻,或者是萎缩性胃炎的前期表现,此时可出现非正常的病理变化,如肠化生或异型增生,但并非一定会出现,因为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是病理损害。若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出现肠化生或异型增生,则属于非典型增生,属于进一步损害的病理表现,即癌前病变。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根治吗(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根治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并不能从根本上完全逆转,无法根治,但在经过有效治疗和监测之后,可以能够很好的缓解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特点是在内镜下可以看到黏膜变薄,看到黏膜下血管,病理学检查有胃黏膜腺体萎缩和肠化。萎缩性胃炎患者需要每1-2年复查胃镜和病理学监测,目的是尽早发现异型增生,因为异型增生属于胃癌的癌前病变。如果出现异型增生,可以及时进行内镜下切除,从而防止萎缩性胃炎向胃癌转化。 有很多药物,比如黏膜保护剂和中成药,对于萎缩性胃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使患者胃黏膜较为稳定、防止萎缩加重。但是萎缩性胃炎一旦出现胃黏膜萎缩,一般不能从根本上使萎缩逆转为浅表性胃炎。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