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

  • 胃窦黏膜充血水肿吃什么药(视频)

    胃窦黏膜充血水肿吃什么药
    胃窦黏膜充血水肿是胃镜检查中一种诊断提示,是胃炎的表现,急慢性胃炎均可引起,一般以慢性胃炎的原因居多。临床上出现该症状时应先判断胃炎的发病原因,再进行对症治疗,一般可通过保护胃黏膜药物、抑酸药、促胃动力药物等进行相应治疗。如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应抗菌治疗,根除细菌。
    2023-07-31
  • 胃窦糜烂怎么治疗(视频)

    胃窦糜烂怎么治疗
    胃窦糜烂是胃镜检查中的一种诊断描述,多由于急慢性胃炎引起。临床上应先判断由何种病因引起,再进行对症治疗。临床上以慢性胃炎伴糜烂最为常见,可通过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PPI类抑酸药,或碳酸锂、硫糖铝等保护胃黏膜药物对症治疗。如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糜烂,应根除细菌,以达到修复黏膜的作用。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为准。
    2023-07-31
  • 胃窦糜烂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胃窦糜烂是怎么引起的
    胃黏膜产生炎症即可引发胃窦糜烂。主要原因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耐受胃的酸性环境,激发毒素破坏胃黏膜,引起慢性胃炎,进而表现为胃窦糜烂; 2、药物因素:如阿司匹林、安乃近、去痛片等非甾体类消炎药或激素等损害胃黏膜,引起糜烂; 3、应激因素:巨大创伤、精神刺激等引起人体应激反应,引起胃黏膜糜烂。
    2023-07-31
  • 感染了HP一定会胃溃疡吗(视频)

    感染了HP一定会胃溃疡吗
    感染了HP不一定会得胃溃疡。因为从HP可以引起的疾病来看,有70%的病人会患慢性胃炎,其中只有15%-20%的病人会患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就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虽然说不是一定会得胃溃疡,但是大概患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病人有95%以上都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胃溃疡中有80%以上的人也患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所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已经在临床上被证实。虽然HP的感染率很高,在我们国家大概有59%的人群中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但是并不是说感染了的人群都会得胃癌,感染人群中只有1%左右的人会患胃癌,因为胃癌的发病因素除幽门螺杆菌在作祟以外,还与胆汁反流,长期精神压抑,喜欢吃腌制食品有关系,所以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一定会得胃癌。
    2023-07-31
  • 胃糜烂的治疗方法(视频)

    胃糜烂的治疗方法
    胃糜烂主要是在做胃镜时,报告里面描述的病理学的诊断。在看病的过程当中,胃糜烂的情况比较多见,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病理学情况。胃糜烂治疗也就是慢性胃炎的治疗,包括四个方面: 1、用控制胃酸的药物,即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都可以使用,并且为首选药物; 2、胃黏膜保护药,最常用的铝碳酸镁、硫糖铝、氢氧化铝、磷酸铝等; 3、伴有腹胀的病人,可以使用促动力的药物,如吗丁啉、莫沙必利; 4、可以用益生菌调理胃肠道的功能。
    2023-07-31
  • 慢性肠胃炎有什么症状(视频)

    慢性肠胃炎有什么症状
    慢性肠胃炎可以分解为慢性胃炎和慢性肠炎,慢性胃炎患者可能会表现为上腹的饱胀、隐痛、烧心、消化不良,自觉上腹堵闷。 但是慢性肠炎的诊断现在已经不再使用,指患者具有症状包括腹痛、大便性状较差、腹痛之后出现腹泻,排便以后腹痛缓解。在不使用慢性肠炎的诊断之后,已经把此部分患者划归到功能性肠道疾病,比如肠易激综合征。 因此慢性肠胃炎就是慢性胃炎或肠易激综合征,如果两组症状患者同时具有,可能需要查看到底是下消化的症状为主,还是上消化道症状为主,从而才能诊断为慢性胃炎或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
    2023-07-31
  • 慢性肠胃炎吃什么药(视频)

    慢性肠胃炎吃什么药
    慢性肠胃药的药物治疗包括: 1、慢性肠炎:根据患者症状,可使用抗生素、补液盐、葡萄糖、氯化钠、止泻药、益生菌等药物,或者采用中药进行调理; 2、慢性胃炎:可采用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促胃动力药以及中药治疗。 慢性胃炎和慢性肠炎患者,均应注意避免辛辣刺激饮食等,加强运动,调整生活状态。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1
  • 胀气原因(视频)

    胀气原因
    胃肠胀气原因较多,例如胃肠疾病,比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下垂、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胃溃疡、胃炎等肠道疾病。细菌性痢疾如阿米巴痢疾、肠结核、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另外,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梗阻,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以及肝、胆、胰疾病,比如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胆道疾病有慢性胆囊炎、胆道结石,胰腺疾病包括急慢性胰腺炎。进食时边吃边说话或者狼吞虎咽,不经意之间吃进去许多空气,也是胀气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消化不良。因生活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生活不讲规律等均可造成消化酶分泌不足。而各种胃肠道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通路受阻,肠壁气体吸收减少等,也往往会引起胀气。再者大量摄入易发酵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花生、山芋等,或因对某些食物过敏,导致肠道产生过多的气体,也易感到胀气。多服用抗生素抑制了正常细菌,造成菌群失调,也会产生肠胀气。只要尽量避免这些容易造成胀气的因素,如养成进食时不说话,细嚼慢咽等好习惯,能够减少肠胀气的发生。消化能力较弱者,常食稀软少渣食物是避免胀气的最佳选择。 大致原因简述如下: 1、大量吞入空气,吞气症可吞入大量气体,精神因素或某些胃肠道疾病使唾液增加时,也可随唾液吞入较多的气体,大量饮水或饮进饮料时也易吞入空气; 2、肠道排空障碍、肠梗阻和肠壁张力减弱时,肠道内可积聚过量气体和液体; 3、消化不良,含纤维素较多的粗糙食物可增加肠腔容量,并影响正常肠道蠕动而产生腹胀。长期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而导致食物异常发酵,产生气体; 4、胃肠道疾病,各种胃肠道炎症、溃疡、肿瘤等。
    2023-07-31
  • 肚脐上方疼痛怎么回事(视频)

    肚脐上方疼痛怎么回事
    肚脐上方疼痛俗称上腹痛,多半是胃或十二指肠的常见疾病所致。最多见的是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还有消化性溃疡等常见病。对于脐上的疼痛,要注意突然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尤其是持续时间比较短,40岁以上的成年人,这样的腹痛有心肌缺血的可能,应尽快做心电图检查。对上腹痛而言,持续几个月、几年的上腹疼痛,一般需要做胃镜检查。对于突然发作的、剧烈的上腹部疼痛,除了考虑心肌缺血等比较严重的疾病之外,还要考虑到急性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穿孔等严重的急腹症。所以,对上腹痛病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明白疼痛的性质和持续的时间,突发的、剧烈的上腹痛是立即到医院就诊的预警信号。
    2023-07-31
  • 慢性胃肠炎吃什么药(视频)

    慢性胃肠炎吃什么药
    慢性胃肠炎包括慢性胃炎和慢性肠炎,慢性胃炎最常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和饮食习惯、作息及精神状态有关,如进食不规律、吃饭过快、咀嚼不充分、进食食物偏凉、偏硬,对胃不好,时间长便会引起慢性胃炎。通常需要吃缓解症状的药物,如用助消化的米曲菌胰酶片、复方消化酶等。如果有腹胀、排空差症状,还可以用促动力药物,如吗丁啉、莫沙必利、西沙必利等。 慢性肠炎通常和肠道菌群失调、慢性细菌或病毒感染、机体免疫状态有关。可以用调整肠道菌群的药物,如果有腹泻或便秘的情况,还可以相应用止泻药物或通便药物。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