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

  • 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的区别(视频)

    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的区别
    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的区别: 1、急性胃炎起病急,慢性胃炎起病缓慢; 2、急性胃炎的病因有应激性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慢性胃炎的病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屏障受损、胃酸分泌过多等; 3、急性胃炎的冶疗是去除病因,对症处理,慢性胃炎的治疗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给予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4、胃镜下的表现各有不同。急性胃炎表现为出血、充血、浅表溃疡,慢性胃炎表现为出血、充血,可伴有糜烂等; 5、急性胃炎预后良好,慢性胃炎病程长,易反复,亦可治愈。
    2023-08-01
  • 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区别(视频)

    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区别
    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的主要区别是胃黏膜的变化,进行胃镜之后经常需要取活检,用以鉴别炎症是处于急性活动期,还是处于疾病炎症慢性阶段。胃镜取病理之后,报告可见于炎症急性活动、慢性炎症活动,或肠上皮化生,甚至有些会报萎缩性胃炎改变,通过病理报告可明确疾病处于哪个阶段。 有的只是急性炎症活动期,有的是慢性炎症活动期,有的进展到慢性活动期里的不同程度的增生,甚至萎缩变。萎缩变是比较容易癌变的倾向,临床上称之为癌前病变,比如肠上皮化生。在做完胃镜,了解到病理的变化之后,才能非常确切地做相关分析,进行规范的治疗,此为较合理的处理措施。
    2023-08-01
  • 急性胃炎要紧吗(视频)

    急性胃炎要紧吗
    急性胃炎一般发作时间较短,在一周之内急性发作称为急性胃炎。急性胃炎要看损伤程度,大部分患者是急性黏膜充血或者糜烂性损伤,多是由于饮食、情绪、应激、大手术之后产生的变化,要针对病因进行调整。如果是刺激性饮食,比如大量饮酒之后,或者服用不合适的药物,把动因解除之后,就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如果吃了不合适的药物,把药物停掉之后,也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所以急性胃炎相对于慢性胃炎,只是时间长短进行鉴别,要通过消化专科医生进行具体的病史调查,以及胃镜下做相应的诊断,才能帮助鉴别是否存在急性胃炎,或者慢性胃炎的相关因素。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的危害(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的危害
    萎缩是慢性胃病病人经常听到的词,患者会觉得很可怕,觉得是不是离癌只有一步。实际上萎缩是慢性胃炎的状态,还是炎症的状态,患者不必慌张,只是胃黏膜发生分泌功能的改变,伴随着一定肠上皮化生,只有<1%的萎缩状态。萎缩性胃炎可能会发生癌变,大家应该重视疾病,但并不需要过度紧张。 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可能合并有胆汁反流,实际上是胃的整个动力功能的状态发生变化,引起胃肠功能协调障碍,引起胆汁反流。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的情况,要告诉患者定期复查疾病,每年要做一次胃镜。不同萎缩性胃炎,是否伴有低级别瘤变、高级别瘤变,处理方式都不一样,但不要过于紧张,发生癌变几率并不是很高。胆汁反流结合相关药物治疗,可以达到较好控制症状的目的。
    2023-08-01
  • 消化性溃疡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视频)

    消化性溃疡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首先需要鉴别的就是胃癌,胃癌有显著的特点,在短时间内身体消瘦,半个月、一个月减重十斤左右,就要引起重视,而且胃癌经过治疗之后是没有效果的,疼痛还持续存在,这个时候需要做一些辅助的检查。另外,消化性溃疡还需要与慢性胃炎做鉴别。另外,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不太常见的原因是胃黏膜脱垂,胃黏膜脱垂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在体位改变的时候会出现,尤其是在卧位的时候不适会加重,这个就可以进行鉴别。还有一个就是胃泌素瘤,胃泌素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胃泌素瘤除了有癌症常见的恶液质以外,还可能会出现溃疡、异位或者手术之后的再次发作,还需要鉴别的就是胰腺肿瘤,以上这些鉴别都可以通过X线钡餐、造影和B超。与胆囊炎、胆结石区别,可以通过B超,还有就是内窥镜,下胃镜以后做病理进行鉴别诊断。所有的治疗都要到正规的医院去找专科医生治疗。
    2023-08-01
  • 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有什么不同(视频)

    消化性溃疡与慢性胃炎有什么不同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发生了炎症反应。消化性溃疡指黏膜发生了坏死,形成了溃疡。慢性胃炎的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穿孔比较少见。消化性溃疡和胃炎主要靠胃镜或消化道钡餐来鉴别。 慢性胃炎的患者也需要检测是否存在HP感染,如果是患者存在HP感染,建议采取四联疗法进行抗HP治疗。首先钡剂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可以抑制胃酸。另外需要同时服用两个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或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等。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一般来说,慢性胃炎患者比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更好,疗程更短。
    2023-08-01
  • 吃东西胃胀是什么原因(视频)

    吃东西胃胀是什么原因
    餐后上腹胀的原因较多,临床需经相关检查确诊,如肝、胆、脾、胰彩超、胃镜检查等。具体如下: 1、胃部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或伴糜烂; 2、胃肠动力不足:进餐后胃蠕动较为缓慢,胃内内容物正常下行; 3、胆囊疾病:影响消化功能; 4、胰腺疾病; 5、肝脏疾病; 6、功能性消化不良:可通过食用吗丁啉、莫沙必利等增加肠胃动力,或消化酶类药物改善消化功能。同时患者需清淡饮食,避免高脂肪食物摄入; 7、糖尿病合并胃轻瘫:需严格控制血糖减轻胃部负担。 此外,患者需注意的是,若腹胀伴随上腹疼痛,甚至出现黑便,同时伴有消瘦、贫血,若年龄>40岁,则提示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胃部病变,需及时就医。
    2023-08-01
  • 什么体质容易长胃肠息肉(视频)

    什么体质容易长胃肠息肉
    胃肠息肉是胃肠道黏膜的一种隆起性病变,有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的分别。从医学上来讲,以下几类是胃肠息肉的高发人群: 1、有家族史和遗传史,其长辈曾经确诊过胃肠息肉病; 2、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有长期的酗酒史,经常食用油腻或者是刺激性的食物,长期的刺激会使胃肠黏膜长息肉; 3、患者有不良的排便习惯,比如腹泻或者长期便秘,有害因子刺激肠道,也会出现息肉性的改变,再进一步发展为其它病变; 4、有长期的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克罗氏病或者溃疡性结肠炎等,长期的炎症刺激也会使胃肠道出现息肉。
    2023-08-01
  • 经常打嗝需要做胃镜吗(视频)

    经常打嗝需要做胃镜吗
    打嗝在医学上有两种情况,首先需排除胃部疾病,应进行胃镜检查,具体如下: 1、嗳气:即有一股气从胃里面向上通过喉咙发出,气往上冲称之为嗳气。胃部不健康情况下,如存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甚至溃疡病等,都可出现嗳气。正常情况下气体吞咽下去后,到胃里随着肠蠕动往下排出,但有些病人胃肠功能紊乱以后不能向下排出,只能通过嗳气方式排出。同时嗳气和精神因素也有密切相关,出现身心疾病后也会有嗳气; 2、呃逆:又称为打嗝。呃逆就是发出声音,是由膈神经受到刺激所产生的呃逆。呃逆考虑与胃、胆囊或者食管周围病变,都会导致呃逆。精神因素和脑部病变,包括出血、脑血管意外、脑肿瘤等也会刺激膈神经产生呃逆。
    2023-08-01
  • 饮食不规律胃疼如何止痛(视频)

    饮食不规律胃疼如何止痛
    饮食不规律或者因为工作或者其他因素,导致两餐间隔时间明显拖延,有时可以引起胃痛。尤其是两餐之间时间延长,胃痉挛性疼痛可能比较明显。通常前提是有胃部疾病存在,至少存在慢性胃炎。所以,对于慢性胃炎所致胃痛,缓解方法具体如下: 1、规律饮食,一日三餐均匀进食,不能够饱一顿饥一顿,或者暴饮暴食,对胃病恢复无任何好处; 2、服用止痛药物,如胃炎合剂或胃炎干糖浆、胃炎胶囊,药物里面含有普鲁卡因,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3、服用铝碳酸镁片,因铝碳酸镁能够吸附胆汁、中和胃酸,可起到比较快速的止痛效果; 4、按压中医穴位,比如内关、合谷,能够缓解疼痛; 5、需要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从而进行全面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