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

  • 穴位贴敷可治哪些疾病(视频)

    穴位贴敷可治哪些疾病
    穴位贴敷主要以经络学说为依据,将中药研成粉末,用姜汁或蜂蜜做成糊状或膏状,也可将中药直接熬成膏状,在局部的穴位进行贴敷。穴位贴敷疗法有疏通经络,理气活血,止痛等功效,可缓解胃痛,胃胀,腹泻等症,多用于辅助治疗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肠炎、慢性腹泻、胆囊炎等。
    2023-07-31
  • 慢性胃炎会变成胃癌吗(视频)

    慢性胃炎会变成胃癌吗
    临床上慢性胃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只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继发异型增生,才会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一旦出现异型增生,应定期复查胃镜,多点活检,减少癌变的几率。临床上还应积极治疗异型增生,轻者通过治疗,可稳定病情,少数患者可出现逆转;重者难以逆转,应及时行手术治疗和中医辅助治疗。
    2023-07-31
  • 恶心呕吐是怎么回事(视频)

    恶心呕吐是怎么回事
    恶心呕吐是胃肠道因各种原因造成胃内容物不能滞留,通过反射性呕吐的方式排出。正常情况下恶心呕吐是机体的自我保护,当遇到外界刺激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的反射,保护胃肠道不受进一步损伤。患者长期出现恶心呕吐,甚至伴随上腹疼痛、反酸、烧心,可能是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突然出现喷射性呕吐,需及时就诊。
    2023-07-31
  • 什么是柴胡疏肝散(视频)

    什么是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是中医方剂的一个名称,药物组成主要有川芎、陈皮、柴胡、香附、枳壳、芍药、甘草等,属于理气药的一种。 临床主要作用为行气活血、疏肝解郁,可以治疗肝气郁结所致胸胁胀痛、乳房胀痛、胸闷、善太息等,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肝病、肋间神经痛等慢性病。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1
  • 慢性胃炎中医分型(视频)

    慢性胃炎中医分型
    在中医的古籍里没慢性胃炎,但是根据症状可以划分到中医胃脘痛、反酸、嘈杂、胃痞病疾病里。根据四诊合参之后,慢性胃炎的中医分型主要分五型,根据虚实可将实证分三型,虚证分两型。实证里主要是肝胃不和、湿热中阻和瘀血阻络,虚证里主要包括脾胃虚弱导致脾胃虚寒,以及胃阴不足。肝胃不和,大部分人主要见于肝气郁结型引起的脾胃功能虚弱,现在很多人由于工作压力大、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后可出现胃痛,大部分属于该型。此类患者较典型的是种肝火较旺,胃痛发作与情绪关系较紧密,大部分可用柴胡疏肝散。 对于湿热中阻型的慢性胃炎,主要表现在口干、口苦,但又不想喝水,大便也比较黏腻、不成形,大便可黏在马桶里,此类患者可用清热化湿的药。胃络瘀阻型,大部分会有胃痛,疼痛是针刺感,这类患者舌头上会出现瘀点、瘀斑,可以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对于虚证脾胃虚寒型,大部分是体质较瘦、较虚弱、怕冷,精神不饱满,可与肝胃不和形成鲜明对比。此类可能也是温脾,大部分刻用黄芪建中汤等。对于胃阴不足的患者,多较瘦、舌质较红,晚上睡眠不佳,大部分会用滋养胃阴的益胃汤类药物。
    2023-07-31
  • 中医怎样治幽门螺杆菌(视频)

    中医怎样治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临床上主要表现有反酸、嗳气、腹痛、腹胀、恶心、胸骨后疼痛。中医主要采用中药,调整生活方式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首先中医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离不开辨证论治。有幽门螺杆菌之后,常会引起相关性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主要包括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胃络瘀阻几个证型。根据不同证型,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方药和治疗组方。 大量的研究发现,很多中药具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包括三七、黄连、黄芩、蒲公英、大黄类清热解毒药。所以在辨证论治方药的基础上,会加用现代药理提示具有抗HP,即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药物。治疗HP时还是要讲究生活方式的调整,减少压力,饮食方面要注意尽量分餐制,减少传入的来源。
    2023-07-31
  • 慢性胃炎胃疼吃什么药(视频)

    慢性胃炎胃疼吃什么药
    慢性胃炎伴腹痛,一般情况下是由于胃内炎症或胃内高酸伴糜烂导致胃内疼痛以及痉挛性疼痛。具体用药如下: 1、如果因炎症高酸导致的疼痛,可服用中和胃酸的药物,如H2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胃酸分泌,还可服用较强的PPI,其同样可以抑制胃酸分泌; 2、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既可以保护胃黏膜,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还可中和胃酸或胆汁,避免疼痛的发生; 3、如果由于痉挛导致的疼痛,可服用解痉药物,如654-2等,可以缓解疼痛; 4、如果用药后疼痛持续不缓解,并非因胃炎导致的疼痛,可能是其它原因导致的疼痛。此时需要到医院就诊,避免自行服药,明确腹痛的原因。
    2023-07-31
  • 什么是萎缩性慢性胃炎(视频)

    什么是萎缩性慢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指浅表性胃炎进一步发展,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基础上出现腺体萎缩。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分为萎缩性胃窦炎、萎缩性胃体炎和全胃萎缩。因为萎缩部位不同,结局也存在较大差别。如果胃体有萎缩,一般临床称为高度萎缩性胃炎或进展性萎缩性胃炎,胃酸是在胃体腺体分泌。如果胃体萎缩、胃内无酸时,胃内环境改变,则可能会导致患者继发胃癌。 因此,对于萎缩性胃炎的关注或复查,尤其是对于慢性胃体的萎缩,一般在一年半左右要建议患者进行一次胃镜检查。如果患者存在症状,则可服用药物进行控制。
    2023-07-31
  • 慢性胃炎到底怎么引起的(视频)

    慢性胃炎到底怎么引起的
    慢性胃炎的病因较多,具体如下: 1、饮食因素,即进食刺激性食物,还有引起胃酸过多的食物,包括对胃有损伤的药物,甚至抽烟、喝酒都会导致慢性胃炎; 2、身体应激因素,紧张、焦虑、劳累等也会引起慢性胃炎; 3、幽门螺杆菌感染。 上述常见因素都会引起慢性胃炎的发生,慢性胃炎发生之后若需诊断该疾病,通过消化内镜进行诊断。诊断之后针对引起胃炎的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合理健康饮食,给予抑酸药物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让慢性胃炎慢慢缓解,甚至得到好转。
    2023-07-31
  • 慢性胃炎的检查方法都有哪些(视频)

    慢性胃炎的检查方法都有哪些
    慢性胃炎在我国发病率逐步增高,且具有年轻化的趋势,部分年轻人也可发生慢性胃炎。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甚至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可发展为胃癌发,临床上慢性胃炎检查主要有三种方式,具体如下: 1、胃镜检查; 2、消化道钡餐; 3、胶囊内镜。 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在国内主要检查方法为胃镜检查。很多患者害怕胃镜检查,但现在有种技术称为麻醉胃镜,通俗称为无痛胃镜,可在完全睡着的状态下进行检查。病人无不适感,医生检查也非常从容,通常检查效果较好。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