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障碍

  • 不想干活是不是抑郁症(视频)

    不想干活是不是抑郁症
    不想干活不一定是抑郁症。抑郁症的表现最核心的病理学特点,是心境或者情感改变。抑郁症分类到情感障碍类目下,所以最核心的特点还是情感变化,情感变化表现为高兴不起来,情绪的低落、消沉,闷闷不乐,没有乐趣,没有快感,过去能够让人愉快的事,现在不能愉快了。还有其他表现,比如兴趣下降,精力、体力不足,是抑郁症最核心的变化。而不想干活的表象背后可能有很多因素,比如身体不舒服、最近睡眠不好、体内缺东西,或者激素紊乱、贫血等很多因素,不能通过单一的表现来判断是不是抑郁症。抑郁症除心境的变化,兴趣的变化,精力、体力不足以外,还有功能损害,抑郁症会对社会功能和人际、家庭,包括学业、职业有影响。当患者的症状表现符合抑郁症的特征,又有社会功能损害,还要排除导致情绪低沉,其他客观的躯体因素外,才可以判断是抑郁症。
    2023-08-03
  • 儿童的双相情感障碍是心理疾病吗(视频)

    儿童的双相情感障碍是心理疾病吗
    儿童双相情感障碍在疾病的诊断分类中属于精神科疾病,更多的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功能性的疾病,是一种纯心理的疾病。但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双相情感障碍及情绪的变化和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关,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心理疾病,是一种精神疾病,需要药物的干预。如果患者有应激因素、不良环境刺激,甚至有生活事件的压力,建议进行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的方式对情绪进行管理。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所以儿童双相情感障碍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此外,双相情感障碍,尤其对于儿童、青少年期的女性来讲,更多的会关注其是否伴有甲状腺功能的问题,甚至青少年期的儿童激素水平的变化所引起的情绪变化。需要到医院进行明确的诊断评估,最终做出决定。
    2023-08-03
  • 双相情感障碍怎么治疗好(视频)

    双相情感障碍怎么治疗好
    双相情感障碍治疗首选药物,应长期规范药物,即使系统做心理治疗,也必须要认真服药到一定程度。 首次发病应坚持治疗3-5年,即使做心理治疗,也要坚持3-5年。有的患者做心理治疗非常好,不可自行停药。双相障碍是大脑细胞的膜电位出现损害,需长期修复,所以必须要长期、正规服药。尤其是情绪稳定剂,必须要坚持服用;第二在心理治疗同样去适合使用,但一般的心理咨询没有效,一般的心理治疗是达不到效果的。 目前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心理治疗相当难,他要改变他内心里的两个甚至多个冲突的人格,让它合为一个,才可能真正的改变这个人,且需要在生活中历练固化。所以双相障碍的心理治疗一定要长期性进行,很多无论是网络平台的医生,还是家长患者,希望能够知道其严重性。
    2023-08-03
  • 双相情感障碍如何确诊(视频)

    双相情感障碍如何确诊
    双相情感障碍要求一定要精神医学医师或心理科医师才可确诊,其它科的医生只能诊断可疑或状态。诊断如下: 1、临床表现波动性的情绪; 2、有相对的规律性,一般春天容易兴奋,秋天容易低落,当然还有快速循环型,快速循环甚至1天大概有十几个循环; 3、精神病症状型,患者表现的像精神分裂症一样,但是却是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所以双相障碍也是所有心理疾病诊断中最复杂的疾病,因为有四大类型,所以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特点,一定要专科诊治; 4、量表测查只是一个辅助,最主要是靠医生问诊;双相障碍还需要时间,有的时候第一次他的忧郁期很长,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才能看出来,它是一个双相情感障碍,因为有的双相障碍可以跨年度的反转。医生不知道患者是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所以一定要有时间。所以医生首诊错误概率是必然有的,双相障碍的诊断要注意时间加专科化。
    2023-08-03
  •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表现(视频)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表现
    双相情感在躁狂的阶段,患者表现出典型的三高症状,即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强,患者情绪非常不稳定,很兴奋,思维奔逸,表现出滔滔不绝地讲话,和正常时的表现截然相反。 临床中可以观察到躁狂的患者,如日常生活中是一个很文静的女生,但是躁狂发作时,情绪非常高涨、兴奋,滔滔不绝地讲话,患者花销很大,精力非常充沛的去处理事情。
    2023-08-03
  • 躁郁症是什么(视频)

    躁郁症是什么
    躁郁症是双相情感障碍,有躁狂发作、微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即病人躁狂发作时有两个相,包括躁狂发作相及抑郁相。躁狂发作表现情绪高涨,兴趣和活动增多,言语增多。抑郁发作时刚好相反,表现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容易疲乏,思维、行为比较迟缓。此病常常合并焦虑症状,容易引起物质依赖。如产生酒依赖,吸毒等。躁狂发作可持续1周,抑郁发作可能达到2周。会有交替出现,如一段时间躁狂、一段时间抑郁。两种不同的感受相差很远。病人抑郁时容易自杀。因为躁狂症时,感受特别好,抑郁症时会悲观、失望、绝望、想死。自杀风险特别高,而且自杀成功率特别高。所以这种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诊断和治疗。
    2023-08-03
  • 精神病会遗传吗(视频)

    精神病会遗传吗
    精神疾病本身不属于遗传病,但任何疾病的发生,不仅包括精神疾病,还包括其它疾病,都可能和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不同疾病的关联程度也不完全一样。比较偏重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人格障碍,这些可能和遗传的关联度相对高一点,但是精神病不是遗传病,遗传病是上一辈得这个病,下一辈有一半以上或固定比例的人会得这个病,这是遗传病的基本定义。 精神病跟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但不用过分担心,因为有很多患者说上一辈没有得精神疾病,为什么这一辈会得。生命现象有一定的复杂性,反过来推论,父母得这个病,生的孩子也不见得一定会得这个病,这是比较复杂的现象。
    2023-08-03
  • 精神病可以完全治愈吗(视频)

    精神病可以完全治愈吗
    精神病在专业上是指几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严重脑病以后伴发的精神症状,比如癫痫以后出现精神症状等。这些精神病的治疗都较复杂,治疗上有一定难度,但是有一部分患者能达到治愈。特别是双相情感障碍,在治愈比例中达半数以上。 而多数疾病不能完全达到治愈,只能减轻或者缓解部分症状,如果社会功能得到一定恢复,这时治疗再继续坚持正常生活功能,坚持维持药物治疗,患者能达到生活自理、自食其力的状态,该状态也是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少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残疾,需要家庭和社会照顾。
    2023-08-03
  • 精神障碍需要住院吗(视频)

    精神障碍需要住院吗
    精神障碍是否需要住院要根据精神障碍的具体诊断,以及诊断目前的严重程度决定。如果目前患者诊断是临床上经常讲的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以及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这些一般都需要住院治疗。因为这类疾病相对治疗难度比较大,病情容易波动和复发,只有系统住院治疗才能更好、更快的控制症状; 如果是轻性疾病,如焦虑症、抑郁发作、适应障碍等,这时应该评估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如果只是轻度可以不服药,通过心理疏导、心理治疗改善;如果是中度,患者社会功能相对完整,可以暂时不住院,在门诊坚持服药治疗即可;但如果达到了重度,患者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则需要住院治疗。另外,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需要住院治疗: 1、出现了自残、伤人的举动,拒食或拒绝治疗的患者; 2、精神状态非常不好,伴有一定躯体疾病的患者; 3、有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需要进行住院治疗。
    2023-08-03
  • 老年性精神病有哪些(视频)

    老年性精神病有哪些
    老年性精神病的分类范围非常广泛,具体如下: 1、成年早期起病,延续至老年期的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是多见于成年早期的疾病,该病延续到老年期以后称之为老年期的精神疾病。此外还有老年抑郁症、老年焦虑症等; 2、特发于老年期的精神疾病,如老年痴呆和器质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多指患者由于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精神疾病,如常见的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3、物质依赖所致的精神障碍,如酒依赖所致的精神障碍等均属于老年期精神障碍的范畴。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