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

  • 耳朵出血了怎么办(视频)

    耳朵出血了怎么办
    耳朵出血的处理方法如下: 1、耳道损伤:挖耳朵时耳道皮肤擦伤,或者鼓膜穿孔造成耳朵出血,这种情况耳朵出血并不严重。耳道擦伤可以拿棉签,或者用干净的药棉按压,可以止血; 2、外耳道肿物、外耳道肉芽:会出现耳朵出血的情况,也可以按压几分钟。如果血止不住,应到医院进行治疗,耳道如出现血管瘤,血不容易止住,需要到医院取活检确诊之后,尽早手术治疗; 3、大疱性鼓膜炎、急性中耳炎:会出现耳朵出血的情况,这种出血多不严重,可以用填塞耳道口、压迫的方法进行止血; 4、中耳肿瘤:会出现耳朵出血、听力下降、耳鸣、头晕、面瘫等症状,出血不多,会有分泌物带血的情况。如果反复出血,或者少量分泌物带血,应尽早到医院诊断。
    2023-08-03
  • 耳朵痛是怎么回事(视频)

    耳朵痛是怎么回事
    耳朵痛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现象,原因如下: 1、耳朵最外面的耳廓长疖子或耳廓软骨膜的炎症会出现耳朵痛; 2、外耳道的疖肿也会导致耳朵痛,还有外耳道的耵聍栓塞,即部分病人长时间不掏耳垢,结成硬块导致耵聍栓塞; 3、进水或游泳进水将其泡胀后也会导致耳朵痛; 4、中耳鼓膜表面大疱性鼓膜炎也会引起耳朵痛; 5、急性中耳炎时也会有耳朵痛,如果急性中耳炎炎症很重,且鼓膜还没有形成穿孔,其内的分泌物无法流出,也会有很明显的耳痛; 6、胆脂瘤型中耳炎、骨疡型中耳炎会破坏中耳结构,也会出现耳痛; 7、少见的原因,如外耳道、中耳肿瘤,到后期肿瘤很明显时会有明显耳痛。
    2023-08-03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中耳炎临床分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以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是细菌感染,主要由感冒、急性鼻窦炎、急性咽喉炎等原因引起。 从医疗角度来看,化脓性中耳炎多合并细菌感染,治疗时需先找到病因,明确是化脓性扁桃体炎还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或者是病毒感染,针对病因治疗。另外辅助引流、保持通畅,局部可用耳外道滴药,包括消炎,可局部用药,有流脓时必须进行外科清理。
    2023-08-03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视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预防,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大部分由急性中耳炎反复不愈发展而来,要预防急性中耳炎,具体如下: 1、很多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都是从小犯病,婴幼儿、学龄前父母照顾不好,急性中耳炎没有彻底治愈转变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所以积极发现治疗急性中耳炎,可防止急性中耳炎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发展; 2、要积极治疗引起中耳炎病变,如儿童时期腺样体肥大、鼻炎、鼻窦炎等,这些病变可通过咽鼓管导致中耳炎迁延不愈; 3、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患了中耳炎一定要及时看医生,以便医生提供正确医学咨询及指导,应该手术者及时考虑手术。
    2023-08-03
  • 哺乳期耳朵发炎了怎么办(视频)

    哺乳期耳朵发炎了怎么办
    哺乳期是比较特殊的时期,孕期也会涉及到该问题,耳朵发炎可能涉及到外耳道炎、中耳炎。如果是单纯的外耳道炎,通常症状比较轻,如有分泌物可以用双氧水清洗或擦拭,把分泌物清除干净,局部尽量保持清洁、干燥。 如果有中耳炎,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急性中耳炎发作,如近期有急性症状感染或感冒,会引起急性中耳炎。另一类是既往有中耳炎,即慢性中耳炎,在哺乳期因为身体抵抗力降低或劳累,造成急性发作。不管是哪种情况,可能会造成急性耳朵疼、流脓等症状,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因为抗生素要经过乳汁来排泄,所以建议要暂停哺乳。为防止哺乳期妈妈乳腺堵塞,建议将乳汁挤出,给孩子加奶粉或辅食补充,哺乳期母亲可局部清洗以及使用抗生素类滴耳液进行治疗,炎症完全消退以后可以继续进行哺乳。
    2023-08-03
  • 耳道流脓怎么办(视频)

    耳道流脓怎么办
    耳道流脓多数是中耳炎引起的,急性中耳炎或者慢性中耳炎的发作期,多数是这种情况。此外还有更少见的特殊感染,或者肿瘤、外耳道炎。中耳炎引起的要先简单处理,耳朵滴消炎药水,严重的还需要口服消炎药,最好的方法是到医院让耳鼻喉科医生诊断。有些不是中耳炎引起,或者是更重的中耳炎引起颅内并发症,单纯滴耳朵药反而会引起更深部的感染,颅内感染会加重。所以建议患者滴药、吃药不要超过1个星期,如果症状不见好转,一定要及时去耳鼻喉科就诊,除外特殊感染或者肿瘤,或者胆脂瘤型中耳炎,或者骨疡型中耳炎引起的颅内并发症。这种就可以把炎症带到更深部,加重颅内感染。
    2023-08-03
  • 耳朵根连着腮帮子疼挂什么科(视频)

    耳朵根连着腮帮子疼挂什么科
    耳根连着腮帮疼痛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耳鼻喉科的疾病,所以主要挂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是急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 部分疾病可能是口腔科的范畴,比如急性腮腺炎或腮腺的肿物引起耳部及耳周围疼痛,这种情况同时会合并腮腺区的肿胀或压痛。还有颞下颌关节紊乱,也是口腔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在咀嚼和张口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耳根部、耳前部和耳周围疼痛。出现这两种情况需要去口腔科就诊。
    2023-08-03
  • 鼻腺样体肥大一定要动手术吗(视频)

    鼻腺样体肥大一定要动手术吗
    腺样体肥大的患者,不一定需要手术。腺样体肥大通常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若重度的腺样体肥大,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轻度腺样体肥大,可能无需干预,中度腺样体肥大可以使用鼻喷剂和白三烯受体阻断剂,控制腺样体肥大的速度。需予以腺样体切除术的情况如下:1、重度腺样体肥大,导致患者夜间睡眠打呼噜、张口呼吸,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暂停,甚至出现低氧血症,应该考虑切除腺样体;2、如果合并鼻窦炎反复发作,即不停地流脓涕等,可能通过单次药物治疗半月后,间隔1-2周再次发作。反复的鼻窦炎及急性中耳炎发作,也可能与鼻腺样体肥大有关。因为腺样体处于鼻咽部,可阻塞咽鼓管咽口的开放。部分腺样体肥大的患者,若导致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出现长期的中耳积液,也需考虑切除腺样体;3、若腺样体肥大,导致影响颌面部发育,如上列牙前突、硬腭高拱、下巴回缩等。即使腺样体肥大并不严重,处于中等程度以上,但是需要进行牙齿矫正的情况下,通常建议将腺样体切掉,再进行牙齿矫正,保证矫正的良好效果。
    2023-08-03
  • 急性中耳炎的中医诊断(音频)

    急性中耳炎的中医诊断
    讲解医师:张立文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急性中耳炎尤其是以化脓为主要症状的,在中医学方面的诊断也称为烂耳朵,主要是由于肝胆湿热,邪气旺盛所引发的。一般情况下会表现为耳内剧烈的疼痛,尤其是夜间更加明显。另外,也会出现畏寒、高热、小便红或者是黄、大便干结、听力减退等症状。  所以从中医角度治疗,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消炎作用的中药制剂,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清凉去火的中药,比如蒲地蓝消炎片、大青叶片、龙胆泻肝丸。在药物治疗期间,也可以辅助用双氧水冲洗耳道,或者外用一些中药制剂来达到缓解炎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