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 小儿心肌炎多久能好(视频)

    小儿心肌炎多久能好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多数孩子预后良好,大部分孩子经过正规的治疗和合理的休息以后,多数半年、数月至数年以后都会逐渐的达到痊愈。具体如下: 1、如果是严重的心肌炎,甚至是暴发性心肌炎,病情会在数小时甚至数天内恶化,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出现心源性休克、抽搐、晕厥,死亡率较高; 2、大部分孩子在治疗以后,极少数孩子会留下心脏的后遗症,慢性期时会出现左心室收缩功能下降、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脏进行性扩大,即扩张性心肌病,这种孩子的预后都会很差;反反复复出现胸闷、憋气、乏力,数年以后就会出现扩张性心肌病,最后需要做心脏移植治疗; 3、预后的好坏与感染病毒的类型有关,如果病毒的毒性较大,不容易好转,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病毒的毒性较小,就会好治些; 4、年龄越小,比如新生儿发病,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预后不好、死亡率也较高。
    2023-08-02
  • 婴儿心肌炎能治好吗(视频)

    婴儿心肌炎能治好吗
    婴儿抵抗力偏低,容易感冒并发心肌炎,根据心肌炎分度,轻度心肌炎不严重,大多数孩子经适当治疗都能完全恢复,部分中度患儿也可完全恢复。但如果心肌炎反复发生,心肌损害一直持续存在,称为迁延性心肌炎,影响心功能,导致心功能下降、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此时较为严重。 另外一类较严重的是急性重型心肌炎,也称为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进展迅速,一旦发病不能及时救治,死亡率达到50%以上,是非常严重的心肌炎。所以怀疑心肌炎的病人一定要高度重视,早期发现、积极救治,可明显改善预后。
    2023-08-02
  • 小孩得了心肌炎严重吗(视频)

    小孩得了心肌炎严重吗
    小孩心肌炎病情轻重不一,取决于病变广泛程度。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家长若发现孩子有心情烦躁、低热、气喘、胸痛、长叹气、长吸气、心跳过快或过慢、心跳不规则、出汗多、疲乏、无力等一系列症状,只要有其中一项或几项,都应带小孩到医院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部分预后良好。临床上有少部分是急性重型心肌炎,早期症状和普通心肌炎相似,如果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预后差异非常大,甚至可影响生命。
    2023-08-02
  • 小儿心肌炎怎么检查出来(视频)

    小儿心肌炎怎么检查出来
    小儿心肌炎检查较多,具体如下: 1、心电图检查可出现心动过速、ST段改变、T波低平、传导阻滞、各种期前收缩等; 2、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房、心室扩大、心室功能、收缩功能受损程度,检查是否有心包积液及心瓣膜功能改变; 3、心肌酶学改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升高、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升高、心肌肌钙蛋白改变; 4、血常规、血沉、心肌自身抗体等检查,反映心肌炎症情况; 5、心肌核素检查或心脏核磁共振等更为精确的检查; 6、明确引起心肌炎的病原体,可能抽血检查病毒。 一般小儿心肌炎症状起初类似感冒,有咽痛、恶心、呕吐、发烧、腹痛、腹泻、流涕、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不过症状会逐渐好转或消失,多数孩子不会遗留有不适症状,或仅时常出现长叹气,偶尔有胸闷症状,多数患儿因其它疾病去医院就诊时才发现。
    2023-08-02
  • 儿童心肌炎如何治疗(视频)

    儿童心肌炎如何治疗
    心肌炎是儿童期常见心脏疾病,以病毒性心肌炎居多,治疗主要分以下几方面: 1、充分休息,小儿心肌炎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早期合理休息极为重要,可使炎性病变的心肌尽快修复,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有心力衰竭、心脏扩大者,休息应不少于6个月,待心影恢复正常、心功能正常,逐渐增加活动量; 2、对症治疗,包括对心律失常和心脏功能减退治疗,心律失常可通过药物治疗,帮助病人心脏功能得到改善,也可通过心脏起搏器恢复正常心率,缓解或减轻心律失常引起相应症状。心脏功能减退可通过人工心肺复苏机修复心脏功能,使在急性期受损的心肌逐渐恢复; 3、加强营养,临床上常用维生素C、辅酶Q10、肌苷等改善心肌代谢药物,促进心肌恢复。心肌炎患者宜进食富含维生素饮食,保证足够蛋白质,提高患者免疫调节能力。
    2023-08-02
  • 宝宝心肌酶偏高就一定是心肌炎吗(视频)

    宝宝心肌酶偏高就一定是心肌炎吗
    许多家长看到孩子心肌酶偏高,会觉得一定患心肌炎,这种想法不对。首先了解心肌酶与心肌炎关系,常说的心肌酶一般包括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DH即乳酸脱氢酶以及同工酶,还有α-羟丁酸脱氢酶以及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这五个酶是一组与心肌损伤相关的酶,称之为心肌酶谱,对于诊断心肌病变以及损伤有一定价值。当心肌发生炎症以及病变反应时,心肌酶会有不同程度增高,但是心肌酶增高并不是心肌炎的一个主要诊断指标。心肌损伤最敏感特异的指标是肌钙蛋白,如果肌钙蛋白不高,心电图正常,心肌酶升高,不能诊断心肌炎或者心肌损伤,而要寻找其它病因。 实际上,任何脏器感染或者损伤均会刺激机体出现心肌酶增高的非特异性表现,比如肺炎或者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经常出现心肌酶轻微异常或者明显增高。此外,心肌酶正常参考值大多数是成人参考值,而小儿正常参考值高于成人。绝大多数小儿童心肌酶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所以不要认为孩子心肌酶谱增高是患心肌炎。但是重症肺炎的孩子可以发生心肌炎和心包炎等相应肺外合并症,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还容易出现心力衰竭。所以患肺炎的孩子出现心肌酶增高时,应结合其它临床表现以及相应检查检验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
    2023-08-02
  • 宝宝胃肠感冒症状(视频)

    宝宝胃肠感冒症状
    胃肠感冒是指有胃肠道症状的呼吸道感染,多由于病毒感染尤其是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也可以由其它微生物引起。主要表现为流鼻涕、咳嗽、发烧、嗓子疼等呼吸道症状,同时又有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身体有时会感到乏力、精神不振,严重甚至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有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肠胃感冒的宝宝会有消化不良,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多喂水,必要时可以喂一些口服补液盐,保持尿量充足,避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者需要到医院补液预防脱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和油炸、过甜食物。食欲减退属于胃肠道感冒的正常反应,这时宝宝不吃,千万不要强迫性进食,加重胃肠道负担。让胃肠道有休息时间,对身体恢复健康有利。应用感冒药时要考虑胃肠道功能紊乱的问题,合理应用针对胃肠道症状的药物,避免饮用伤脾胃的感冒药。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如果高热不退或频发吐泻、精神差等情况出现,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2
  • 宝宝肚子疼的中医治疗方法(视频)

    宝宝肚子疼的中医治疗方法
    导致腹痛的原因较多,西医学主要分为全身性疾病及腹部以外的器官疾病产生的腹痛,如败血症、过敏性紫癜、荨麻疹、腹型癫痫、肺炎、心肌炎、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根炎等。腹部器质性疾病,如胰腺炎、肝炎、阑尾炎、腹膜炎等。功能性腹痛,主要为再发性腹痛,占腹痛患儿总数的50%-70%。 中医的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脐之四旁以及耻骨以上的部位发生了疼痛,包括大腹痛、脐腹痛、少腹痛或小腹痛。大腹痛是以胃脘以下、脐部以上腹部的疼痛,脐腹痛是指脐周部位的疼痛,少腹痛是指小儿小腹两侧或一侧的疼痛。小腹痛是指下腹部的正中部位的疼痛,腹痛是小儿常见的证侯,可见于任何年龄与季节,婴幼儿不能诉说,所以腹痛时常表现为啼哭。 引起小儿腹痛的病因较多,主要有感染寒邪、伤于乳食、脾胃虚寒、情志不畅、外伤损落等,病位主要在脾胃、小肠、大肠,病机主要是脾胃、肠腑气滞,不通则痛,分为腹部中寒、乳食积滞、胃肠结热以及脾胃虚寒、气滞血瘀等类型。腹痛的治疗主要是以调理气机、疏通经络为主,根据不同证型,以温散寒邪,消食导滞,通腑泄热,温中补虚,活血化瘀。除内服中药以外,还可以配合推拿外治的贴敷、针灸等法配合治疗,可以提高腹痛治疗的疗效,同时还要需要注意饮食的调护。
    2023-08-02
  • 大人会得手足口病吗(视频)

    大人会得手足口病吗
    大人也可以得手足口病。尽管手足口病主要见于小孩,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小孩,但是大人也完全有机会可以得手足口病。得手足口病同样可以表现为手、脚、嘴发生皮疹,也可以表现为内脏受损,包括心肌炎、肺炎,甚至罕见的情况下可以发生脑膜炎。预防手足口病重要的措施是及时洗手,注意手卫生,因为最为常见的导致手足口病传播的途径是接触传播,如果手摸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玩具或者餐具、用具,又摸到自己的鼻子、周围鼻黏膜或者嘴,或将自己的餐具弄脏,将病毒吃进身体内,会得手足口病。大人同样也要注意勤洗手,避免得手足口病。大人注意洗手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周围的小孩,避免周围的孩子感染手足口病。
    2023-08-02
  • 手足口病吃什么药最好(视频)

    手足口病吃什么药最好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即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它往往会引起手足的皮疹和口腔的一些皮疹,没有特殊的抗病毒药,都是对症处理。手足口病多见于孩子,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有传染性,可经呼吸道传染、接触传染,手足口病可以引起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合并症。 诊断手足口,根据一些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的检查,诊断清楚后,也是对症处理。退烧、止咳、治疗肺炎,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以前可以用一些干扰素,如利巴韦林,但临床上根据情况一般也不用,副作用比较大。手足口病本身有自限性,只要注意隔离,大多数都是轻症,能自愈。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