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 低血糖危害(视频)

    低血糖危害
    低血糖的危害如下: 1、低血糖可造成智力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及理解能力下降等; 2、低血糖可对脑细胞功能造成危害:当低血糖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时,其危害不可逆转,在短时期内,因脑细胞严重受损,部分患者未能醒来而变成植物人,严重者将导致死亡; 3、低血糖可对心脏产生影响:低血糖患者易患高血压及冠心病,甚至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023-08-01
  • 脂代谢紊乱会导致什么疾病(视频)

    脂代谢紊乱会导致什么疾病
    脂代谢紊乱最常见的是导致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包括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最常见的危害为动脉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周围动脉硬化性疾病,严重时会造成中风、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还会造成胰腺炎。 暴饮暴食后可能会突发胰腺炎,血呈白色脂浊样,胰腺炎患者病情较重,会危及生命。过多脂肪在体内积聚后,会造成肥胖和脂肪肝,肥胖同样也会造成动脉硬化,动脉硬化与高血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长期脂肪肝会造成肝脏损害,引起肝功能异常,严重时会导致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增加肝癌的发生率。 所以控制脂代谢非常重要,不仅与血脂存在关系,会影响到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脏器功能一旦出现改变,会带来机体内循环系统的变化。
    2023-08-01
  • 肌酸激酶偏高的危害(视频)

    肌酸激酶偏高的危害
    肌酸激酶也称为肌酸磷酸激酶,即CPK。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及脑组织。当骨骼肌、心肌、脑组织受损时,肌酸激酶可升高: 1、生理性升高:运动、治疗性与诊断性措施、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肌肉注射药物等;男性肌肉容量大,心肌CPK活性较女性高;一般无危害; 2、病理性增高:肌酸激酶偏高提示可能存在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肌营养不良、心包液、心包炎、脑血管意外等。
    2023-08-01
  • 肌酸激酶同工酶偏高的原因(视频)

    肌酸激酶同工酶偏高的原因
    肌酸激酶同工酶包括肌肉型、脑型、杂化型和线粒体型四种形式。肌肉型主要存在于各种肌肉细胞内,脑型主要存在于脑细胞中,杂化型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线粒体型主要存在于心肌与骨骼肌线粒体中。当不同组织受损、坏死时,血清中即可出现不同肌酸激酶同工酶偏高。血清CK-MB升高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以及确定有无心肌坏死的重要指标。
    2023-08-01
  • 心梗后心率多少为好(视频)

    心梗后心率多少为好
    心率通常以能够保证脑灌注、脑供血、不影响心脏功能为好,所以一般把心率控制在55-65次/分,这时心肌的耗氧量最低,又能够保证脑灌注,保证身体机体需要。如果心率快,要用药物把心率控制在55-65次/分之间,在睡眠时50次/分以上完全可以,往往心肌梗死以后需要用以下三大类药物: 1、抗栓药物,有阿司匹林、波立维或替格瑞洛; 2、抗缺血药物,即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的β受体阻断剂,还改善心肌重构防止心脏继续扩大,所以β受体阻断剂是保护心脏最主要的药物; 3、抗动脉硬化治疗,即为抗炎治疗,抗炎是抗动脉硬化,需要他汀类药物把血脂降下来,把低密度降到1.8mmol/dl的水平,动脉硬化进展才能减慢。 心肌梗死意味着心肌有一部分坏死,心脏功能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瘢痕的修复一般需要4周的时间,一旦瘢痕愈合,就进入陈旧心梗期,但所有的冠心病都是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治疗。耗氧量多少决定于心率的多少、血压的高低。因为冠心病不仅仅是某部位动脉粥样硬化,有可能是多部位的、多处动脉硬化,所以这三种药物往往都需要长期口服,要终身治疗。
    2023-08-01
  • 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治疗(视频)

    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治疗
    右束支传导阻滞主要是根据病因给予相关对因治疗,常见情况如下:1、冠心病或心肌梗死导致:需要针对冠心病给予相关治疗,如支架治疗或综合药物治疗;2、心肌损伤或心肌炎导致:主要应对症进行营养心肌治疗。此外,右束支传导阻滞在临床中比较多见,部分患者通常无相关症状,如体格检查时仅发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如果患者心脏彩超结构和功能均正常,此时无需额外治疗。因为日常生活、运动未受影响,必要时定期监测心电图改变即可,除观察右束支传导阻滞之外,还需观察是否有其他新发传导阻滞或心律失常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能是遗传性离子通道病的伴随症状,如最常见Brugada综合征,可能出现类似于右束支传导阻滞表现,在临床中需要注意鉴别。
    2023-08-01
  • 右束支传导阻滞有问题吗(视频)

    右束支传导阻滞有问题吗
    右束支传导阻滞有无问题主要是看出现的时间长短,有先天性、年龄、突发性情况等,具体如下:1、先天性:先天就有右束支,对心脏运动、功能无较大影响,不会有较大后果;2、年龄:年龄增大,心脏电路缓慢传导下降,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变化较慢,短时间亦无较大影响;3、突发性:突发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代表相应疾病产生,心肌缺血、心肌炎可能性较大,可带来急性缺血、心肌梗死,急性肺动脉栓塞亦可突发右束支传导阻滞,可导致严重缺氧、低血压状态,青少年出现心肌炎、急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亦有危险,有的患者能完全恢复,有的患者可能长期遗留右束支传导阻滞。
    2023-08-01
  •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该怎么治(视频)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该怎么治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基础疾病治疗。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平稳的控制好血压;冠心病的患者要积极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不要抽烟、喝酒,规律的口服冠心病的二级预防药物;风湿性的心脏病、先天性的心脏病的患者可以做瓣膜置换术、心脏修补手术,防止心脏进一步增大;心肌梗死的患者属于危重症药,入院进行积极的救治,抗凝还有再灌注的治疗、抗休克等治疗,如果同时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可能需安置临时起搏器。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常发生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大面积肺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后等情况,也可以见于正常人。如果体检时发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以不必紧张和焦虑,可以做心脏彩超,观察心肌的结构有没有异常,这种心律失常可以见于正常人。如果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平时没有胸闷、心慌、气短,可以暂时不需处理,定期复查就行,平时要有充足的睡眠、良好心态,不要焦虑、熬夜,积极的锻炼身体。
    2023-08-01
  •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怎么治疗(视频)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怎么治疗
    临床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比较常见。对于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治疗,首先需要积极寻找病因或诱因,并针对病因或诱因进行治疗。临床上常见的诱发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病因包括心肌炎、心肌梗死、中毒等,诱因包括肥胖、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等。如果患者在治疗病因并祛除了诱因后,仍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则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是否合并其他的房室传导阻滞,这种情况下如果严重需要安装起搏器进行治疗,若不严重的情况下定期随访即可。
    2023-08-01
  • 心梗后室壁瘤的治疗方法(视频)

    心梗后室壁瘤的治疗方法
    心肌梗死尤其是大面积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肌组织坏死被瘢痕取代,室壁运动可减弱,后期部分心室肌出现矛盾运动,形成室壁瘤。对于较大的室壁瘤,尤其是并发心室附壁血栓,反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行外科手术切除室壁瘤,进行心室肌缝合重建治疗。如果无上述相关严重并发症,可实行内科保守治疗。此时主要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抑制心肌重构和心腔扩大,改善室壁瘤相关心肌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同时可应用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等,有效治疗室壁瘤并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对于形成附壁血栓或既往有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患者,可予以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改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同时应积极进行冠脉血运重建,如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等,改善心肌供血,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室壁瘤患者预后。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