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

  • 心肌梗死急救流程(音频)

    心肌梗死急救流程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的关键因素是早期、快速、完全的开通梗死相关的冠状动脉,所以当病人发生急性的剧烈胸痛,就应该保持安静,不要活动,由家属或者旁边的陪同人员呼叫120,或者送到医院去就诊。前段时间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帖子,只要发生急性胸痛,就应该马上嚼服3片阿司匹林,这种说法对不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急性胸痛不一定是心肌梗死,还有可能是主动脉夹层。如果发生了主动脉夹层,嚼服阿司匹林可以加剧病情的进展,甚至会导致病人死亡,所以呼叫120和自行到医院去就诊是最安全的做法。到了医院之后,急诊的医务人员最好能在10分钟之内完成一份心电图的检查。如果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就可以嚼服阿司匹林,如果发病时间小于12个小时,可以直接进行PCI手术。但是如果这个医院没有PCI的条件,就需要评估一下,在2个小时之内能不能转到有PCI条件的医院,如果可以,就马上安排转院,如果不可以,就需要进行静脉溶栓。溶栓之后无论是否成功,都需要马上转到有PCI条件的医院去,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如果溶栓没有成功,还需要进行挽救性的PCI手术。
  • 心肌梗死诊断标准(音频)

    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讲解医师:李彩娥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首先要看是急性心肌梗死,还是陈旧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诊断首先是心肌酶增高,尤其是肌钙蛋白、高敏肌钙蛋白的增高。在此基础上有心肌梗死症状或者心电图、影像学改变或者新发的Q波。这四者里面有其中一个出现,就可以诊断心肌梗死。症状主要是指剧烈的心前区疼痛,有些人心肌梗死症状不典型,表现为牙疼、肚子疼、胳膊疼,甚至精神异常都有可能。心电图表现典型是ST段弓背向上的抬高,也会表现为新发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另外也有非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ST段并不太高,反而会表现为压低。影像学上尤其是在心脏彩超下,可能会看得到心肌运动减弱。陈旧性心肌梗死主要诊断是心电图有Q波,影像学上尤其是心脏彩超下有阶段性心肌运动不良。如果能做尸检或者其他病理检查,能够发现梗死的心肌。无论是急性还是陈旧性,确诊心肌梗死非常重要的手段是冠状动脉造影,这也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 心肌梗死疼痛呈什么样(音频)

    心肌梗死疼痛呈什么样
    讲解医师:杨文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心肌梗死时疼痛比较剧烈,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时,疼痛可能表现为压迫样或撕裂样的疼痛,有些人群可能仅仅表现为轻微的闷痛,但是多数情况下程度非常剧烈,会伴有濒死感,这是比较明显的疼痛。疼痛的部位可能是在胸骨后,也可能在心前区,甚至上腹部或颈部都有可能出现疼痛,有些人的疼痛会向后背或左上肢放射。如果存在明确的冠心病诊断或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比如血压、血糖、血脂的升高,出现剧烈的胸痛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明确诊断。如果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以后,要进行规范的溶栓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心肌梗死会致命吗(音频)

    心肌梗死会致命吗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下侧壁心肌梗死的血管往往为粗大的回旋支或者右冠状动脉,对于冠状动脉来说主要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包括左前降支以及回旋支,其中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主要支配侧壁以及下壁心肌的血液供应。当回旋支或者右冠状动脉出现血管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时,会出现相应导联的心电图ST-T的改变。临床上可以通过心电图的定位来初步判断血管出现问题的部位,对于冠心病的冠状动脉阻塞精确的判断,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以便于进一步的介入相关诊疗。
  • 简述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并发症(音频)

    简述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讲解医师:柳瑞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室间隔穿孔、破裂、严重的心律失常,比如室扑、室颤和心脏衰竭的情况。在治疗心肌梗死的同时,还要注意并发症的治疗,如果造成了室间隔的穿孔、破裂,患者会出现进行性的心衰造成肺水肿、双下肢水肿以及肝脾的肿大,这时要通过内科的保守治疗,如强心利尿,营养心肌的治疗。在2-3周后,可以进行手术修补的治疗,如果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可给予胺碘酮、倍他乐克等药物,降低心肌的耗氧量来达到转复的目的。另外,还要积极的控制心衰,来预防严重的心律失常的出现,才能使病人逐渐的恢复。
  • 下壁心肌梗死在心电图导联上有哪些表现(音频)

    下壁心肌梗死在心电图导联上有哪些表现
    讲解医师:黎文生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心血管内科
    下壁心肌梗死在心电图的表现为RⅢ、aVF导联,出现ST段的抬高,后期出现Q波的形成。这个部位就是下壁心梗,它对着相应的部位,通过RⅢ、aVF导联的改变来判断下壁的心梗,是通过不同的导联来判断的。比如前壁,是胸前导联出现ST段的抬高。下壁就是RⅢ、aVF导联的抬高,或者Q波形成。
  •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症状(音频)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症状
    讲解医师:魏晓冬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如果患者目前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用药物控制良好,则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如果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很有可能会时有心绞痛症状发生,比如会时常的发生胸闷、胸痛、心慌、心悸、气短、乏力、肩背部疼痛、左肩部疼痛、左前肩部疼痛,有些患者还可以出现上腹部疼痛,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的症状。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如果有条件,应当检查一下冠脉造影,及时的给予冠脉支架置入治疗,才可以更好的缓解目前不舒服的症状,单纯靠药物治疗已经发生重度狭窄的冠脉血管,其实疗效还是非常有限的。
  • 心肌梗死时最先出现的症状是什么(音频)

    心肌梗死时最先出现的症状是什么
    讲解医师:张家丽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
    心肌梗死最常出现的症状是胸痛,伴有烦躁不安,有恐惧和濒死感,大量的出汗。患者胸痛口服硝酸甘油多不能缓解,疼痛的持续时间大于半个小时甚至达数小时,有的病人可以出现急性的心力衰竭或者休克。有部分病人胸痛可位于上腹部,经常会被误认为是胃肠道的疾病或者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心肌梗死的患者部分胸痛可放射到背部和下颌部,经常被误认为是骨关节病。也有的患者没有明显的胸痛,症状多不典型,做心电图可以表现出心肌梗死的图形。
  •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音频)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讲解医师:杨晨光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疾病重在预防,防范重于泰山,上医治未病。预防心肌梗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生活方式要戒烟限酒、规律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期熬夜这些不良的睡眠习惯,工作上劳逸结合、清淡饮食、低盐低脂、控制体重、改善腹型肥胖;第二,在危险因素方面要达到并坚持血压血糖及血脂达标,控制好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第三,规律的冠心病要预防用药,比如阿司匹林和他汀,那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石。如果阿司匹林确实不能够耐受,那就应该换用氯吡格雷;第四,如有心绞痛发作频繁、程度加重等性质的变化,应该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发展成心肌梗死;第五,要尽量的避免感染、情绪波动等诱发因素。身边常备硝酸甘油,发作时及时缓解症状。希望大家都能够很好的防范心肌梗死,减少心梗的发生。
  • 右室心肌梗死如何治疗(音频)

    右室心肌梗死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右室心肌梗死,多数是由右冠状动脉主干闭塞引起,在临床上常常合并有下壁、下后壁的心肌梗死。对右室心肌梗死的治疗,一般与左室梗死的治疗大致是相同的,其特殊的治疗主要是要补充血容量,而补充血容量主要是通过输液增加血容量。对右室心肌梗死的患者,禁忌使用利尿剂和硝酸酯类药物。此外,右室心肌梗死的处理,还要防止其并发症。由于右室心肌梗死常常与下壁、下后壁梗死同时存在,而梗死的发生因为多是由右冠状动脉阻塞引起,所以,在临床上非常容易出现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部分的患者通过使用阿托品、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以后可以恢复,但是,少部分的患者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