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

  • 心梗pci和溶栓的时间窗(音频)

    心梗pci和溶栓的时间窗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梗PCI和溶栓治疗存在一定的治疗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保证PCI和溶栓治疗,获益大于风险,需要制定PCI和溶栓治疗的时间窗。PCI标准治疗时间窗为发病12小时内,但伴有严重的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时,则不受发病时间的限制。如果发病时间超过12小时,但在24小时以内存在持续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或致命性心律失常的症状或体征时,仍需要进行PCI治疗。对溶栓治疗而言,发病12小时内,如果预期PCI的时间延迟大于120分钟,应进行溶栓治疗。特别是发病三小时内的患者溶栓治疗,即刻效果与直接PCI相似,此为溶栓治疗的时间窗。
  • 急性心梗最常见的最严重的心律失常(音频)

    急性心梗最常见的最严重的心律失常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室性心律失常,其中室速和室颤常会危及生命。有统计表明,其发生率可高达20%,发生时间多在起病后24小时内。急性心梗时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代表病情比较危重。例如存在持续性的心肌缺血未能缓解,或者出现心脏泵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合并低氧血症或酸碱平衡失调,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时,应当立即给予电除颤,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出现的症状(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出现的症状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前数日可以出现先兆症状,主要为乏力、胸闷不适,活动时心悸、气促、烦躁或者心绞痛症状。心梗早期最先出现的症状是疼痛,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为严重,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含用硝酸甘油多数不能缓解。此外还会出现发热以及胃肠道症状,约1/3的患者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感,部分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会表现为心悸、胸闷或头晕等不适症状。
  • 心梗手术支架过程(音频)

    心梗手术支架过程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梗死的救治过程常常需要通过介入治疗手段,开通血管并植入支架。心梗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产生血栓,血栓堵塞血管造成心肌缺血而大面积坏死。进行心梗治疗手术支架,先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其过程是沿外周动脉将造影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通过造影导管注射造影剂后,即可以明确罪犯血管及罪犯病变的部位。随后换用稍粗的指引导管,将导丝沿冠状动脉送入到远端,将球囊沿导丝送入到血管闭塞段,通过球囊扩张使得血管恢复血流通畅,随即送入支架,支架在病变部位经气囊扩张释放后,即可以起到支撑血管的作用。最后便可以撤出气囊、导丝及指引导管,手术完成。
  • 心肌缺血自己会痊愈(音频)

    心肌缺血自己会痊愈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缺血不会自行痊愈,现代医学证实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发生狭窄、心肌供血量不足。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主要有血管内膜功能障碍、血脂水平升高、局部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如果不经干预治疗,上述病理过程会自然发展,导致心肌缺血不断加重,只有经过降脂药物及其它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心肌缺血的症状才能得以缓解,因此心肌缺血不会自行痊愈。
  • 心肌缺血胸痛的特点(音频)

    心肌缺血胸痛的特点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缺血胸痛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心肌缺血的疼痛,常常有明确的诱因,常见为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饱食、大量饮酒和吸烟。2、疼痛的部位,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部位多位于胸骨中下段。3、疼痛的性质,心肌缺血引起的疼痛主要表现为闷痛、钝痛,而不表现为尖锐的刺痛感。4、疼痛持续的时间,心肌缺血引起的疼痛多数在5-10分钟内,可以缓解,伴随着诱因的消失,劳累后休息,常常可以使疼痛明显减轻,但心肌梗死发生时,疼痛可以持续数小时。
  • 心肌缺血怎样才算严重(音频)

    心肌缺血怎样才算严重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缺血的主要表现是心前区疼痛出现如下情况时,要考虑心肌缺血较为严重:一、诱发心肌缺血的活动量有所改变,既往行走500米,出现心前区疼痛,而现在行走300米即出现心前区疼痛,这意味着心肌缺血较前加重。二、心肌缺血持续的时间,当心肌缺血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仍不能缓解,或者既往含服硝酸甘油有效,而目前含服硝酸甘油未能缓解时,心肌缺血变得较为严重。三、由劳力型心绞痛转变为静息性心绞痛,如果在不进行体力活动、静坐或平卧时同样出现心前区疼痛的症状,这样的心肌缺血较前明显加重,算严重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和血脂高有关系吗(音频)

    心肌缺血和血脂高有关系吗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缺血和血脂高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供,因此出现心肌缺血的现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高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相关性,由于血脂的升高,大量脂质分子沉积于血管内皮,并最终形成以脂质核心为主的动脉粥样斑块,因此血脂升高,极大的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最终产生了心肌缺血。临床上控制血脂可以明确的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因此而改善心肌缺血的症状,所以心肌缺血和血脂高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 心肌缺血怎么得来的(音频)

    心肌缺血怎么得来的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缺血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的血供依赖于冠状动脉的管腔通畅,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后,管腔变得狭窄。血流量较正常时明显减少,会出现心肌缺血。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使得冠状动脉的舒张调节功能受损,当心脏需要增加血流量时,冠状动脉无法适应性扩张,因此心肌缺血会变得更为严重。二、心肌缺血的另一个原因来自于冠状动脉的痉挛,冠状动脉痉挛后管腔同样变得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
  • 低血压是什么症状(音频)

    低血压是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低血压的症状主要与血压下降的速度和持续时间有关,临床上可以出现不同的表现。慢性低血压发生时,由于机体对血压过低具有调节和代偿机制,因此部分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长期血压偏低时,患者可以有头晕、视物模糊、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偶尔会出现恶心、胸闷、怕冷等相应症状。急性低血压多发生于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或神经性低血压。由于血压下降过快,脑部供血不足,常常会出现晕厥、黑朦、跌倒,甚至神志不清。低血压持续时间过长,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脑部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