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妮

  • 房颤吃什么药(音频)

    房颤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颤是目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治疗分为以下几个方面:\n第一、要考虑是节律的控制,也就是要维持窦律的治疗,还是控制心室率的治疗。\n第二、是否需要抗凝,通常发生房颤是阵发的,应该考虑转律的治疗,而转律治疗大部分会用静脉药物转律,如心律平或者胺碘酮,之后可以长期口服心律平或者胺碘酮,目前还有索他洛尔来维持窦性心律的治疗。房颤有个特点,上述药物的疗效有限,即使服用维持窦律药物的时候,也有可能再次发作房颤,并不能阻滞房颤的下一次发作。\n第三、不考虑转律维持窦性心律的治疗,就要控制节律,把心室率控制在静息状态下80次/分左右,只需要服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就可以,临床上最常用的是β受体阻滞剂,比如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比索洛尔等。同时合并瓣膜性的,如二尖瓣的狭窄可以加用地高辛联合控制,也有Ⅳ类的抗心律失常药,比如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Ⅳ类的抗心律失常药,在临床上对于控制心室率应用的相对来说要少。\n第四、对于房颤的患者都需要评估是否需要抗凝治疗,如果需要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华法林和现在比较推荐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常用的包括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还有两个没有进入到医保报销范围之内的,比如阿哌沙班、艾多沙班等等。
  • 心力衰竭会出现什么症状(音频)

    心力衰竭会出现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的症状主要看衰竭的分型,是左心衰竭,还是右心衰竭,还是全身衰竭,类型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n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肺循环淤血最主要的是活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开始可能是劳力性呼吸困难,患者开始在体力活动或者日常活动当中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以自行缓解。随着心衰程度加重,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到最后会出现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时会有喘鸣,完全不能平卧,因为肺淤血会有咳嗽、咳痰,严重的时候还会咳血。心排血量下降,患者会有体力下降、乏力、虚弱,部分病人会伴有尿量减少。\n右心衰竭主要为体循环淤血的临床表现,消化道淤血可以出现消化功能下降、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便秘,泌尿系统淤血会出现白天少尿,夜间多尿。右心衰竭也会出现呼吸困难,另外非常重要的右心衰竭表现就是水肿,发展为下肢或下垂部位,或者颜面部、全身浮肿、肝大、肝淤血,后期会出现淤血性的肝硬化、肝衰竭,严重的病人也会出现胸水或者腹水。
  • 老年心衰临死前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老年心衰临死前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一般心衰的临死前的症状表现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心衰死亡的原因,实际直接死于心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还包括心衰病人的猝死、严重的心律失常,包括后期会合并多脏器的功能衰竭,比如后期会出现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包括呼吸衰竭,这些也都有相应的表现。另外,长期心衰的病人后期很容易合并肺部感染,也会有一些呼吸道方面的症状,还有从心衰本身的角度来看,我们一般分成两大部分的症状:一个是体循环淤血的症状、一个是肺循环淤血的症状。体循环淤血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全身多个部位的浮肿,比如颜面部下肢的浮肿,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肝的淤血。肺部的淤血情况,主要表现为喘憋呼吸困难,刚开始可能会有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后期有卧位的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夜间的呼吸困难。
  • 心力衰竭有哪些症状(音频)

    心力衰竭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率衰竭是渐进性发展的疾病,在临床上症状出现逐渐加重的过程。早期病人会表现在日常活动后,出现活动耐量下降的表现,如干家务活或者普通的散步,会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心慌等症状。随着心功能的恶化会逐渐出现不能胜任日常活动,同时在不活动静息状态下仍然出现上述的症状,而且会有进一步的加重,比如病人会感觉到喘憋进一步的明显,会伴有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最后非常严重的心衰,也叫Ⅳ级心力衰竭的时候病人夜间不能平卧,并且平卧后咳嗽会频繁的出现,也叫间断的阵发呼吸困难,病人需要坐起来或者要坐着睡觉,同时会伴有尿少、双下肢或者全身的浮肿、食欲下降、体重增加,也会伴有腹部症状恶心、腹胀等。
  • 如何有效治疗心力衰竭(音频)

    如何有效治疗心力衰竭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在临床上通常分为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改善症状,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可分为EF下降的心衰、EF保留的心衰和EF正常的心衰。EF下降的心衰,其中药物治疗是根本治疗。药物治疗其中最主要的是金三角治疗,包括β受体阻断剂、RAS系统阻滞剂,其中ACEI或者ARB类的药物,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代表药物螺内酯。除上述这三大类药物,目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发现在改善预后方面优于ACEI和ARB类的药物,如果患者经济条件允许,优选沙库巴曲缬沙坦钠。除此之外,部分患者也可以进行相关非药物治疗,比如EF比较低的患者,同时伴有左心室或右心室完全性的传导阻滞,可以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也叫CRT治疗。如果患者EF<35,又出现频发的室性的心律失常,可以植入ICD,疾病的晚期也可以行心脏移植手术。针对于EF保留的心衰,治疗原则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比如控制心率、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的β受体阻滞剂、RAS系统阻滞剂的联合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在心衰的整个治疗过程当中都应该密切的监测患者的空腹体重,如果体重有上升的趋势,说明体内有水钠的潴留,可以间断的给予利尿剂的治疗。
  • 房间隔缺损有哪些表现(音频)

    房间隔缺损有哪些表现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主要是在原始胚胎发育时间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有空隙,女性多见,男女之间的比例是1:3。主要是左房向右房的分流,临床症状也是依据分流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引发的。早期儿童时期,很多患者可能只表现为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缓慢,没有其他特殊症状。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逐渐会出现体型比较瘦长、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急、心悸。40岁后可能症状会逐渐加重,出现心律失常,如房颤、心房颤动、房扑,后期会出现心衰症状。在病情晚期,因为右房压力增大会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脏淤血、肿大,以至于全身浮肿。
  • 房间隔缺损如何治疗(音频)

    房间隔缺损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间隔缺损是目前先天性心脏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类型,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案通常包括三种,即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对于比较轻的房间隔缺损,但没有症状且没有引起房室结构变化的患者大多不需要治疗。一般药物治疗适用于已经错过了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的时机,到疾病晚期的反复心衰的患者,通常是药物的姑息治疗以纠正心衰的症状。房间隔缺损的主要治疗方案目前是介入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在介入治疗之前的要对房间隔缺损进行充分的评估。建议患者做经食道的心脏超声,测量缺损的直径以及缺损的部位距离冠状静脉窦、房室瓣之间的距离,来明确是否适合介入治疗。如果病人的临床症状已经有单纯的房间隔缺损,同时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房室增大,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 房间隔缺损的并发症有哪些(音频)

    房间隔缺损的并发症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主要表现为左、右心房之间有孔隙。左心房的血流会向右心房分流,随着分流量增加会引发血流动力学异常。随着病程延长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脏结构变化,表现为右房压增加、右房扩大,导致右心室压力增加、右室扩大。后期整个右心系统会出现功能衰竭,出现全身性症状,如颈动脉怒张,肝大、肝淤血、全身浮肿。在心脏方面还可以有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房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中常见的是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从开始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后期会发展成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再后期会出现心衰。早期右心衰竭会表现为全身衰竭,除了全身浮肿之外会出现肺淤血的情况,出现喘憋、夜间躺不平,最后进入疾病的终末期。
  • 房间隔缺损的早期表现有哪些(音频)

    房间隔缺损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畸形,主要原因是在原始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存在孔隙,在女性患者中多见,男女比例是1:3。其临床症状主要是因为左房向右房分流,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儿童期的早期症状,大部分表现为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容易感冒,相对比其他儿童发育缓慢。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体现体型比较瘦长,面色苍白、乏力,活动耐量下降,轻微活动就可能会有气促、心慌、心跳增快。部分患者在大哭时,可能会存在短暂的右房向左房的分流二出现缺氧,儿童出现口唇发干、发紫的情况。
  • 房间隔缺损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房间隔缺损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目前研究表明房间隔缺损的不是单一病因,可能是多种病因,其中遗传因素占15%,表现为染色体异位或者畸形,导致房间隔发育过程中的异常。更大一部分是环境因素导致,环境因素中又包括很多方面,包括宫内感染。如果孕妇在怀孕前3个月,也就是孕早期曾经感染过病毒或者细菌,尤其是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非常容易出现先天性心脏病。另外,孕妇在整个怀孕过程中有放射性接触、营养不良或者胎儿存在宫内缺氧,以及孕妇在整个怀孕过程中有些药物接触,孕妇本身高龄或者在孕早期时曾经出现过先兆临产的情况,容易出现先天性心脏病。另外,发现地域的不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概率也不一样,高原地区更容易出现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整体来说,能查出具体病因的房间隔缺损是极少数的,很多都是后期推测或者根本不能明确是哪种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