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

  • 带状疱疹神经痛有哪些症状?(音频)

    带状疱疹神经痛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梁猛军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症状主要是表现为疼痛,就是感觉过敏,疼痛有可能是烧灼样疼痛或刀割样疼痛。再一个就是感觉减弱症状,会出现易麻。但是,因为不同的部位,可能患者表现的也不一样,如果出现头部,可能出现头疼;有的出现在颈部,就是颈部疼痛;如果侵犯到三叉神经,会出现三叉神经痛,会引起我们就餐时张口困难,主要是因为疼痛,饮食持续减少;有的出现在下肢,可能表现跟坐骨神经痛一样,很容易误诊。经常病房里也经常看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明确一下到底是坐骨神经痛还是带状疱疹引起的。还有的出现在上肢,也可能有的认为是肩周炎、颈椎病。侵犯的部位不一样,可能表现的疼痛不一样,所以容易误诊,需要一个完全性的检查,鉴别诊断。如果诊断考虑为带状疱疹神经痛,可能治疗就是带状疱疹性的药物,包括止痛的或者是维生素类的药物。
  • 带状疱疹前期神经痛该怎么办(音频)

    带状疱疹前期神经痛该怎么办
    讲解医师:王康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
    带状疱疹前期的神经痛非常的明显,如刀割样灼热性的疼痛且十分顽固。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十分巨大的影响。因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性疼痛存在神经损伤,而神经损伤较难修复,所以本病在治疗上也存在极大的困难。\n临床上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通过理疗、热敷等康复科治疗手段,对局部进行相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但是往往在这些治疗之后患者又会出现剧烈的疼痛,而且可能疼痛会较治疗之前更为明显。在早期,预防合并感染就是预防皮肤上的金葡菌等对溃疡面的感染,也可以应用利多卡因凝胶等等涂抹患处,能够明显缓解疼痛,可以结合中西医等治疗。以上方法均不奏效时,可以使用镇静剂来帮助夜间睡眠,等病情缓解要适当停药,避免药物依赖。
  •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是什么(音频)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是什么
    讲解医师:李达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外科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一种临床表现,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在侵入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后,可沿着神经移动到脊髓后根的神经节中并潜伏在该处,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比如患感冒、发热、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恶性肿瘤时,病毒就会又被激发致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同时再次激活的病毒,可以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再次移动到皮肤,发生疱疹并伴有疼痛。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神经痛越重,如果体内病毒以及传到末梢神经的病毒,被清除体外后是不会有后遗症发生的,反之则可能形成后遗神经痛,也就是所谓的带状疱疹性后遗神经痛。
  • 带状疱疹致畸率有多高(音频)

    带状疱疹致畸率有多高
    讲解医师:王晓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皮肤科
    带状疱疹致畸率有多高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有无及时治疗等方面进行判断。带状疱疹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病情较轻,病程短的患者,及时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
  • 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能治愈吗(音频)

    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痛能治愈吗
    讲解医师:王晓彦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皮肤科
    带状疱疹引起的三叉神经痛能否治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沿着神经活动,侵犯三叉神
  •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怎么治(视频)

    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怎么治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包括3类:1.抗抑郁类药;2.钙通道抑制剂;3.局部贴剂止痛。
    2023-09-06
  •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疼痛特点(视频)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疼痛特点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疼痛表现为患病的神经分布区出现的一种阵发性的电击痛、刀割痛和针刺痛,这种疼痛因人而异。
    2023-09-06
  •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病因(视频)

    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病因
    带状疱疹病毒会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被激活,当人体在短期内进行透支性劳累过度也可能会引起这种疾病。
    2023-09-06
  • 带状疱疹神经痛怎么治疗(视频)

    带状疱疹神经痛怎么治疗
    带状疱疹神经痛可以口服镇痛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比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或者是联合恩赛类的药物。其他治疗方法还有神经阻滞治疗以及超声引导下的选择性的神经根射频治
    2023-09-06
  • 怎么预防带状疱疹神经痛(视频)

    怎么预防带状疱疹神经痛
    预防带状疱疹神经痛需要患者积极的锻炼身体,避免一些透支性的工作和劳动或者心理上的负担,还要增强自己的体质等。
    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