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

  • 做尿培养能查出什么病(视频)

    做尿培养能查出什么病
    尿液培养主要是用来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病原体的一种常规方法。泌尿系统感染临床上又称为尿路感染,是病原微生物引起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部位感染的总称。根据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输尿管炎;下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尿道炎。病人如果存在上述炎症,常见临床症状有尿痛、尿频、尿急、血尿、背部痛等。 尿液培养是指找出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体,对病原体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当病人拿到报告后,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病原体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在做尿培养的时候,通常是自留标本,即临床医生或者护士会让病人自己留尿。患者在留标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由于正常人尿道前端存在细菌,因此患者取尿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尿道前端的清洁。取中段尿送检做培养,这样才能够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2023-08-03
  • 尿培养无细菌生长说明什么(视频)

    尿培养无细菌生长说明什么
    尿液培养无细菌生长,表明病人没有发生尿路感染。但如果病人存在尿痛、尿频、尿急、血尿等临床症状,尿液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的数量高出正常范围,表明病人还是存在尿路感染的情况。 而实验室出无细菌生长的报告,表明可能存在着常规培养不生长或者生长较缓慢的细菌,比如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较慢,支原体常规培养不生长,通常需要其它的检测方法来进行病原学的诊断,比如尿液离心涂片,进行抗酸杆菌涂片的镜检,检验人员观察涂片中是否存在抗酸杆菌;还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支原体检测。
    2023-08-03
  • 多黏菌素的作用(视频)

    多黏菌素的作用
    多黏菌素在临床上多用于抗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是绿脓杆菌引起的感染,包括泌尿系统的感染、脑膜炎、肺部感染、败血症以及皮肤、软组织、眼睛、耳朵、关节的感染等。 多黏菌素对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如产气杆菌、大肠杆菌、肠炎杆菌、流感杆菌引起的感染,也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而细菌对多黏菌素和多黏菌素E之间有完全交叉的耐药性。多黏菌素E适用于由敏感细菌所致的败血症、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以及皮肤炎、鼻旁窦、耳等的局部感染。 对于绿脓杆菌感染,多黏菌素E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2023-08-03
  • 脊髓损伤患者如何预防并发症(视频)

    脊髓损伤患者如何预防并发症
    脊髓损伤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尿路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其预防方法具体如下: 1、尿路感染:主要是尿不尽,患者应记录排尿日记,训练进食、喝水习惯,患者及家属学会间歇性导尿。如果患者上肢不能够进行导尿,再由家属完成。如果患者家庭特殊,无法进行间歇导尿,如果是严重尿潴留,影响到肾功能这类患者可以进行膀胱造瘘,防止肾功能障碍; 2、针对下肢静脉血栓,在早期时主要是抗凝药物应用、气压治疗、下肢被动运动,必要的时候穿弹力袜; 3、如果躺在床上、坐轮椅的时候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本身肌肉无力,植物神经功能障,特别容易导致褥疮。对于褥疮,需要穿棉质衣服,容易吸汗的衣物,睡觉、坐椅要比较平整柔软,轮椅一定要合适,间隙把臀部腾空,使屁股受压减少; 4、患者可能还并发心肺功能降低,心肺功能耐力的降低,可进行呼吸的训练。此时可做扩胸运动,做上举运动,把上肢力量加强,这样对的心肺功能训练,心脏耐力心肺功能改善都非常实用,也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
    2023-08-03
  • 右侧肾区疼痛是怎么回事(视频)

    右侧肾区疼痛是怎么回事
    右侧肾区疼痛影响因素较多,不代表出现肾脏问题。因为右侧肾区外部存在肌肉,脊柱,内部存在肾脏,输尿管以及其他相邻器官,右侧肾区疼痛有以下几种: 1、腰肌劳损或横突综合征:即腰肌劳损引起变化; 2、肾结石:表现为急性、突然剧烈疼痛; 3、尿路感染:可以引起右侧肾区疼痛; 4、肾脓肿:肾部位感染以后引起右侧肾区疼痛; 5、其它系统疾病:例如胆结石发作,可以引起右侧不适; 6、肠道疾病:会引起右侧肾区不适。
    2023-08-03
  • 孕妇晚上怎样缓解腰痛(视频)

    孕妇晚上怎样缓解腰痛
    孕妇夜间出现腰疼需要尽早休息、卧床,避免椎间盘受压迫,并且需要明确腰疼产生的病因,针对病因才能有效缓解腰疼。孕妇怀孕后肚子隆起,腰椎力线可能会有所改变,而力线改变可能会加重椎间盘受压程度,甚至发生小关节错位。孕妇通常会有腰腿部、腰臀部疼痛,所以晚上需要尽量早点休息、卧床,避免椎间盘、小关节压力增加,加重腰疼。此外,孕妇需要排除泌尿系统的疾病,比如尿路感染、肾炎,避免疾病加重而引起腰痛发作。孕妇腰痛需要及时就诊,明确病因、病灶,针对病因、病灶做有效干预,从而缓解腰痛的发作。
    2023-08-03
  • 什么是尿路感染(视频)

    什么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细菌侵犯了泌尿系统的黏膜和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可以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具体如下: 1、上尿路感染:指急性肾盂肾炎,除了尿路刺激症状以外,患者还可出现腰痛、肾区叩痛及全身的症状,表现为寒战、发热、乏力、纳差、头痛中毒症状; 2、下尿路感染:指膀胱炎,患者可以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即尿频、尿急、尿痛,有时可能会伴有肉眼血尿。 尿路感染常发生于育龄期的女性,男女发病的比例大概是1:8。出现上述症状,可行尿液常规及尿培养检查来进一步确诊。尿常规的检查需要留取清洁中段尿,女性勿将白带混入,男性勿将包皮垢混入,以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无误。
    2023-08-03
  • 股骨颈骨折的护理(视频)

    股骨颈骨折的护理
    股骨颈骨折后,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而是采取卧床休养办法,则护理较麻烦,需要专职人员全程护理才能避免并发症。通过手术治疗后,基本能够让患者早期活动,甚至可以早期下床行走,这样大大减轻护理压力,家人能够照顾。前期只要照看患者避免发生摔倒,一般患者都能逐渐借助助行器、活动辅助器械,缓慢从部分负重到完全自由行走。 保守治疗一般需要卧床6-8周,因此大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肺炎、压疮、尿路感染等,此类情况一般会给老人造成严重的生命威胁。如果卧床后患者不能移动,甚至需要安装牵引装置,因此对于患者较为痛苦,导致无法翻身。根据国际数据显示,有80%的老年人,在股骨颈骨折采取保守治疗后两年内去世。因此,主张患者早期手术、早期活动。
    2023-08-03
  • 股骨颈骨折该怎么办(视频)

    股骨颈骨折该怎么办
    目前股骨颈骨折后,多主张积极的手术治疗,目的是为了让患者早期下床,防止长期卧床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肺炎、尿路感染、压疮等,进而导致患者病情恶化。根据国际数据显示,大概有80%的老人在卧床休养不进行手术的两年内,可能会去世,因此股骨颈骨折需要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个别患者因为受伤时,骨折断端嵌压,位置较好较稳定,因此可以不进行手术治疗,但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如果骨折移位,则需要手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在髋关节中,属于特殊部位的骨折,因为对股骨头的血供存在一定影响,容易产生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时,一般都积极采取保髋方法,手术以后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明确有无内固定手术以后的骨折移位,有无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如果出现此类情况,可能还需要调整,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如果老年人的股骨颈骨折位于头下型,则对股骨头的血供影响最大,骨折移位明显时,需要直接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避免老年人后期进行二次手术。
    2023-08-03
  • 股骨粗隆间骨折怎么治(视频)

    股骨粗隆间骨折怎么治
    髋部骨折明确是较大的趋势,尤其是股骨粗隆间骨折,通常都好发于老年人,以前不进行手术只进行牵引,但牵引实际上根本无法牵引到很好的位置,回家牵引或穿丁字鞋会使病人十分痛苦,现在除非是严重的手术禁忌症患者,在利和弊的选择上只能放弃手术。 现在讲究年龄越大越要进行手术,因为不手术在床上躺着骨折很难愈合,而疼痛又对患者造成刺激,肺炎、尿路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席卷而来,所以很快便可能不治身亡。所以现在最好在24-72小时内尽可能早的完成手术,一系列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便减到了最低。往往看到100岁的人来时已经神志恍惚,手术完成以后即可清醒,因为患者疼痛缓解。所以现在一定要提倡越老越要手术。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