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

  • 小儿多动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音频)

    小儿多动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王耀邦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这位家长你好:根据你孩子多动症的情况,考虑此病的表现,1,活动太过多2,注意力不集中3,冲动行为4,学习困难,成绩落后,5,协调功能差运动笨拙等,这位家长你最好
  • 小儿多动症是什么原因(视频)

    小儿多动症是什么原因
    多动症的原因尚未明确,除生化因素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1、家庭、社会环境,如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离异; 2、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如过度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或是态度粗暴,动不动就打就骂; 3、感统失调,失调会影响孩子的神经发育、身体的平衡和协调。有条件的多动症孩子,建议尽早做感统训练,有利于缓解症状。
    2023-07-30
  • 什么是小儿多动症(视频)

    什么是小儿多动症
    小儿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心理行为性疾病,主要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多动、冲动。此外,多动症常合并有功能损伤,如学习困难、人际交往困难等。多动症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神经生物及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自身素质和后天因素也存在一定关系,患儿可能伴有神经系统软体征,多巴胺能神经递质浓度不同,且患儿家庭氛围一般较为紧张。
    2023-07-30
  •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多动症需依据患儿特点、功能影响严重程度进行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行为治疗:进行行为干预,注意力训练,适用于功能影响很轻和学龄前患儿,行为控制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则不进行药物治疗; 2、药物治疗:适用于6-12岁患儿,心理治疗困难,推荐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辅以行为治疗; 3、综合治疗:适用于青春期,因为药物在青春期可能对情绪和心理产生影响,所以推荐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进行心理疏导。
    2023-07-30
  • 小儿多动症如何用药(视频)

    小儿多动症如何用药
    多动症药物治疗非常重要,在学习关键期,建议用药治疗。治疗药物包括兴奋剂和多巴胺能受体调节剂。以上药物均属于处方用药,必须遵从医嘱个体化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滴定至有效治疗浓度,用药过程中需评价治疗效果,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表明多动症患儿发生原因为多巴胺递质分泌减少或多巴胺受体功能减弱,多巴胺受体调节剂对注意力、执行能力、控制能力均有作用。
    2023-07-30
  • 小儿多动症可以自愈吗(视频)

    小儿多动症可以自愈吗
    多动症属于一种发育性疾病,70%患儿在成年期仍有遗留症状,30%左右到成年还可达到多动症诊断标准,所以它不能自愈。但随着年龄增长,注意力、控制能力都会有所改善。儿童期多动症治疗主要目的是保证学业和社会关系良好,且不影响神经和心理,所以上学时给予药物治疗,保证学业,到成年期如果症状不明显,可以不用药。药物反应有个体差异,因此用药需遵从医嘱。
    2023-07-30
  • 小儿多动症能治好吗(视频)

    小儿多动症能治好吗
    小儿多动症经过多方面干预治疗,一定有所改善,能够保证学业并使其不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太大影响,但很难达到正常。多动症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心理疏导及医师和老师共同努力。家庭支持尤其重要:家长需正确对待,不要反复责备、苛求患儿,要理解他、帮助他;家长需了解疾病病程,学会一些行为管理方式。通过理解病情,提高使用药物的依从性,不过分担心药物副反应,促进整个家庭关系好转。
    2023-07-30
  • 多动症患儿吃什么比较好(视频)

    多动症患儿吃什么比较好
    小儿多动症患儿原则上没有明确禁忌口,但是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非常重要。建议患儿饮食多样化,多吃新鲜蔬菜和果;碳酸饮料、食品添加剂较多的不良食品,可能对神经有影响,不宜食用。多动症患儿虽活动较多,实际处于一种觉醒不足状态,有建议适当吃甜食,适当喝碳酸饮料,适当食用巧克力和咖啡,但均没有科学根据,不建议大量进食。
    2023-07-30
  • 如何诊断抽动障碍(视频)

    如何诊断抽动障碍
    诊断抽动障碍应该首先根据其症状表现,分析有无运动的障碍、神经发育的障碍或发音的障碍,此外这类患儿也具有多动的表现,必要时需和小儿多动症相鉴别。通过做核磁检查、抽血检查排除生理上具有的器质性问题,排除已经具有的生理器官上的问题之后,再诊断是否患有抽动障碍。抽动障碍的临床分型主要是以单一型和复杂型为主。
    2023-07-30
  • 小儿多动症如何预防(视频)

    小儿多动症如何预防
    小儿多动症的原因尚不明确,预防方法如下: 1、母亲在孕期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早产、难产等情况的发生; 2、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注意避免脑外伤、颅内感染等情况; 3、家长多关心多动症患儿,鼓励、激励小儿增强信心,解除自己的多动症。可进行个性化治疗,如认知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促进患儿行为协调。病情严重者注意加强监护人监护工作,避免患儿冲动行为。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