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

  •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视频)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常见于以下原因:1、外耳道因素:新生儿出生后,外耳道内会有胎脂与羊水堵塞,导致筛查结果出现异常;2、中耳病变:部分妈妈在喂奶时,未将新生儿竖立,导致出现溢奶或呛奶,使乳汁通过咽鼓管逆行进入中耳,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或化脓性中耳炎,此时新生儿听力筛查也无法通过;3、先天性耳聋:先天性耳聋患儿主要由于内耳发育异常,导致听力筛查无法通过。综上,新生儿听力筛查无法通过时,家长需带新生儿及时就诊,明确原因,尽早进行干预治疗,以免影响新生儿的言语发育。
    2023-08-02
  • 鼻咽纤维血管瘤微创手术后并发症(视频)

    鼻咽纤维血管瘤微创手术后并发症
    Ⅰ期鼻咽纤维血管瘤仅局限于鼻咽部及Ⅱ期仅侵及到蝶窦的患者,术后一般无功能性的损伤。对于Ⅲ期与Ⅳ期的患者,鼻咽纤维血管瘤已破坏翼腭窝、上颌窦以及筛窦较多的骨质,术后可引发鼻腔与鼻咽腔出现较大的空腔,此部位需长时间的组织生长将其填充,患者还可出现鼻干、鼻咽不适、耳聋、耳闷堵、听力下降及分泌性中耳炎的不适表现。但相对于患者而言,利大于弊,因其可防止鼻咽纤维血管瘤破裂,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023-08-03
  • 慢性中耳炎怎么治疗(视频)

    慢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包括: 1、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使用鼻腔黏膜收缩剂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使中耳积液得以及时引流。如药物治疗无效,可采用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鼓膜穿孔、反复患耳流脓,伴有听力下降。可分为单纯型的、骨疡型和胆脂瘤型三型,单纯型以局部抗炎治疗为主,炎症消退后行鼓膜修补术;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应采取手术治疗清除病变,再行鼓膜重建和听骨链重建。
    2023-08-03
  •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视频)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通常为非化脓性中耳炎,而非感染性中耳炎。多因特殊体质引起,如患儿内耳道属油耳,分泌旺盛,造成耳道堵塞,可自行清理即可,或外用消炎滴耳液,缓解症状。如疼痛、堵塞严重,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请专科医生诊治。新生儿也易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多因新生儿期小儿耳道被较多胎渍堵塞,家长未及时清理引起。此时需专业医生用耵聍液进行清理,不宜自行处理,避免损伤耳道,引起外耳炎及中耳炎。
    2023-08-03
  • 鼻子喷生理盐水危害(视频)

    鼻子喷生理盐水危害
    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没有危害。慢性鼻炎或鼻窦炎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天早晚各一次,可将鼻腔内分泌物冲洗干净,保持鼻腔黏膜的清洁湿润,并且可以通过鼻喷药物、口服药物控制鼻炎和鼻窦炎的症状。在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时一定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用力过猛,用力过猛可使鼻腔黏膜受到损伤而出现鼻出血;也可使水冲到中耳腔内,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腔内,从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在进行鼻腔冲洗时需以适度的力度对鼻腔进行冲洗可以达到治疗鼻炎的效果,婴幼儿需使用婴幼儿专用的鼻腔冲洗器。这些鼻腔冲洗器一般为一次性使用品,用后可以抛弃而不用反复使用,反复使用容易引起感染。
    2023-08-03
  • 如何判断咽鼓管堵塞(视频)

    如何判断咽鼓管堵塞
    判断咽鼓管堵塞可以通过病人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和检查来综合评估。病人症状主要是由于咽喉管不能及时的开放,导致中耳呈负压的状态,会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分泌性中耳炎症状。体征可以通过鼻内镜的检查来看咽鼓管的咽口,也就是在鼻咽部的侧壁是否有炎症引起咽鼓管咽口的狭窄阻塞,是否有腺样体肥大或者是鼻咽癌等。肿瘤压迫了咽鼓管咽口,同时可以通过捏鼻鼓气,吹张法以及导管法、声阻抗、咽鼓管CT、核磁等检查来判断咽鼓管是否有狭窄、肿物,评估咽鼓管的功能。通过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检查,能够有效的判断咽鼓管的功能情况,再根据病因进行对因治疗。
    2023-08-03
  • 中耳炎如何检查(视频)

    中耳炎如何检查
    对于中耳炎的检查,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中耳炎,采取不同的检查措施,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急性中耳炎:一般是单纯的耳镜检查,可以明确中耳炎的鼓膜情况,通过鼓膜情况和病史,则可以确诊为急性中耳炎;2、分泌性中耳炎:可以通过耳镜检查,观察鼓膜有无内陷、有无积液,之后通过听力和声阻抗检查可以明确听力有无受损、鼓室有无负压;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需要采取耳镜检查、听力检查,还需要做CT、核磁共振检查,从而明确听力性质、听力损失程度。此外,通过CT检查即可以明确鼓室有无破坏,而通过核磁检查可以明确有无颅内外并发症。
    2023-08-03
  • 慢性中耳炎的治疗(视频)

    慢性中耳炎的治疗
    慢性中耳炎包括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具体治疗如下: 1、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可使用鼻腔黏膜的收缩剂,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及时引流中耳积液。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以采用鼓膜穿刺和鼓膜置管,清除中耳的积液,改善中耳通气,听力会慢慢恢复;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穿孔,反复流脓,听力下降,分为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单纯型以局部抗炎治疗为主,炎症消退后进行鼓膜修补。骨疡型和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要采取手术治疗清除病变,再进行鼓膜重建和听骨链重建,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做二期手术。如果不能手术治疗,由于身体原因或者其它疾病导致鼓膜穿孔小,听力基本正常,可以保守治疗。根据患者情况、病变程度以及听力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2023-08-03
  • 中耳炎吃什么食物好(视频)

    中耳炎吃什么食物好
    目前并没有有效的研究证实某些食物或者水果、蔬菜,对于中耳炎有明确的预防或者治疗作用。因此并不推荐中耳炎患者或者是普通人群,为了预防中耳炎主要摄取某些食物、蔬菜或者水果。中耳炎是中耳腔发生炎症反应导致,任何原因引起的中耳炎、中耳腔发生的炎症反应都可以称为中耳炎。临床上中耳炎主要包括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腔的部分分泌物未及时排出,从而引发的中耳炎症,可以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减退。如果是化脓性中耳炎,则是分泌物里存在细菌感染。除了上述说的耳闷胀感以及听力减退等症状外,还可以出现耳朵流水,甚至耳朵流水可能带有异味,以及发烧等一系列症状。如果患者发生中耳炎,需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因为许多中耳炎患者,都是源于鼻腔疾病,比如鼻窦炎、鼻炎、过敏性鼻炎等,引发咽鼓管开放不良,从而继发中耳炎。因此中耳炎患者,要着重观察鼻子是否存在异常情况,以及咽鼓管是否开放良好。
    2023-08-03
  • 如何鉴别中耳炎(视频)

    如何鉴别中耳炎
    中耳炎包括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区分方法如下:1、急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急性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鼓膜急性水肿、充血。如果鼓膜没有穿孔,只是急性炎症,会出现疼痛难忍的表现;2、分泌性中耳炎:由于抵抗力下降、上火或是感冒,可以引起咽鼓管发炎,导致中耳腔内有积液,主要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等。经过药物治疗后,可以快速控制症状;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由于急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出现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后,中耳腔内反复发炎造成中耳腔内存在脓液,长期以往可以引起中耳炎慢性发作,最终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胆脂瘤型中耳炎:由于慢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形成的分泌物不会向耳朵方向聚集,而是向颅内发展,长时间会造成颅内并发症。一旦确诊,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