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

  • 分泌性中耳炎最佳治疗方法(视频)

    分泌性中耳炎最佳治疗方法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或咽鼓管堵塞所引起,中耳腔内存在渗出液、积水。分泌性中耳炎需明确病因,根据病因不同进行不同治疗,具体情况如下: 1、如果是因为鼻炎、鼻窦炎或鼻咽部腺样体发炎,引起咽鼓管黏膜肿胀,堵塞所导致的分泌性中耳炎,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消除咽鼓管炎症,从而能够进行分泌性中耳炎治疗; 2、如果是因为腺样体肥大、鼻息肉或鼻咽部良性肿瘤,或鼻咽部恶性肿瘤,比如鼻咽癌,所造成的肿物压迫咽鼓管咽口,造成咽鼓管堵塞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就要进行病因治疗,比如切除鼻息肉,然后去除咽部肿瘤,缓解咽鼓管阻塞进行治疗。 所以根据病因不同,一定要采取不同的治疗办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2023-08-03
  •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视频)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
    分泌性中耳炎有成人和儿童,儿童的分泌性中耳炎往往和过敏性鼻炎以及腺样体肥大有关系,有时候在病程短的时候可以治愈,所以孩子的过敏分泌性中耳炎可以观察一段时间,如观察1-3个月,在这期间有可能自愈。当然同时要好好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如果超过3个月持续不愈,要考虑做鼓膜置管,尤其伴有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的情况,尤其是双耳都有。因为双耳都听力下降,有可能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所以该情况如果超过3个月,建议及时考虑鼓膜置管手术。鼓膜置管是在鼓膜上打一个小洞,放一个小管,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气体交换,就会防止中耳再有积液存留,从而就会治疗好分泌性中耳炎。成人的分泌性中耳炎要注意,如果是单侧要注意检查鼻咽部,要排除是鼻咽癌导致的分泌性中耳炎,这是最主要的一点。同时成人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没有其他原因,也持续不愈,如病程超过3个月,可以做鼓膜置管治疗。
    2023-08-03
  • 耳朵像是被气压堵住了是什么原因(视频)

    耳朵像是被气压堵住了是什么原因
    我们很多分泌性中耳炎的病人来看,就是耳朵赌住了,有一种堵塞感、闷胀感。这也是常见的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按照这个原因,可能部分患者前期有感冒,有的患者没有感冒,实际上是咽鼓管和中耳内外压力不平衡,咽鼓管功能降低,该开放的时候没有开放,该闭塞的时候没有闭塞,中耳腔分泌物没有排向鼻咽部,造成的咽鼓管堵塞、中耳腔积液,或中耳炎症、肿胀,造成一种堵塞感,而不是真正的东西堵。建议可以做一个声导抗检测,做这些检查看中耳腔积液有多或少。积液比较少可以保守治疗,用消炎的药物;如果是不行还可以鼓膜穿刺、抽液;再重一点,这种堵塞感还可以做鼓膜置管。总而言之,主要解决中耳内外的压力平衡的问题,最后要达到压力平衡,这个症状就消失了。
    2023-08-03
  •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视频)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要看具体什么程度,还有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耳朵跟鼻子之间是有一条管相通的,叫做咽鼓管。一旦咽鼓管功能出现不良,比如受压迫,比如有炎症、水肿,就会引起咽鼓管不通畅,导致中耳负压,中耳会出现分泌物,会积水,导致分泌性中耳炎。所以对于分泌性中耳炎,要先找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比如是因为鼻炎、鼻窦炎发作,要及时的治疗鼻炎、鼻窦炎。比如是因为腺样体肥大堵塞咽鼓管,要进行干预,甚至要手术把腺样体切除,才可以把原因去掉,这样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才可以有比较好的效果。
    2023-08-03
  • 咽鼓管功能不良的危害(视频)

    咽鼓管功能不良的危害
    咽鼓管功能不良的危害如下: 1、咽鼓管功能不良对很多患者的生活影响比较大,因为它会引起耳朵闷,很多患者会产生非常强烈的、焦虑的情绪,特别是从事有压力性工作的患者,例如坐电梯或者坐高铁,就会觉得非常烦恼; 2、咽鼓管是耳朵唯一一个呼吸的管道,咽鼓管如果长时间不通,耳朵里可能会有积液,或者耳膜因为长期压力比较低,可一直内陷,最后慢慢变成分泌性中耳炎或者粘连性中耳炎,再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中耳胆脂瘤,对周围的骨质有一定的破坏。
    2023-08-03
  • 小儿一侧耳朵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视频)

    小儿一侧耳朵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儿一侧耳朵痛常见于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外耳道炎或者外耳道疖和大疱性鼓膜炎。其中,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听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因为耳朵和鼻子之间有一条软组织构成的管道相通,称为咽鼓管。正常的情况下,咽鼓管处于闭合状态,能够避免外界有菌物质进入中耳。儿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短,并且平、直,感冒时或者擤鼻子方法不当,可以导致鼻腔的炎症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而出现耳朵疼。由于此类中耳炎没有脓流出,并且有些患儿的耳痛是一过性,很容易被家长忽略。因为分泌性中耳炎不及时治疗可以导致听力下降,所以建议小儿有耳痛的情况,请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耳朵痛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多数患儿在鼓膜穿孔前,因为中耳腔的压力很大,可以导致耳痛剧烈,患儿哭闹不休,在鼓膜穿孔流脓以后明显减轻。急性外耳道炎或者外耳道疖,多因外耳道不慎进入污水感染所致,出现耳朵痛、流少量脓液。大疱性鼓膜炎多因病毒感染所致,耳痛剧烈且疼痛的部位比较深,常常有耳闷感。检查时可以看到鼓膜上有一个或者多个血疱,一旦血疱破裂,就会有血性液体流出,并且耳痛可以立刻减轻。
    2023-08-03
  • 耳朵会动正常吗(视频)

    耳朵会动正常吗
    耳朵会动可为正常现象,有以下两种情况: 1、从外能看到的部分为耳廓,主要功能是收集声音,在哺乳动物中较常见。因为有动耳肌的存在,随着声音方向,耳廓会动,起到收集声音、辨别方向的作用。但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动耳肌已逐渐退化,仅有少部分人仍可活动耳廓; 2、在吞咽或咀嚼食物的时候发现耳朵会动,实际上是指鼓膜会动,和咽鼓管功能有关。在耳朵和鼻子中间有个管叫咽鼓管,功能主要是平衡鼓室的气压,比如在上飞机时,可做吞咽动作保持耳朵舒适,避免造成内耳负压及分泌性中耳炎。
    2023-08-03
  • 小儿腺样体肥大要做手术吗(视频)

    小儿腺样体肥大要做手术吗
    小儿腺样体肥大是常见病、多发病,是否要做手术要根据具体病情而定。正常的腺样体是6-7岁开始长,如果没有特殊的合并症,8-9岁时可萎缩,正常的生理性腺样体肥大不需要做手术。 2-3岁的时候或者再大一点,腺样体超过鼻咽部2/3,并且出现鼻窦炎的症状,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需进行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共同存在,孩子睡眠打鼾比较严重,可以出现呼吸暂停,影响面部发育、牙齿发育、智力发育,称为腺样体面容,孩子看着比较呆傻,要尽早手术,不能拖延。
    2023-08-03
  • 腺样体肥大表现(视频)

    腺样体肥大表现
    腺样体肥大多见于6-7岁儿童,10岁以后就逐渐萎缩变小了。部分孩子腺样体肥大可能引起一系列的症状,比如鼻子堵、流鼻涕,严重的还可以引起张口呼吸以及睡觉打呼噜、呼吸暂停等,有的可以导致腺样体面容。腺样体面容是由于晚上睡觉呼吸不畅、缺氧而影响面部发育所造成,比如上切牙外凸、软腭上高拱等。除导致面部畸形,缺氧甚至可以影响智力发育,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有的腺样体肥大患者还可以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引起耳鸣、耳朵发堵、发闷、听力下降。 如果患者症状较轻,可能仅表现为感冒以后有鼻子堵、张口呼吸、打呼噜等,感冒痊愈后症状就会消失,建议保守治疗,通过口服中药、中成药滴鼻等方法治疗多可缓解。症状比较严重者,长期张口呼吸、睡觉打呼噜,甚至有呼吸暂停、影响智力或面部发育,建议手术切除,目前手术比较安全,通常是在全麻下进行,预后都很好,手术切除以后鼻塞、打呼噜症状多能缓解。还有一些患者10岁以后腺样体会逐渐萎缩,症状就可以自行缓解。
    2023-08-03
  • 腮腺癌放疗后耳朵流水是怎么回事(视频)

    腮腺癌放疗后耳朵流水是怎么回事
    腮腺癌放疗后耳朵流水原因可能是放疗后造成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闷、耳鸣、耳朵溢液、渐进性听力障碍。其治疗包括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两方面。全身治疗需要给患者应用营养神经、扩张血管药物,必要时可加用抗生素;局部治疗包括鼓膜穿刺抽液、鼓膜置管,必要时也可对局部进行抗生素治疗。精确放疗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对放射治疗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主要以预防为主,分泌性中耳炎一旦形成,症状很难逆转。要避免放射性中耳炎发生,主要是保护好患者内耳和中耳,使其平均剂量降至45Gy,甚至35Gy以下,这样发生放射性中耳炎几率就会极大减轻。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