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

  • 中耳炎多久能好(视频)

    中耳炎多久能好
    中耳炎治愈时间取决于中耳炎类型,根据患者中耳炎发病的病程,可以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对于患有慢性中耳炎的患者,根据鼓膜是否穿孔进行分类、判断。其治愈时间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急性中耳炎:通常是由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所引起,可以分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单纯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患者至多1周便能被治愈;2、慢性中耳炎:特别是鼓膜发生穿孔的中耳炎患者很难进行根治,只有临床缓解,使用滴耳药或吃黏膜促排剂后,耳朵不流脓便不会进展。当下一次患者耳朵进水,或抵抗力低下时,或鼻炎、鼻窦炎复发时,可以引发中耳炎再次发作。特别是伴有慢性穿孔的中耳炎患者,有时甚至建议进行鼓膜修补手术,才可能减少中耳炎复发的概率,对慢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才更有帮助。
    2023-08-03
  • 中耳炎有多疼(视频)

    中耳炎有多疼
    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某些类型的中耳炎会引起患者耳朵疼,比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其中儿童更为常见。有时患者疼得睡不了觉、吃不了饭,可能张嘴、嚼东西也会疼。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是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比如急慢性鼻炎、鼻咽部肿瘤、变态反应等,通常影响咽鼓管咽口部位的疾病,都可以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导致鼓室负压、鼓室积液。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通常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出现中耳鼓室急性化脓性炎症性病变,这类患者由于中耳鼓室压力升高,积脓增多,会刺激鼓膜出现疼痛。如果患者耳朵疼得比较严重,在治疗的同时,可以让患者口服解热镇痛的药物缓解疼痛,随着中耳炎治疗逐渐减轻,疼痛也会逐渐缓解消失。
    2023-08-03
  • 鼻窦炎长期不治会怎样(视频)

    鼻窦炎长期不治会怎样
    如果鼻窦炎长期不治疗,可能引起较多问题。鼻窦炎的四大临床表现是鼻子不通气、流脓鼻涕、头闷、头胀、嗅觉下降,如果鼻窦炎长期未经治疗,以上症状会越来越重,具体表现如下:1、鼻息肉加重:鼻窦炎引起的鼻息肉可以长满鼻腔;2、癌变:鼻窦黏膜内的病变长期不治疗,可能形成脓苔,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癌变;3、诱发其它病变:鼻窦之外的器官也可能受累,例如引起中耳炎等,鼻窦炎会影响咽鼓管功能,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甚至化脓性中耳炎,还可能引起鼻咽炎、咽炎等疾病。
    2023-08-03
  • 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视频)

    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又称为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分急性期和慢性期两种,病程长达八周以上为慢性期,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为药物控制感染,减轻水肿,咽鼓管吹张治疗,咽鼓管是连接耳朵和鼻子之间的管道,可平衡中耳腔负压,引流中耳腔积液,咽鼓管吹张的原理是通过特定的动作,让咽鼓管咽口正常开放,从而恢复正常功能,引流中耳腔的液体,使症状得到改善。 如果经过正规疗程药物治疗后,听力和症状无明显改善,需行鼓膜穿刺或鼓膜切开置管术,使中耳腔液体充分引流,同时治疗鼻炎和鼻窦炎。如果合并有腺样体肥大,在手术的同时建议切除腺样体,消除堵塞咽鼓管因素。
    2023-08-03
  • 咽鼓管功能不良的表现(视频)

    咽鼓管功能不良的表现
    咽鼓管功能不良的表现如下: 1、平时没有任何不舒服,但如果坐电梯、坐高铁、坐飞机,气压变得比较大的时候,耳朵会堵得非常厉害,这是相对来说比较轻的咽鼓管功能不良的表现; 2、平时生活都会堵得比较厉害,很多人耳朵堵了,就老想着从鼻子往耳朵里面鼓气、咬牙或者按压一下耳朵就舒服点,这是稍微重点的咽鼓管功能不良的表现; 3、咽鼓管功能不开放,进一步会使中耳里面有积液,从而变成分泌性中耳炎。如果这种情况一直存在或者加剧,长期负压会导致耳膜慢慢往里凹陷,进而导致其它中耳的问题。
    2023-08-03
  • 如何自查鼻咽癌(视频)

    如何自查鼻咽癌
    若鼻咽癌早期发现,则治疗效果相对较好。自查鼻咽癌可从以下几点进行: 1、首发症状:即颈部淋巴结肿大,一般位于颈部上组声部淋巴结,一旦发现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2、回吸性涕血:晨起时涕血为鼻咽癌多发症状; 3、分泌性中耳炎:若有听力下降、耳鸣等分泌性中耳炎症状表现,则应及时就医筛查是否为鼻咽癌。
    2023-07-30
  • 慢性咽炎的危害(视频)

    慢性咽炎的危害
    慢性咽炎反复发作,治疗不当可引起过敏性咳嗽、哮喘,建议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慢性咽炎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向下发展引起支气管哮喘:患者伴有胸闷、憋气、呼吸困难,有窒息危险,严重时可引发支气管哮喘、肺炎,危及患者生命; 2、向上发展影响耳部:尤其多发于儿童,可引发分泌性中耳炎,导致耳鸣、听力下降。
    2023-07-30
  • 耳朵里有积液怎么办(视频)

    耳朵里有积液怎么办
    耳内积液分两种,一种表现为耳内流脓,临床称之为急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常采取抗菌药物与滴耳液协同治疗。另一种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呼吸道感染后,咽鼓管功能不佳,空气无法进入中耳腔,导致中耳腔呈负压状态,引发血管渗液,称之为分泌性中耳炎,可选用抗菌素及喷鼻剂同步治疗。如治疗效果不佳,可采取鼓膜穿刺、抽液治疗,效果如仍不理想,则需进行鼓膜置管,促使咽鼓管功能恢复。
    2023-07-30
  •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视频)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通常为非化脓性中耳炎,而非感染性中耳炎。多因特殊体质引起,如患儿内耳道属油耳,分泌旺盛,造成耳道堵塞,可自行清理即可,或外用消炎滴耳液,缓解症状。如疼痛、堵塞严重,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请专科医生诊治。新生儿也易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多因新生儿期小儿耳道被较多胎渍堵塞,家长未及时清理引起。此时需专业医生用耵聍液进行清理,不宜自行处理,避免损伤耳道,引起外耳炎及中耳炎。
    2023-07-30
  • 中耳炎能自愈吗(视频)

    中耳炎能自愈吗
    中耳炎患者一旦出现耳道流脓、耳鸣及听力下降症状,则较难自愈。如分泌性中耳炎早期患者未关注耳闷症状,导致积液形成,若未采取治疗措施,则可导致粘连性中耳炎甚至鼓室硬化,对听力造成严重影响。此外,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由于其位置较为特殊,与颅内关系较大,如中耳胆脂瘤,虽然并非真实性肿瘤,但亦可对骨质造成破坏,进而引发颅内外并发症,危险性较高,治疗效果不佳。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