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卒中

  •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最佳治疗时间(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最佳治疗时间
    出血性卒中的大部分患者因为存在高血压等三高诱因导致出血概率较高,如果出血涉及基底节区、内囊,则会致死、致残,需要高度注意。出血性卒中属于急性疾病,因此尽早、尽快采取正规治疗才是患者远离致死致残因素的最好前提。 出血性卒中最佳治疗根据血量和部位决定,基底节区血量<30ml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尽早应用止血药物、尽早进行血压控制、尽早应用脱水药物;患者基底节区血量>30ml可能涉及到进一步手术治疗,这种状况需要尽快达到医院后尽早进行手术干预,从而防止进一步脑损伤。而如果患者出现脑疝属于危急情况,需要尽快治疗。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好发部位(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好发部位
    脑卒中分为两类,包括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一般诱发因素是高血压,所以吻合高血压脑出血的特征。例如常见的部位可能是豆纹动脉供血区,即基底节区范围,还可以出现在丘脑、脑干、端脑以及特定的罕见部位,例如小脑,但小脑占比较小,如果累及脑干容易致残致死。 所以出血性卒中大致顺序是前循环供血区占比较高,发生率较大。后循环发生率较低,但后果可能更严重。因此,对于出血性卒中尽早正规治疗较为重要。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方法(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方法
    临床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可分为高血压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类,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具体如下: 1、若病情不是非常严重,出血量不大,一般可采取内科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治疗。尤其在发病早期,即脑水肿高峰期,可用一些脱水药起到降颅药效果,因为颅高压往往是导致脑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脑出血内科治疗,还会采取止血、护胃、护脑治疗。平时护理方面需注意保持患者适当头位抬高、呼吸道通畅,治疗方面要注意保持病人内环境稳定,防治病人肺部感染; 2、如果患者血肿量很大,尤其是有脑疝形成征象,或者出现颅压非常高的情况,可能需要神经外科进行开颅、去骨瓣、清血肿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常见还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除内科治疗方法外,重要治疗手段是对动脉瘤进行治疗。其中最主要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开颅、动脉瘤夹闭等,只有对动脉瘤进行有效治疗,才有可能防止病情进一步进展,尤其是防止再出血发生; 3、如果患者出血量较大,同时脑实质出血也非常大,则一方面要进行开颅夹闭,另一方面还要进行血肿清除,故通常会建议选择开颅治疗。若病情不重,颅内血肿量不大,不需要开颅清除血肿。对于后颅窝动脉瘤患者,往往会建议其进行介入动脉瘤栓塞治疗。尤其是在近年介入栓塞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介入材料不断改进、更新情况下,更多病人或者是医生会选择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2023-08-02
  • 干细胞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吗(视频)

    干细胞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吗
    干细胞治疗目前存在争议,从国际到国内干细胞治疗都没有得到临床审批,还处于研究阶段,即在动物试验阶段,还没有应用到临床阶段。目前临床上几乎不使用干细胞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因为能够用到临床上的治疗方法,都需要通过大量的循证医学验证,通过研究以后发现对病人有好处,而且坏处比较小,这样才会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
    2023-08-02
  • 急性脑梗塞是脑卒中吗(视频)

    急性脑梗塞是脑卒中吗
    急性脑梗塞是脑卒中,卒中现在见的特别多,各个医院门口都有写卒中中心。目前泛指脑血管突然出问题的一类疾病,都叫脑卒中,一般把脑卒中分两大类,一大类是脑动脉闭塞,就是缺血性脑卒中,另一大类是脑动脉破裂,叫出血性脑卒中。 临床上可能听到最多的两个名词,即为脑出血或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所以整体谈到卒中大部分是这三大类疾病,即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卒中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它的致死率、致残率整体排在所有疾病第一位,所以急性脑梗死是卒中中最重要的一型。
    2023-08-02
  • 脑卒中发病率(视频)

    脑卒中发病率
    脑卒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在2017年时,全国乃至世界数据显示脑卒中为死亡率首位。2018年统计分析,>40岁的人中年脑卒中发生率为2.1%,再次发病率增加为17.1%。 若有脑卒中潜在危险因素,需预防再次脑卒中。每年大概有196万的患者因为脑卒中而死亡,所以大家要重视,如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若有三高,需服用阿司匹林、波立维,预防血栓形成或稳定斑块等。在治疗之前需要查颈动脉B超,TCD看血流,检查CTA或脑血管DSA,全面了解脑卒中发生率。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症状(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症状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是急性起病,可迅速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脑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根据缺血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患者通常有脑功能障碍表现,比如一侧肢体麻木、偏瘫、口角歪斜、语言障碍、理解障碍等,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昏迷。通常起病比较突然,比如患者一觉醒来发现不能说话,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或出现口角歪斜等,也可表现为一过性脑功能障碍,可以自行缓解,也可反复发作,间歇时间没有规律。 所以一旦家里有老人或者亲戚朋友出现以上症状,应该及时到大医院进行救治。在六小时内送到医院,急救医生会采取溶栓办法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区别(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区别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也称为脑梗死,出血性卒中也称为脑出血。脑梗死是因为血管发生缺血之后局部脑组织缺血,导致脑组织缺氧、坏死。脑出血是因为脑血管内的血破出,并流到血管外面造成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而出现症状。 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区别主要是发病年龄,一般缺血性卒中发病年龄多在60岁以上,而出血性卒中一般都是在60岁以下。缺血性卒中是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发生,而出血性卒中患者以活动中或者情绪激动之后发生比较常见。缺血性卒中起病速度比较缓慢,一般十多个小时或者1-2天才能达到高峰期,患者可没有高血压病史,没有全脑症状,一般意识障碍比较轻,会有些神经系统体征,比如偏瘫,在做头CT检查时可看见低密度影。 而出血性卒中起病速度会比较快,数十分钟或者数小时就达到高峰,患者一般有高血压病史,头疼、恶心、嗜睡、打哈欠等颅内压升高症状比较重。脑出血量比较多,患者意识障碍会比较重,因出血造成对周围脑组织压迫而出现神经缺损症状,在脑CT检查时一般可以看见高密度影。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有什么(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有什么
    出血性脑卒中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在冬季发病较多。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数小时或数天会有头痛、头晕、口齿不清、肢体麻木等前期症状,常在白天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数小时内达到高峰。脑出血多数发生在半球,通常在脑干和小脑,主要症状是突然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血压明显升高、呼吸有鼾声等。临床表现根据出血部位不同也有差异,严重时可出现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出血性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随着年龄增长,在脑卒中危险因素长期综合作用下会导致不同程度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在病变程度较重时会出现脑血管明显狭窄或者形成小动脉瘤,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会出现脑动脉破裂,导致出现脑出血。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康复周期(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康复周期
    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周期通常是4周,中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有短暂休息或连接下个周期的康复治疗,有的患者会进行连续2个月或3个月的康复治疗,对患者恢复很有帮助。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占比为80%左右,出血性占比较小。出血卒中即脑出血,主要由于高血压引起,也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的轻重程度差别较大,若出血量很小且发生于非关键部位,患者可能没有瘫痪,或程度很轻的瘫痪,并且没有失语。如果发生在语言中枢则可以引起失语。临床最多见的是一侧基底节区出血,如果发生在优势半球,大多数人优势半球都是左侧大脑半球,患者可以出现右半身瘫痪、失语、偏盲。 一旦出现失语和瘫痪的情况,除急性期治疗以外,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对于康复治疗的周期,有条件者应于超早期进入康复,从早期肢体摆放功能位开始,最好到专业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