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卒中

  • 老人血压高能打流感疫苗吗(视频)

    老人血压高能打流感疫苗吗
    老年人血压高可以打流感疫苗,但是如果近期的血压控制不平稳,血压出现急剧波动,并不建议在此状态下注射流感疫苗。由于包括流感疫苗在内的任何疫苗的注射,都应该规避疾病的急性期。对于高血压疾病的所谓急性期,即血压如果出现异常波动,或者是出现异常波动导致的高血压的急危重症,甚至是高血压的异常波动所导致的急性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比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脑卒中,无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这一类的血压急剧变化的状态下,不考虑在病理状态下注射流感疫苗。高血压的老人,即老人的血压高可以注射疫苗,但是在血压控制平稳的状态下,即血压能够长时间,或者相对持续和稳定的控制在140mmHg,90mmHg之下的状态下,可以根据情况,酌情注射流感疫苗,如果血压出现短期内的急剧变化和波动,应该尽量规避在此状态下注射流感疫苗。
    2023-07-31
  • 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出血性脑卒中即脑出血,治疗要根据出血量的多少来决定。其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出血量小:可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包括脱水、控制血压、营养脑神经等; 2、出血量大:患者出现脑水肿、中线移位等,可去骨瓣减压或开颅清除血肿。在挽救生命后可行康复治疗,通过功能锻炼促进患者的肢体恢复,尽量使患者能够做到生活自理。
    2023-08-01
  • 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
    目前研究表示,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占脑出血患者总数的25%,应采取最积极的抢救,尤其是家属要做到积极配合,及时到医院进行抢救。 对于有出血危险因素的患者,平时要做好预防,使患者自己了解到有这方面发病的可能,平常多做体检,如血常规、脑部检查、心脏、血糖、代谢等各方面的体检,可以减少出血性脑卒中发生。一旦发生出血性脑卒中以后,死亡率可以达到25%,对家庭和社会都不利。希望能将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减小。
    2023-08-01
  • 什么叫出血性脑卒中(视频)

    什么叫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是针对于缺血性脑卒中而来。脑卒中最常见的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大类。出血性卒中就是没有外伤病史,颅内、脑实质内有出血,形成血肿。缺血性卒中就是所说的脑梗死,老百姓说的脑血栓形成,是属于缺血性脑卒中。一个是脑子里出血,一个是脑子里堵、没有血供。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两大类型是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老百姓常说的是脑出血,另一个比较少见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都是出血性卒中。对于脑出血,其治疗和脑梗死完全是两个概念,完全不一样;一般脑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比较多见的是高血压,所以脑出血属于神经科的急症;一旦发生脑出血,立即拨打120到医院急诊,或者是住院治疗;医生根据出血量的大小不同,选择的治疗方案不一样,如果是大量的出血,甚至需要做手术;如果是中小量的出血,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要住院进行治疗,这属于专业性的知识,如果脱水,甚至要进行脑保护治疗,控制血压、卧床休息,不能够活动;作为病人的家属,这时要注意,一旦在家里突发头疼、恶心、呕吐、肢体活动不好、麻木或者不能说话,就高度怀疑有没有可能是脑出血;特别当时一测血压特别高,很有可能就是脑出血,这个时候家属要注意,一定要尽快叫120来搬动病人、护送到医院,不要自己背病人,特别不要从高楼上往下背,会加重病情;如果当时患者血压特别高,可适当的降压治疗,但降压治疗不要太过度;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除了高血压以外,更多的是血管畸形、动脉瘤,这更加凶险,预后更差;一旦出现突发的头疼、恶心、呕吐,特别是喷射性呕吐,要尽快的叫120来护送病人到医院,进行正规的专业的救治,不要因为不认识而延误病情。 对于高血压的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家属特别是子女要重视,要多陪伴和联系自己的父母亲。经常陪伴在一块才能发现其问题,实在因为工作或者其它原因不能常常在身边的,要经常打电话;因为在临床中常常会遇到病人病好几天,家属才发现,已经耽误了最佳的救治时间,造成终身遗憾。所以这里要强调子女、家属,要关心、关注老人,关注其细小的问题、身上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其现有的疾病,要经常的联系、陪伴,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及时救治,让患者得到合理的诊断和治疗。
    2023-08-01
  • 血管性痴呆是什么意思(视频)

    血管性痴呆是什么意思
    血管性痴呆与血管性疾病相关,医学术语称为卒中,生活中多称为中风,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缺血性卒中通常称为脑梗死,出血性脑卒中称为脑出血。因为脑血管事件而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称为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有时间界限,比如波动性认知功能下降,患者可以在卒中事件发生以后6个月之内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有差别,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俗称老年痴呆,是神经元变性坏死,现在发病占全球排名第一位。 血管性痴呆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不同于老年痴呆,血管性痴呆可防可治,主要是危险因素的预防,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或者抑郁症,也会出现这种认知功能下降,所以对于危险因素积极干预,就可以有效防治血管性痴呆。
    2023-08-01
  • 中风的原因和症状(视频)

    中风的原因和症状
    中风在医学上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个方面,其发生机理和病因都不同,故后期诊治也不同。一般来讲,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原因主要是先天性脑动脉畸形或者动脉瘤,均可能导致出血性脑卒中,比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急性疾病。此类患者常伴有头痛、呕吐症状,且全身症状明显,甚至会出现昏迷情况。若患者发生出血性脑卒中,要及时拨打120,到医院诊治。此类患者做头颅CT检查发现高密度信号时,需要脑外科介入。 缺血性脑卒中病因主要是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等基础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有一侧肢体偏瘫、言语障碍、感觉障碍、意识不清,以及行走不稳等。另外,当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进行头颅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时,可在CT上发现低信号密度影,磁共振也可以发现早期缺血性脑卒中。
    2023-08-02
  • 脑卒中和脑梗塞的区别(视频)

    脑卒中和脑梗塞的区别
    脑卒中和脑梗塞的区别如下:1、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包括两个疾病,一个是脑出血,另一个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是位于脑内血管,脑实质内部的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形成了血肿,压迫脑室细胞,导致脑细胞缺血、坏死,引起水肿,继发脑疝等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位于脑表面,或者是颅底部的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血管是灌在整个蛛网膜下腔,引起的头疼、恶心、呕吐等情况;2、脑梗塞: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塞。脑梗塞可以是脑血栓形成,也可以是脑栓塞。脑血栓形成是局部的脑血管逐渐形成了血栓,造成的血管堵塞,而脑栓塞是位于颅外的主动脉,主动脉弓或者是心脏栓子,随着血流进入到颅内,堵塞颅内的血管导致。
    2023-08-02
  • 脑出血的后果如何(视频)

    脑出血的后果如何
    多数脑出血会造成患者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基底节区脑出血可导致患者偏瘫,丘脑出血可导致患者昏迷,脑干出血10ml即可导致患者昏迷、偏瘫、瘫痪,小脑出血可导致患者运动障碍。额叶的出血可以导致患者精神、智力改变、情感变化,导致患者语言功能障碍,如不能表达,或者听觉障碍,听不懂语言。顶叶出血可以导致患者对侧手脚功能瘫痪,颞叶出血可以导致患者语言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脑出血严重程度需根据患者出血部位、出血量而定。脑出血治疗和预防相比,预防更重要,出血性脑卒中是当今社会关心的话题,因此需要对出血性脑卒中进行预防。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
    出血性脑卒中常见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护理分为急性期和康复恢复期护理。急性期护理主要预防疾病进展加重,主要有以下几点: 1、需让患者保持血压平稳,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下地,保持情绪稳定,大小便通畅,如果存在便秘需要尽快缓解; 2、避免让患者下地用力活动; 3、进食易消化食物,存在消化道出血患者应该禁食,必要时还应给予胃肠减压; 4、烦躁患者一般给予心理安慰,必要时给予适当镇静治疗。 康复恢复期护理主要包括肢体运动、语言、吞咽等功能康复训练和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规范进行康复运动训练,坚持进行翻身、坐立、站起、行走等活动,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还需要注意患者心理护理,增强患者自信心,努力配合康复,尽早融入生活。最后要注意防止并发症护理,包括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等,主要加强翻身、拍背、抬高床头等。
    2023-08-02
  • 脑卒中什么时候康复治疗(视频)

    脑卒中什么时候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为脑卒中治疗的重要阶段,脑卒中包括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对于这两种病,康复治疗的时间为越早越好。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在患者自我生命体征稳定后,需做一些相应配合后才可进行康复治疗。 因脑出血的患者可能需经过开颅清除血肿等一系列的手术,且患者还存在颅压高或脑水肿,或心率增快等症状。在这些症状稳定后,经康复科的评估后再第一时间进行康复治疗。如果患者可适应康复治疗或在康复过程中不引起患者最基本的生命体征的变化,需尽快行康复治疗。 而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基本原则也为越早越好。且缺血性脑卒中通过溶栓取栓治疗后,相应的症状可能较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轻,故生命体征很早就比较稳定,尽量第一时间来进行康复治疗,且一年内都有必要进行康复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