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 老年人直肠息肉症状是什么(视频)

    老年人直肠息肉症状是什么
    老年人因为抵抗力差、免疫力差,通常是肠息肉的高发人群。肠息肉的症状往往跟它的大小或者是否合并感染、出血等相关。如果是很小的息肉,无论老年人还是其他年龄段的人都不会有太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多感觉不出息肉对身体造成的任何不适。 随着息肉的长大,其临床症状与其长的部位或者是肠道的通畅与否有关,比如息肉过大影响排便、排气,病人就会出现腹胀,甚至有轻微的腹痛。如果息肉长得靠近肛门,甚至有很长的蒂,有的病人会出现息肉从肛门排出或者出现便血、水肿,甚至肛门下坠的表现。 部分老年人患息肉以后,很快会发展成癌症,其表现与直肠癌或者结肠癌相似,会出现梗阻、便血、肛门下坠或者消瘦等临床表现。
    2023-08-01
  • 直肠息肉会天天便血吗(视频)

    直肠息肉会天天便血吗
    便血通常是直肠息肉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也是被大家非常熟知的临床症状,但是不是每个息肉都有便血的症状。首先便血是因为粪便的粗糙,与息肉摩擦以后导致其破损就会出现有血液随着粪便排出,在比较污秽的环境中可能会继发感染,每天大便的时候都有血便的发生。但是如果没有息肉表面的破碎或者感染的情况下,通常病人不会有大便带血的情况。 所以不能说大便带血就是直肠息肉,大便里没血就没有息肉。最终确诊的手段是通过消化道内镜对大肠全部的从头到尾的检查,在直视下才能确定是不是有息肉。
    2023-08-01
  • 肠息肉会出血吗(视频)

    肠息肉会出血吗
    大部分结肠息肉不会出血,但部分结肠息肉体积较大时,顶端容易出现缺血坏死,此时如果经过大便的摩擦,可能顶部的坏死脱落物容易出现脱落,大便中会有少量的血性物质,或者食物残渣样的物质。部分顶端息肉发生糜烂、破溃后,如果累及到肠息肉内部的小血管时,也可以出现便血情况,但一般便血量并不大,如果出现大量便血,一般不是结肠息肉引起的症状。另外如果近期做过结肠息肉手术出现便血,需警惕结肠息肉切除术后自发性出血的可能。因为切除后,局部会存在创面,会使用结肠的止血钛夹,进行内镜下关闭创源。部分病人做完结肠息肉后,术后可能过早进行剧烈活动,或者喝酒、进食高纤维素食物,也会引起钛夹的早期脱落,引起局部创面的不易愈合及创面出血情况。
    2023-08-01
  • 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做肠镜检查(视频)

    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做肠镜检查
    肠镜是诊断结直肠肿瘤的重要方法,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进行肠镜检查: 1、患者有便血、腹痛、排便习惯、大便性状改变、腹部包块,需要进行肠镜筛查,以明确是否有结直肠肿瘤; 2、特殊无症状高风险人群,如50岁以上、肥胖人群、糖尿病患者以及有家族史,特别是一级亲属患过结直肠肿瘤,或个人以前有过腺瘤性息肉,此类人群也应该定期进行结直肠镜检查,以排除结直肠肿瘤。 显微结肠镜检查除可以明确诊断是否患结直肠肿瘤外,还可以对早期发现的结直肠肿瘤在肠镜下进行治疗。如发现小息肉、小腺瘤,可直接在肠镜下切除,阻断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和进展,避免结直肠肿瘤恶化。因此,早期筛查和体检对于结直肠肿瘤患者较为重要。
    2023-08-01
  • 儿童肠息肉需要马上做手术吗(视频)

    儿童肠息肉需要马上做手术吗
    儿童肠息肉一旦确诊,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儿童肠息肉发病原因多数是先天性原因,部分可能与饮食或者遗传等因素有关,60%-70%发生在直肠。患儿可能是无症状表现,有时可能有便血表现。不管是何种原因,只要通过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应该尽早切除。息肉比较小时,一般是良性或者增生性息肉,时间较久之后可能会发生病变。息肉刚开始可能是长在黏膜上,逐渐向黏膜下层生长,可能会发生癌变。即使不发生癌变,也可能会引起出血,或者长得过大之后堵塞肠道,引起肠梗阻等一系列症状,因此儿童患肠息肉应尽早手术。手术治疗比较简单,大部分是通过肠镜在肠镜下进行切除。如果较大的息肉,肠镜下无法切除,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切掉小段连着息肉的小肠。
    2023-08-01
  • 便血不疼什么原因(视频)

    便血不疼什么原因
    便血肛门疼痛最常见疾病是肛裂,便血肛门不疼的疾病较多,肛肠疾病包括内痔、结肠癌、结肠息肉、结肠炎、肠炎、痢疾等;上消化道疾病会便血不疼,如胃疾病、胃肿瘤,或者血管畸形等;非肠道疾病,如血液病、全身疾病等,患者也会出现便血不痛。 便血指经肛门流出的血液或带有血液成分粪便,便血原因较多,根据其出现方式分为喷血、手纸带血、大便带血等,而且有持续性、间断性的鲜血便、黏液血便、脓血便、黑便。
    2023-08-01
  • 结肠疾病有哪些症状(视频)

    结肠疾病有哪些症状
    结肠疾病主要有以下症状:1、腹痛:可以出现在任何部位,比如腹部的右下腹或者右上腹,中上腹或者是左侧腹、下腹部都有可能;2、腹胀:有腹部的排气增加或者有梗阻症状的情况,可出现排气和排便量的减少;3、排便习惯改变:比如大便次数的增多或者排便不尽感等;4、大便性状改变:比如腹泻时大便有黏液、有便血,大便有一侧有凹槽或者是大便不成形等。如果出现结肠病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医生的排查,建议完善结肠镜的检查,排查有无肠道的病变。最常见的结肠病变可能会有溃疡结肠炎、克罗恩病、肠道肿瘤或肠息肉,或是肠道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如果通过神经检查发现肠内有肿块,同时合并有消瘦、乏力,要警惕肠道恶性肿瘤比如肠癌的可能,通常需要手术结合放、化疗进行综合治疗。如果发现有肠道息肉,大多数是可以通过内镜下的息肉电切进行治疗。有炎症性肠病的病人,应先确定属于哪些类型的炎症性肠病,再根据病变分类进行综合治疗。
    2023-08-01
  • 肠痉挛是什么症状(视频)

    肠痉挛是什么症状
    肠痉挛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血,甚至黏液便等,其中可能以腹痛、腹泻为主,肠痉挛的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时间长短、发作频率以及常见症状等因素进行确定。若患者发病时间较长或发作频率较高,需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检查患者是否患有其他器质性疾病,以及患病部位。若患者病程较短,可使用肠道菌群类药物或常用中药等。若症状难以缓解需及时就医。
    2023-08-01
  • 肠结核初期有什么症状(视频)

    肠结核初期有什么症状
    肠结核是结核的一种,初期的临床症状如下: 1、结核病的普遍症状:主要表现为低热、消瘦、疲劳、乏力、运动能力下降,儿童可表现为发育迟缓,上述症状是结核病的共有症状; 2、肠结核的特殊症状:肠结核累及消化道,可出现消化道的特殊症状,包括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肠梗阻、腹泻、腹痛、便秘、便秘与腹泻交替、便血等。
    2023-08-01
  • 宫颈癌放疗后便血是怎么回事(视频)

    宫颈癌放疗后便血是怎么回事
    临床中同步放化疗后便血较为多见。此类便血主要由放疗引起,因放疗过程中射线不仅照射肿瘤,也照射正常肠道,照射肠道6-12个月后,肠道黏膜会出现水肿甚至坏死,从而出现便血。 放化疗结束后半年甚至1年、2年,还会有大便出血,需行妇科检查以及进行肛诊,基本可触及到直肠黏膜水肿,手套会有血迹,并非肿瘤复发,而是放射引起放射性直肠炎,不必焦虑。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