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 溃疡性结肠炎反复便血怎么办(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反复便血怎么办
    反复的黏液脓血便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症状,是因为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出现溃疡、出血,并混合粪便而引起的,可同时存在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建议有这种症状的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控制病情。 1、一般治疗:建议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进食流质饮食,出血严重时应禁食,并使用全肠外的营养治疗,避免食物刺激伤口而延长愈合时间。患者往往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虑,应尽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多向身边人诉说,以减轻心理负担; 2、药物治疗:如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美沙拉秦肠溶片,可作用于肠道黏膜,减轻肠道炎症。也可遵医嘱使用乌帕替尼缓释片治疗,该药通过对致病促炎细胞因子广泛覆盖,更多维度实现黏膜的深度愈合,改善反复便血的现象;若因反复出血导致贫血、水分丢失过多、营养不良时,可通过输血、补液的方法纠正; 3、手术治疗:若患者反复便血现象没有改善,甚至发生了消化道更严重的症状时,也会考虑给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如全结直肠切除,及回肠肛管吻合术,或者回肠永久造口等手术方法治疗。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便血严重怎么办(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便血严重怎么办
    溃疡性结肠炎易出现大便出血,如便血严重,一定及时按照消化道出血的原则治疗,具体如下: 1、禁食、补液支持:使得肠道的伤口有愈合的机会,避免食物刺激延长伤口愈合时间; 2、药物治疗:使用止血药物,也可加用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溃疡性结肠炎常用美沙拉秦治疗,如为初发的溃疡性结肠炎,或者治疗后缓解后又复发,出现严重便血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酌情使用激素控制活动性炎症,使便血得到好转。如严重出血导致贫血,可适当输血或补铁治疗,防止贫血加重。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鉴别诊断具体如下: 1、各种感染性肠炎,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痢疾杆菌引起,因与溃疡症状相似,存在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主要通过大便培养来鉴别,且抗感染治疗有效; 2、阿米巴痢疾,发病部位不同,肠镜下或做便培养、便涂片存在阿米巴菌; 3、血吸虫,在南方较多见,血吸虫病需有接触史,存在肝脾大和肠道改变; 4、克罗恩病,通过临床症状、肠镜下表现以及病理进行鉴别; 5、结肠癌,因多数结肠癌患者表现为便血,和溃结黏液血便相似,所以需和结肠癌鉴别,主要根据肠镜下发现结肠癌,取活检证实有癌细胞即可鉴别; 6、放射性肠炎,需从病史鉴别,如有放疗史。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前兆(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前兆
    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前兆多为非典型症状,如进食不合适,出现便次增多,部分患者可以出现便血、黏液血便或者脓血便,可以有腹部不适或者轻微腹痛。需采取以下方式预防: 1、一旦有肠道症状,需及时就医; 2、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 3、患者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焦虑等易引起复发的因素; 4、注意食物不耐受或食物过敏因素,需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不耐受的食物; 5、需规律服药,一旦诊断溃疡性结肠炎需规律足量服药。减量或停药一定要遵从医嘱,因过快减量或停药容易复发; 6、一定要按医嘱定期复查肠镜,只有肠黏膜愈合、组织学愈合,维持治疗后仍然处于愈合状态,才不易复发。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5年了有什么危害(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5年了有什么危害
    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如果5年控制不良,长期腹泻会导致胃肠功能下降,营养状态差则会引起体重减退、体力下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大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属于轻中型,如果长期维持缓解,预后较为理想。如果不能坚持服用药物,病情呈慢性化,反复发作状态时,急性爆发时伴有并发症的患者以及老年患者预后相对较差。慢性持续活动或反复频繁发作预后较差可能会引起直肠乙状结肠癌,多见于病变范围广,例如全结肠型或病程长的患者,结肠癌风险率比正常人要高,可以危及生命。结肠癌多发生于静止期,此时由于便血和腹泻认为属于炎症复发,因此明确诊断较晚,延迟诊断以后预后较差。 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对于病程8-10年以上的长期患者,病变范围较广泛或全结肠炎以及病程在30-40年以上,局限性左半结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患者应当进行监测。结肠镜检查至少要每两年进行一次,应该进行多部位活检。当组织出现异常增生,例如不典型增生,患者需要更加密切的短期内随访,重度异型增生如果可以确诊,则应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3个月癌变率高吗(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3个月癌变率高吗
    溃疡性结肠炎3个月的癌变率极低,目前公认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结肠癌的机会要比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人群高。但是直肠乙状结肠癌多见于病变范围广,患病时间长的患者,例如全结肠炎患者、病程超过10年以上的患者,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10-20倍,病程10年以后危险性每年递增1%。 结肠癌在癌变在静止期,由于经常便血、腹泻被患者认为结肠炎复发,因此明确结肠癌诊断时存在延迟,预后比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癌变预后更差。 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监测应是对于病程8-10年以上的长期患者,病变范围较广泛或全结肠炎以及病程在30-40年以上,局限性左半结肠炎、直肠乙状结肠炎患者进行监测。 结肠镜检查至少要每两年进行一次,并且应该进行多部位活检。当组织出现异常增生时,例如不典型增生,需要更加密切的短期内随访,重度异型增生如果可以确诊,应当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1
  • 溃疡性结肠炎不能吃什么食物(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不能吃什么食物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道常见的一种疾病,结肠溃疡属于炎症性肠病,治疗比较棘手。患者常见腹痛、腹泻、发热、便血、消瘦等症状。中医上有一个概念叫发物,就是容易引起疾病骤然发作的东西,比如螃蟹,尤其是蟹黄,也不能吃太多蛋黄。不推荐多吃的食物包括海鲜,例如黄鱼、带鱼,更不能多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酒也会促使疾病发作,也不推荐饮用,甜腻、油腻、煎炸、腌制食品也不推荐食用,也不能吃太粗糙的食物,注意细软。 可以吃馒头、粥、面条这些比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这样不会对溃疡局部造成过大刺激。
    2023-08-01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危害大吗(视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危害大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人,常常会有血小板不断的减少,并且伴有皮肤黏膜的紫癜,严重患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齿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的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如并发颅内出血,可导致病人的死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引起黏膜的出血,如鼻黏膜出血、口腔黏膜出血、胃黏膜出血、泌尿生殖道出血、阴道出血等;亦可引起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内出血可危及生命。因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害相对较大。
    2023-08-01
  • 结肠溃疡是什么原因引起(视频)

    结肠溃疡是什么原因引起
    结肠溃疡常见原因如下: 1、感染性疾病: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寄生虫感染,可以导致溃疡; 2、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可以引起结肠溃疡。小儿常见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3、血管炎性疾病:如常见过敏性紫癜,可以引起整个消化道溃疡。 总之,结肠溃疡患者有腹泻便血,或者黏液血便表现。治疗要根据具体原因而定,感染引起的结肠溃疡需要控制感染。如果为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药物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如果为结肠溃疡,建议就诊于有消化科的儿童医院,需要专科医生进行评估治疗,避免自行用药。
    2023-08-01
  • 肠癌家族史应注意什么(视频)

    肠癌家族史应注意什么
    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是肠癌的高发人群,应该及时规范的检查或对严肃对待相应的症状是非常重要的理念。有肠癌家族史的患者常常有发病时间早、年龄小、进展快等不利因素。所以医学上常常建议有明确家族史的人,35岁后一定要每年定期查肠镜,如果有病变,早期处理,早期预防。有家族史的患者出现某些肠道的不适症状或者临床症状时,应该及时就诊。比如出现便血、脓血便、大便次数增多、慢性腹泻的表现等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除外是否有肿瘤的发生。这类病人如果发现早期病变,应该早期处理。 如果有家族史的患者做肠镜发现某些息肉溃疡,这种可能进一步引起癌变的病变,应该早期彻底的治疗,这样可以防止癌症的发生或推迟癌症的发生年龄。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