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 过敏性紫癜有什么症状,该如何治疗(视频)

    过敏性紫癜有什么症状,该如何治疗
    患者发生过敏性紫癜时的症状和治疗措施,具体如下:一、症状:1、皮肤症状:如皮疹和紫癜,为首发症状,通常出现在四肢,以下肢较为多见,呈对称性,略高出于皮肤表面,伴有瘙痒;2、前驱症状:如上呼吸道感染,可表现为低烧、咳嗽、咳痰、咽痛等症状,再出现皮肤损害的表现;3、胃肠道症状:可出现游走性、不固定的腹痛,可能出现便血表现;4、关节症状:若皮肤损害表现在关节表面,就会出现红、肿、热、痛的表现,是关节型的过敏性紫癜;5、肾脏症状:如尿的颜色,可出现肉眼血尿、腰痛等症状。二、治疗措施:1、寻找过敏原:只有找到过敏原,才能控制过敏性紫癜不复发;2、相关治疗:因过敏性紫癜为过敏性疾病,故要进行抗过敏治疗,包括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以及保护关节和胃肠道。对关节胃肠道的治疗,可就诊消化科或风湿免疫科等专科,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023-08-01
  • 过敏性紫癜患者出现胃疼怎么办(视频)

    过敏性紫癜患者出现胃疼怎么办
    过敏性紫癜出现胃疼,是临床经常见到的并发症,对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如果患者皮肤上出现紫癜,并且出现上腹部疼痛,甚至有呕血、便血,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此外,一旦患者出现严重的胃痛,可以进行相关检查,包括纤维胃镜检查及彩超、CT等影像检查,以排除由此导致的其它急腹症,包括肠梗阻、肠套叠、肠坏死等。同时出现上腹部疼痛要排除少见的并发症,如急性胰腺炎。
    2023-08-01
  • 皮肤过敏紫癜怎么治疗(视频)

    皮肤过敏紫癜怎么治疗
    因过敏性紫癜一旦发病,人体会转变为高过敏状态,通常患者会较迅速达到高峰期,绝大多数病人均可自己恢复到正常,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地发作。目前并无药物能够让患者免疫系统一下子就恢复到正常,因此在急性期时需注意避免接触可疑的过敏原,尽量避免感染,此为减少过敏性紫癜反复发作的重要治疗方法。 皮肤型过敏性紫癜是指仅有皮疹的过敏性紫癜,因过敏性紫癜为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理论上可累及全身所有小血管,皮疹几乎100%均应出现此症状,但部分患者仍具有消化道与肾损伤症状,包括腹痛、便血等。皮肤型过敏性紫癜若仅有皮疹,则其预后相对较好,不会出现后遗症,通常可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比如急性期注意休息,给予抗组胺药物与静脉使用钙剂等,此外需避免接触可疑性过敏原,从而避免发生感染。
    2023-08-01
  • 小孩过敏性紫癜症状(视频)

    小孩过敏性紫癜症状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症状主要如下: 1、皮肤紫癜:患者一定会出现皮肤紫癜,主要分布在臀部和四肢远端伸侧,为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的出血性皮疹,患者血小板不减少,所以临床需检查血小板是否降低; 2、消化道症状:临床2/3的患儿合并消化道症状,如腹痛、便血; 3、关节症状:临床1/3的患儿合并关节症状,主要是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大关节肿痛; 4、肾脏症状:最严重的情况是影响到肾脏,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等症状; 5、少见症状:少数患者可能累及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可能出现颅内出血、肺出血、心肌炎等。
    2023-08-01
  • 腹主动脉夹层的症状(视频)

    腹主动脉夹层的症状
    临床多数腹主动脉夹层患者通常是腰腹部出现剧烈撕裂样疼痛,且伴有高血压,一般可达180-200mmHg以上。影响腹主动脉的同时还可累及其分支动脉,如累及肠系膜上动脉,可出现血液性肠梗阻表现,如出现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特别是有呕血、便血,更应考虑血源性肠梗阻;如累及肾动脉,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量减少;累及髂动脉、股动脉则可出现下肢急性动脉缺血表现。
    2023-08-01
  • 凝血不好的症状(视频)

    凝血不好的症状
    临床上常见的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的症状有以下几类: 1、皮肤和黏膜出血:由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在磕碰以后,出现皮肤和黏膜瘀斑; 2、肌肉血肿和关节腔出血:这一类患者由于过度运动或活动,从而导致肌肉血肿和关节腔发生出血,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3、内脏出血:如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呕血和便血典型的临床症状。
    2023-08-01
  • 十二指肠降部憩室的症状(视频)

    十二指肠降部憩室的症状
    十二指肠降段憩室,主要是由于先天的发育不良,造成十二指肠肠壁局部变薄,局限性向外呈囊状膨出。本病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多数憩室并不产生任何症状,只是于行X线、钡餐、CT、胃镜检查而发现。少数人可以出现便血、穿孔、梗阻等症状。如果十二指肠降段的憩室发生于十二指肠乳头旁,可以引起憩室内乳头,有可能导致乳头变形,压迫胆管、胰管,导致胆汁、胰液排出不畅而引发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等并发症。 憩室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无症状者当然不需要治疗,当出现并发症的时候,可治疗相应的并发症。平时饮食应该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饮酒、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劳累等。如果出现胆总管结石以后,这种患者需要尽早的行十二指肠镜下的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及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者是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排除胆道的肿瘤,并且行内镜下的胆管切开取石术,防止出现胰腺炎或者是胆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2023-08-01
  • 十二指肠憩室的症状(视频)

    十二指肠憩室的症状
    十二指肠憩室指十二指肠各段位置出现异常突出结构,以十二指肠降部较为多见。因为十二指肠在腹膜后,属于腹膜间位器官,一部分固定在腹膜后壁,而另一部分突出于腹腔内。 十二指肠憩室以右上腹反复腹痛较常见,且影像学中十二指肠壁不光泽,有憩室样突出,通常会出现出血,如呕血或便血,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但因十二指肠是腹腔里脏器密集场所,所以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多。 此外,十二指肠分为球部、降部、水平部、升部,大部分十二指肠在降部,在胰胆管开口位置,故十二指肠乳头附近易出现憩室,可能会突出于十二指肠壁外、胰腺内或乳头周围造成严重后果。
    2023-08-01
  • 慢性结肠炎为什么便血(视频)

    慢性结肠炎为什么便血
    简单来说反复炎症损坏了肠道脉络就会出现便血。从中医角度来说,慢性结肠炎常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病位主要是在脾胃和大肠,辨证是本虚标实为主。溃疡性结肠炎以脾虚,大肠湿热为主,因为湿热病毒如果损伤脾胃,壅滞大肠,导致腑气不通、肠络受阻以后,血溢脉外会出现便血。 但是慢性结肠炎指的是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上也有泄泻为主的慢性结肠炎,一般是不会便血的。如果腹泻太久,炎症因子损伤肠道的肠黏膜,就是肠道的血管,也会便血。有的慢性结肠炎以便秘为主,也很少会出现便血,慢性结肠炎便血一般多指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也很少会出现便血。
    2023-08-01
  • 慢性结肠炎表现(视频)

    慢性结肠炎表现
    慢性结肠炎包括很多类型,通常急性肠炎经过积极对症治疗之后,症状都会短时间内明显缓解。若患者表现为反复腹痛、黏液血便,可能因为便血导致贫血相关表现,应考虑会不会是特殊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这类患者表现为反复腹痛、黏液脓血便、贫血、乏力一系列的表现。需通过化验检查,肠镜检查明确肠黏膜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给予对症治疗。根据疾病诊断、严重程度、分期,选择最佳治疗方式。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