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 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视频)

    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
    以呕血、便血为首要表现的疾病通常属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的诊断除疾病诊断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速度、出血部位,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周围循环情况、合并症与并发症,是否需要输血等。 治疗上首先要严格禁食水,并给予积极止血治疗,必要时给予输血治疗。对于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在备血的情况下需紧急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尽早判断病因及评估病情,以给予合适的治疗。 对于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该完善血常规、大便常规潜血和肝功能及生化检查,可以初步鉴别溃疡病、肝硬化及血液病等常见原因导致的出血。如果有必要可以在出血的48小时内进行紧急内镜检查,只要患者并不是正处于呕血和休克中,则有助于评估患者出血死亡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出血灶,并可进行紧急内镜下止血。其具有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并不会加重和促发出血。
    2023-08-01
  • 如何判断上消化道出血是否有继续出血(视频)

    如何判断上消化道出血是否有继续出血
    若病人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在使用输血和止血药物后主要通过以下指标判断是否存在出血: 1、观察是否仍存在呕血或黑便、便血,并观察患者的大便性状。如果病人仍存在黑便或大便稀溏、排便次数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出血仍未停止; 2、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如果病人的心率持续增快、血压降低,则很可能仍存在出血。若出血量比较大,无法维持病人生命体征,严重的需要通过输血以补充血容量; 3、尽早行胃镜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必要时可于胃镜和结肠镜下进行止血治疗。
    2023-08-01
  • 下消化道出血怎么回事(视频)

    下消化道出血怎么回事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出血。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统称为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出血是肛门、直肠、盲肠、回肠及空肠出血。便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颜色随消化道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而有不同。 在患者大便中可以突然出现鲜红色果酱样或咖啡样大便,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时是鲜红色血便。患者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如下消化道出现大量出血会导致心慌、头晕、出汗、休克、虚脱等。导致下消化道出血的疾病比较多,比如炎症性肠病、肠道息肉、肠道恶性肿瘤、痔疮、肛裂、肛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均可以出现下消化道出血。如果患者总是出现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找到下消化道出血原因,才能根治出血,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023-08-01
  • 阿托伐他汀吃多可以引起消化道出血吗(视频)

    阿托伐他汀吃多可以引起消化道出血吗
    阿托伐他汀类药物吃多后较少会引起消化道出血,要特别警惕其他副作用发生,尤其对肝脏、肌肉损害。口服药物中易引发消化道出血药物,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与抗凝药物。其中抗血小板药物较常见的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口服抗凝药物中华法林属于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的一类药物,这类药物可胃肠黏膜损伤加重,出现出血。消化道出血发生以后主要表现为黑便或者呕血、便血。阿托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药物,主要药理机制是降低胆固醇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过量需要特别警惕,这类药物可以造成肝脏损伤,出现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他汀类药物还会造成肌肉损伤,出现肌酸激酶水平升高,患者会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临床表现。
    2023-08-01
  • 消化道出血怎样治愈(视频)

    消化道出血怎样治愈
    消化道出血根据不同病因采用不同治疗方案,未能明确消化道出血病因时应先给予抗休克等支持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以及末梢循环灌注情况,保持静脉通路并测定中心静脉压。准确记录黑便或便血次数,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2、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需要静脉输血,患者血压较低,收缩压低于90mmHg,患者血红蛋白低于70g/L需要给予输血治疗。存在血源困难可以给予右旋糖酐或其它血浆代用品; 3、止血,以药物止血,对上消化道出血最好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例如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其它止血药物例如白眉蛇毒血凝酶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可以起到直接止血作用;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需要给予生长抑素降低门静脉压力,同时需要进行积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如果无内镜下治疗条件,明确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可以给予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治疗; 5、介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以进行出血血管的造影术以及给予介入栓塞治疗; 6、外科手术治疗,对于内科药物以及介入治疗无效患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1
  • 下消化道出血时粪便呈什么颜色(视频)

    下消化道出血时粪便呈什么颜色
    下消化道出血表现通常以便血为主,量少者通常仅表现粪便隐血阳性或黑便,出血量较大者可以排出鲜血便,严重者可以出现休克。 通常出血部位越高,便血颜色越暗,部位越低,便血颜色越鲜艳,表现为出鲜血。此外,粪便颜色还取决于出血速度和量,若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血液在消化道内停留时间较短,出血部位较高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鲜红色血便。
    2023-08-01
  • 消化道出血是怎么回事(视频)

    消化道出血是怎么回事
    消化道出血提示消化道的黏膜面因为某些原因造成血管的破损,血液流到消化道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可以表现为便潜血阳性、黑便、呕血、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非常多,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具体如下:1、上消化道的出血:主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2、下消化道出血:包括感染性肠炎、非感染性肠炎、缺血性肠病以及肿瘤性疾病、血管畸形等,需要完善胃镜、肠镜的检查,才能够进一步明确。如果出血量仅仅是数毫升,可以仅仅是便潜血发现阳性,没有其他临床表现。如果出血的量达到50ml以上,可以表现为黑便或者便血。如果短期内出血量,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达到250ml可以表现为呕血。如果下消化道的出血量达到500ml以上,可以表现为便血。出血量越大患者越容易出现休克的临床表现,如头晕、心悸、乏力、面色苍白等。
    2023-08-01
  • 孤立性直肠溃疡治疗(视频)

    孤立性直肠溃疡治疗
    孤立性直肠溃疡治疗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为单纯孤立性直肠溃疡,没有明确病因且溃疡面较小,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可以使用康复新液、蒙脱石散、谷氨酰胺等药物,同时局部可以进行灌肠或栓剂治疗。若孤立性溃疡有明确病因,如病毒、细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病毒或抗菌药物治疗。 若孤立性直肠溃疡已经出现严重症状,如肛周疼痛、便血,甚至引起排便习惯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要考虑是否进行手术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到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根据孤立性直肠溃疡的情况提供合理治疗方案。
    2023-08-01
  • 功能性胃肠病鉴别诊断(视频)

    功能性胃肠病鉴别诊断
    功能性胃肠疾病主要需与器质性疾病,特别是胃肠道肿瘤进行鉴别,如不明原因的消瘦、体重减轻、极度乏力、腹痛,不明原因的贫血、便血、呕血或不明原因的发烧、长期低热等,均需引起警惕,特别是年龄40岁以上的患者,需注意胃肠道肿瘤或其它部位肿瘤,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建议患者到医院就诊,行血尿便常规、生化检查、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内窥镜检查,甚至病理学检查,鉴别属于器质性疾病还是功能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属于哪一类型疾病,是消化性溃疡、肿瘤、慢性肝病、慢性胆囊炎或慢性胰腺炎等引起的继发性消化不良或肠道功能紊乱等疾病。
    2023-08-01
  • 肠炎会便血吗(视频)

    肠炎会便血吗
    肠炎会引起便血,可出现柏油样大便或大便表面带鲜血,甚至大便发黑,主要如下所示:1、急性感染性肠炎:可能引起结肠黏膜损伤,出现便血现象,有时失血量可能较小,但大便化验测得便潜血阳性;2、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炎症性肠病范畴,溃疡性结肠炎典型表现为黏液脓血便,也会出现便血。如果便血严重,可能出现鲜血便,也可能引起中毒性巨结肠等严重并发症;3、缺血性肠炎、缺血性肠病:因为血管闭塞、结肠黏膜缺血导致,可导致明显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表现为便血甚至伴腹痛、绞痛等现象。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