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 便血一定是肠癌吗(视频)

    便血一定是肠癌吗
    便血有很多原因,不一定是肠癌。便血尤其是便鲜血要考虑肛门和直肠的疾病,直肠癌确实是要重点鉴别的疾病,但是大多数的便血不一定是直肠癌,可能就是痔疮、内痔、外痔以及肛裂,都有可能引起便血。痔疮导致的便血有一定的特点,大便基本正常,血附着在大便表面或大便后滴血,手纸上可能会有血,是痔疮的便血特点。如果是肿瘤特别靠近肛门,可能也有类似的表现,如果比较靠上,比如乙状结肠、升结肠等位置,便血时血通常与大便混在一起。虽然便血不一定是肠癌,但是如果有便血,即使有痔疮,也应该去做肠镜检查。尤其到一定年龄之后,虽然痔疮很常见,但是也有很多人同时有痔疮,又有肠道里的病变,有时不一定是肠癌,也可能是肠息肉。如果是肠息肉,其实比较幸运,尽早将肠息肉切除,可以避免将来的发展。如果发现肠息肉但没有切除,可能很多年以后做肠镜,已经成为肿瘤就必须开刀治疗,所以及早发现反而更好。
    2023-08-02
  • 肠癌大便特点(视频)

    肠癌大便特点
    早期肠癌患者大便变化不明显,多数和正常大便无区别。随病情发展,肠癌患者会出现排便习惯和特征改变,具体如下: 1、排便习惯改变:患者大便习惯与原来相比会发生变化,可能是排便时间发生变化,之前习惯早晨排便,而现在无规律,也可能是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常见有不明原因的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2、排便性状发生变化:肿瘤生长在肠内会压迫到肠腔,使肠腔变小,因此大便会变成细条状,或大便有凹痕; 3、血便:肠癌患者出血时,粪便和血液相混合,便内有血,与痔疮出血不同,痔疮便血为非常清亮、滴答的鲜血,而肠癌出血表现为脓血,称为黏液性脓血便。如果在生活中发现自己大便出现异常改变,应引起警觉,可能是肠癌引起。此时需要及时就诊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后对因处理,尤其对于肠癌,更应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2023-08-02
  • 结肠癌发生肺转移的症状(视频)

    结肠癌发生肺转移的症状
    结肠癌发生肺转移属于结肠癌晚期,即Ⅳ期。结肠癌转移到肺,症状有以下几点: 1、结肠癌症状:如腹胀、腹痛、便血、大便性状改变,如大便变细或肠梗阻等; 2、肺癌症状:如咳嗽、咳痰、咯血,还会出现胸闷、胸痛以及呼吸困难等,与癌灶转移到肺部的位置、病变大小有关系; 3、其他症状:患者可能出现消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水肿等消化道症状及全身症状。
    2023-08-02
  • 肠癌便血还能活多久(视频)

    肠癌便血还能活多久
    肠癌患者便血能活多久,很难有确切的答案,因为肠癌便血只是肠癌的一个症状,如果发现时处于早期,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也有很可能是中晚期,中晚期分不同时期,需要根据肿瘤恶性程度、患者身体状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的反应而定。 因为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大多已到中晚期,如果直肠癌处于中期,通过手术切除,术后结合放疗和化疗,5年生存率能在50%以上。晚期或已伴有肝脏或肺部转移者,已经无手术机会,根据患者情况考虑是否行放化疗或靶向治疗,患者生存期较难判断,有可能几个月,也有可能几年。 不同患者生存期差别较大,与患者心理素质、治疗方式的选择都有一定关系,可以配合中药进行调理,能够改善患者体质、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
    2023-08-02
  • 只要不便血就不大可能是肠癌吗(视频)

    只要不便血就不大可能是肠癌吗
    不是所有的肠癌均表现为便血,也不是所有的便血一定是肠癌。结肠癌的表现可因人而异,特别是左半结肠癌和右半结肠癌,在临床症状的表现上有差异,比如结肠的肿瘤在升结肠,便血不明显,有的人表现为不特异的腹痛,甚至腹部的包块、消瘦、乏力等。若结肠占位病变特别靠近直肠肛门的位置,便血相对较明显。同时肠癌也不一定表现为便血,部分患者并未特别在意,仅表现为排便习惯或者是排便性状改变。便血跟肠癌之间的相关性,即便血不一定是结肠癌,但结肠癌也不是都表现为明显便血。当出现排便习惯、排便性状的改变,或者一些其他的报警症状,包括消瘦、乏力、贫血、便潜血阳性、腹部包块等,需进一步做肠镜等检查帮助确诊。
    2023-08-02
  • 肠癌一定便血吗(视频)

    肠癌一定便血吗
    便血不是诊断肠癌特异性的指标,便血也不是诊断肠癌的诊断标准。但是便血检查简便易行,是筛查结直肠癌和预警高危人群的重要手段。结肠癌病人可以出现便血,但不是所有结肠癌病人都有便血。 结肠癌病人除便血以外,还可以其他临床表现,比如出现大便性状和大便习惯改变,可以出现腹泻、便秘,还可以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情况。病人会出现腹痛,触及包块、消瘦、贫血,还可以出现发热。晚期结肠癌还会出现恶液质表现,但一旦发现便血或者大便潜血阳性还是要提高警惕,临床上要反复检测,必要时候要完善结肠镜,甚至是胃镜检查,排除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2023-08-02
  • 30岁得肠癌几率大不大(视频)

    30岁得肠癌几率大不大
    通常30岁的年轻人,若无便血或黑便等症状,可以认为发生肠癌的几率并不大。但也要注意肠癌具有家族倾向,若家族中有人患过结肠癌、直肠癌或胃癌等,30岁左右需开始检查结肠镜。肠癌发病率随着年龄上升而逐渐增高,总体肠癌发生率约在12/10万。不同人群发病率不同,通常30岁的年轻人患肠癌的几率并不高,通常45岁以上患肠癌的几率有所增加。建议45岁以上人群应开始普查结肠镜,通常每2-3年进行1次复查。到60岁以上,患结肠息肉的几率达到20%,而多数结肠癌或直肠癌,都由结肠息肉或直肠息肉转变而来。因此结肠息肉或直肠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在45岁以上的人群,定期检查结肠镜较为重要,在结肠镜检时可切除发现的息肉,防止息肉发生癌变。
    2023-08-02
  • 腹部平扫CT能查肠癌吗(视频)

    腹部平扫CT能查肠癌吗
    部分情况下,可通过腹部CT检查发现肠癌,前提是肠道肿瘤体积足够大,才能被CT扫描发现。肠癌诊断除CT外,还应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如患者有无相应肠癌症状,包括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等。同时应观察患者肿瘤标志物是否异常,肠癌常见异常肿瘤标志物是癌胚抗原,即CEA,可出现增高。患者可通过做电子肠镜检查明确肠癌诊断,即通过口服泻药排干净肠道内大便,再从肛门里做电子肠镜检查。若肠镜下能观察到肿物,可同时再取活检送病理检查,若能证实肿物性质,则可确定肠癌诊断。
    2023-08-02
  • 肠癌会遗传吗(视频)

    肠癌会遗传吗
    医学研究表明,肠癌具有遗传倾向,临床有较多家族性肠癌发生的病例,如患者父亲、祖父患有肠癌,其子女、子孙也可能出现肠癌。临床常通过基因检测排查患者是否有遗传基因改变,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家族中有肠癌患者时需引起注意,45岁后需定期体格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及针对肠癌的检查,甚至肠镜检查。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如果常出现腹部不适、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便血等,需高度怀疑肠癌的发生,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肠镜检查,早期发现后及时给予治疗,往往治疗效果较好。
    2023-08-02
  • 肠癌便血间隔多久(视频)

    肠癌便血间隔多久
    肠癌患者便血通常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如果患者的出血量比较大,可以在每次大便时均出现便血。如果出血量比较小,或者是右半结肠癌,即距离肛门比较远,肉眼可能观察不到便血的情况。所以明确肠癌,不能单纯从便血频率角度判断,需要结合其他相应的临床表现,比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里急后重感、便不尽感,以及是否出现大便变细、大便表面压痕或者沟槽,甚至要根据是否出现乏力、消瘦或者贫血进行判断。此外,患者也可以摸自己的腹部,根据是否有包块进行判断。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