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

  • 佝偻病吃什么能补(视频)

    佝偻病吃什么能补
    维生素D是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的有效元素,一般对于佝偻病的孩子我们推荐口服维生素D就行。如果孩子有佝偻病,要注意补钙,这个补钙更大意义上指的是补充维生素D。如果是宝宝因为其他原因不能口服维生素D制剂,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维生素D肌肉注射。另外,我们主张儿童从日常膳食中摄取维生素D,如果是小婴儿,我们主张是母乳喂养,如果是较大的儿童,我们主张他养成喝牛奶或者配方奶,食用豆制品的习惯,从这些食物中摄取钙、磷,补充维生素D。另外,鼓励孩子户外运动,从日光照射中获得维生素D。对于佝偻肉病,预防的意义大于治疗。所以,宝宝生后两周至两岁,建议给予维生素D制剂。通过维生素D的补充不单可以有效预防佝偻病,而且可以提高机体免疫机制。
    2023-08-02
  • 宝宝佝偻病有什么影响(视频)

    宝宝佝偻病有什么影响
    佝偻病在不同年龄的宝宝表现不同。如果是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它会表现为烦闹、易激惹,就是说你稍微招惹孩子就哇哇叫的哭,特别是晚上爱哭,这个孩子出汗多、头皮痒,然后经常摇头、蹭头,会出现枕秃、环状脱发这些情况;如果是六个月以内的宝宝,它会出现颅骨的变化,会出现颅骨边缘比较薄,如果用手摸,会感觉颅骨边缘像乒乓球;等到七八个月的时候,宝宝会出现方颅头颅方面的变化。在胸廓、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会出现一些圆形的隆起,我们叫肋骨串珠。在手腕和足踝部会有一个环形的隆状突起,叫手镯、脚镯征,这些都是不同年龄佝偻病的表现。另外,宝宝还会出现前囟门比较大,闭合的时间比较延迟,还有出牙出的比较晚,容易出现蛀牙的情况。还有就是宝宝开始站立、行走的时候,会出现X型腿或者O型腿。病情比较重的宝宝同时还会出现肺炎、腹泻、贫血这些表现。所以根据宝宝不同的年龄,它的佝偻病的表现不同,我们需要分别诊断。
    2023-08-02
  • 佝偻病活动期骨骼改变的表现(视频)

    佝偻病活动期骨骼改变的表现
    通常所说的佝偻病,就是维生素D缺乏性的佝偻病,分为四期: 1、初期即早期一般是在六个月左右开始出现; 2、活动期,可表现为骨骼畸形,这时会发现宝宝出现方颅或乒乓球样的颅骨软化,一按宝宝的头部就会发现像乒乓球一样,可以按下去再弹起来,当然是有一定风险,不建议家长进行这样的检查方法;前囟宽大、枕秃,对于胸部,可出现鸡胸、漏斗胸、郝氏沟、肋缘外翻,对下肢肢体还可以表现为手镯征、脚镯征、O型腿、X型腿,甚至脊柱的畸形,还有一些会造成骨盆的影响; 3、如果经过正规治疗后,到恢复期,骨骼的改变可略微好转; 4、但是一旦发生骨骼异常,往往出现远期的后遗表现,即后遗症期的骨骼异常。所以建议在初期进行有效的维生素D的补充。
    2023-08-02
  • 婴儿佝偻病能治愈吗(视频)

    婴儿佝偻病能治愈吗
    婴儿佝偻病能否治愈需根据分期而定,儿童的佝偻病通常分初期、活动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后遗症期一定会遗留后遗症,遗留后遗症不能称为治愈。在初期,即早期的佝偻病完全可治愈,而到活动期就会发现骨骼畸形,经过治疗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表现,当然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经过初期的治疗,在1个月左右时,血清的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如血清的碱性磷酸酶、血钙、血磷,还有25羟维生素D的水平,经过1个月的治疗恢复正常,对于活动期之后的骨骼畸形,经过正规治疗之后,骨骼的表现也会逐渐恢复,但严重的骨骼畸形不能恢复到正常。这时候就会进入后遗症期,严重的后遗症可影响肺部的呼吸,甚至正常生活、工作,甚至致残。一旦有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应该尽早到医院进行明确的诊断和正规治疗。
    2023-08-02
  • 小儿佝偻病的护理措施及预防(视频)

    小儿佝偻病的护理措施及预防
    小儿佝偻病主要是维生素D缺乏而导致,认为预防比后期的护理更为重要。对于预防来说,希望从妈妈的孕期开始预防,建议母亲孕期多晒太阳,适当户外活动,多进食含有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保证母亲孕期的维生素D摄入的充足。 孕后期三个月,建议每天摄入800-1000单位的维生素D,对于出生后的宝宝,仍认为预防重于后期的治疗,在生后应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800单位。对于早产儿来说,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如低出生体重或双胎儿,建议生后尽早给予补充每天800-1000单位的维生素D,3个月后可减量到维持量,即每天400-800个单位。 建议适当的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月龄略大一些的患儿,尽量做户外的活动,如果已发生维生素D缺乏的佝偻病,孩子易合并营养不良,因佝偻病和营养不良相辅相成造成恶性循环,易造成骨骼畸形和骨折。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感染或骨折、外伤,是护理的重点。
    2023-08-02
  • 小孩佝偻病怎样查出来(视频)

    小孩佝偻病怎样查出来
    对于儿童期的佝偻病最早可能是从临床表现发现,初期在6个月之前,宝宝会有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惊、易激惹、哭闹较多、睡眠不安宁、易出汗、枕秃、郝氏沟、鸡胸、漏斗胸或膝内翻、膝外翻、手镯脚镯征,部分患儿可出现脊柱、骨盆的骨骼畸形。这时再进行治疗认为已经略迟,希望在初期发现佝偻病的异常表现,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到医院后可以进行生化的检查,如血钙、血磷、血清的碱性磷酸酶或降钙素原,以及最关键的25羟维生素D,是诊断小儿佝偻病的金标准。医生进行有效地进行评估,帮助家长进行诊断。初期诊断治疗效果较好,活动期或恢复期治疗,可能遗留骨骼畸形的后遗症,病情严重可影响宝宝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2023-08-02
  • 佝偻病治疗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视频)

    佝偻病治疗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通常所说的佝偻病惯指维生素D缺乏性的佝偻病,由于维生素D摄入的不足,导致钙、磷代谢失常,而最终发生骨骼的畸形。所以治疗目的是防止骨骼畸形,佝偻病分初期、活动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到活动期就会发现有骨骼畸形的表现,所以治疗最佳时期就在初期。 也就是说,如果宝宝一旦出现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异常哭闹、兴奋、晚上睡眠不好或多汗、枕秃,都是初期的表现,提示宝宝有维生素D摄入不足,如果在生后没有及时补充维生素D,发生佝偻病的可能性非常大,建议家长尽早到医院就诊,由医生评估后进行早期治疗,以防进展到活动期出现骨骼畸形。
    2023-08-02
  • 婴儿晚上哭闹不睡觉怎么回事(视频)

    婴儿晚上哭闹不睡觉怎么回事
    经常见到婴儿晚上哭闹,半夜家长抱宝宝来看病,说孩子怎么哄也睡不着。婴儿晚上哭闹不睡觉的原因很多,首先就是要考虑的环境温度是否适宜。如温度太高或太低,宝宝睡觉环境不舒适,宝宝特别热或冷,均可造成宝宝哭闹。 另外,宝宝佝偻病导致夜间哭闹不止,临床上经常见。宝宝消化功能不好,比如着凉,有发热或腹泻、肚胀或没吃饱,均可造成宝宝夜间哭闹不适。家长可以改善环境温度,让宝宝在舒适环境中睡眠,避免吵闹。另外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平时多晒太阳。要看看宝宝有没有腹泻,晚上有没有吃的不合适,导致哭闹不适。 如果排除上述原因,如果宝宝哭闹不止合并呕吐、肚子胀、精神弱、面色不好等表现,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排除有没有出现肠套叠、肠梗阻、阑尾炎等情况,这些情况不能忽视。家长应及时的去找儿科医生就诊,明确孩子哭闹的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3-08-02
  • 小腿外翻矫正的方法(视频)

    小腿外翻矫正的方法
    小腿外翻即医学上讲的X形腿,矫正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夹板运用、绑腿辅助装置、早期锻炼、矫正鞋垫等,具体纠正方法如下: 1、对于佝偻病患儿,必须需接受正规、系统治疗,同时需注意小儿不要过早学走路,这样可能会导致骨骼发育异常; 2、手术适宜于有骨性畸形患者,通过手术截骨以及内固定矫形,可马上恢复正常肢体力线和外观; 3、对于比较严重膝关节外翻畸形,通过一期截骨和内固定矫形,可能解决问题,但是同时也有并发神经和血管损伤手术并发症可能性。因此可采用外固定架辅助下截骨矫形,可缓慢矫正畸形,避免血管和神经损伤并发症出现,手术也比较微创。 非手术矫正方法原理基本一致,都是通过松弛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恢复膝关节内外侧稳定结构,从而使胫骨内翻达到矫正目标。非手术矫正方法好处是费用比较低,而且风险比较小,缺陷是主动治疗见效慢,而且需长期坚持。
    2023-08-02
  • 佝偻病如何治疗(视频)

    佝偻病如何治疗
    佝偻病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3-18个月龄大小婴幼儿,主要是因为体内维生素D不足,从而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营养性疾病。对于疾病治疗主需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发展,治疗原则应该根据需补充维生素D,系统治疗一个月以后应及时复查。 除采用维生素D治疗以外,应注意加强营养,保证足够能量及时添加转乳期食品,坚持每日户外活动,对已有骨骼畸形后遗症期患儿更应该加强体格锻炼,可采用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严重骨骼畸形应考虑外科手术矫正治疗。若临床表现血生化还有骨骼X线改变没有恢复征象,应该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进行鉴别,判断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通常在母乳充足或摄入足够配方奶的条件下,可满足婴幼儿钙营养,因此佝偻病治疗通常无需补钙,除非并发手足抽搐等低钙血症表现。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