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

  •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点(视频)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对社交场合或需要独立承担问题时而采取回避的态度,如不愿与人交往、不愿意在公共场合下表现自己,或者在别人的目光审视下去做一些事情。这些特点背后的含义是害怕自己的表现不够好,害怕自己被别人品头论足,害怕别人会发现自己的缺点或者不足,对很多需要展示自己的场合、环境,采取退缩、回避的方式。这个人往往是孤僻、孤独的,喜欢自己一个人,长此以往,这样的特征集合在一个人身上,即回避性人格障碍的特点。往往内心会有痛苦,觉得自己这样回避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但是又很难迈出第一步。
    2023-08-03
  • 人格障碍的危害(视频)

    人格障碍的危害
    人格障碍体现出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对于个人而言,主要是自我功能问题以及人际功能的损害。患者无法对自我有准确认识,包括自我身份、自我价值,与他人也难以建立与维持满意的人际关系。患者会缺乏同理心,人际关系中冲突也无法管理,容易失控,对于多数事物的认知有偏差,情感表达与体验僵硬不灵活而难以调节。 因此人格障碍的患者会痛苦,周围的人也很痛苦,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和违法犯罪有密切关系,罪行严重、作案手段残酷、犯罪情节恶劣的犯人多数属于该类型。人格障碍患者不会为自己不良的行为焦虑,一般没有求治愿望,这也导致患者周围人的痛苦。
    2023-08-03
  • 人格障碍症怎么治疗(视频)

    人格障碍症怎么治疗
    人格障碍在临床上是比较慎重的诊断,属于比较严重的病。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可以临床治愈,但是人格障碍一旦诊断明确,很难治愈。人格障碍患者认知、思维比较狭隘、偏激,治疗难度很大,具体治疗原则如下: 1、治疗伴随症状,比如伴随焦虑需要进行抗焦虑治疗,伴随抑郁需要进行抗抑郁治疗,伴随精神病症状通过抗精神病药物进行干预和治疗; 2、人格障碍治疗需要心理干预,通过系统正规的治疗,可能部分患者效果不好,部分患者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治疗,人格会发生变化,但难度很大,需要患者和家属长期配合。
    2023-08-03
  • 边缘性人格障碍治疗效果(视频)

    边缘性人格障碍治疗效果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预后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部分症状比较轻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无法得到治疗,因为患者不承认患病,也不会意识到是精神、心理、性格等问题,该部分患者只能自我疗愈; 2、对于症状比较偏重的患者,比如有自残或者其它冲动行为,给患者自己或者别人带来更多的麻烦,该部分患者通常能够得到治疗。无论是轻症或者重症患者,如果能够进行治疗,预后通常较为理想。 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尤其是心理疏导可帮助患者完成心理成长。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智力正常,而且精神状态活跃,有非常好的想法和创造力,如果调理得当,患者都能够有很好的预后。随时间推移、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人格越来越趋于稳定、成熟。患者关于自己的好与不好的两极化、人际关系忽好忽坏的变化以及冲动行为等,都会逐渐变得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好。 如果进行干预治疗,比如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则进程更快。因此,建议无论是轻症还是重症患者,只要确诊存在边缘人格的特点和问题,均需要积极的进行干预治疗,预后均较为理想。
    2023-08-03
  • 人格分裂症的症状(视频)

    人格分裂症的症状
    人格分裂包括人格障碍以及精神分裂,大体如下: 1、人格障碍包括身份认同和转化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临床表现主要是不容易专注于某个状态,会不停改变,比如与他人关系不持久、不稳定,持续性差。身份认同和转化人格障碍会表现为在不同时期,在某些触发因素驱使下可以从一种类型性格转化为截然不同另外一种类型性格,朋友、社交圈也会有截然不同情况,所表现行为模式完全不一样; 2、精神分裂是指一个人行为模式和所处真实世界分离,不匹配,会有脱离于真实世界想法和行为。
    2023-08-03
  • 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视频)

    边缘型人格障碍治疗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中的类型之一,主要表现形式是情绪的不稳定,还有行为的冲动性。另外,患者对环境认知的敌对、鲁莽的行为,可能会出现违反常规的、给自己造成麻烦的行为。所以边缘型人格障碍会给他人或者自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尤其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平时情绪也不稳定,有些人可能会有空虚感,情绪得不到良性宣泄的途径,也没有特别好的人际环境给予一定的社会支持,所以情绪控制是个很大的问题。在对边缘性人格障碍进行干预时,适当的心理干预行为治疗是必要的。如果患者持续出现不稳定的情绪可以使用辅助情绪稳定剂;如果突然出现兴奋和冲动还可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2023-08-03
  •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怎么治疗(视频)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怎么治疗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中的一类,主要特征是对他人权利的广泛漠视或者侵害。患者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往往会存在品行障碍,成年后可能诊断转归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在社会上往往会出现违法或者犯罪行为,治疗比较困难,因为患者的人格形成受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塑形因素的共同作用,到成年时人格已经固化,就像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以如果患者人格发育异常偏离一旦成型,改变起来可能比较困难。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对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也可以进行一定干预,但可能是个长期、漫长的过程,需要整个社会环境共同关注,包括对患者行为的校正。如果患者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导致激惹攻击性异常情绪,可以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或者情绪稳定剂,让其情绪趋于稳定。总体来讲,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可能比较困难。
    2023-08-03
  • 回避型人格障碍怎么回事(视频)

    回避型人格障碍怎么回事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中的类型之一,此类人对社会环境有种紧张不安的感觉,所以会尽可能地回避出现在此环境中。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往往对环境抱有一种怀疑和不信任感、不安全感,在社会环境中紧张不安,所以一般都是独来独往、独自开展工作。在环境中患者可能显得很自卑,由于自己社交能力的缺失会有一种自卑感或者无用感。 患者也可能对环境中的认可,就是对环境对他的评价和认可,也显得特别敏感,患者需要被承认、被接受,但在需求的同时又对环境抱有很大的距离感。患者的社交能力和社交恐怖症有些相似之处,治疗也可以采取和社交恐怖症共同的治疗措施,比如支持治疗、社交能力训练,对增强社交的自信心有一定帮助。
    2023-08-03
  • 人格是什么意思(视频)

    人格是什么意思
    人格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性格,即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其实是有个惯常的固有的模式的,也就是每个人遇到什么事情,通常会如何反应,如何行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提到人格肯定是要关注人格障碍方面的因素,人格障碍就是一个人的性格明显的偏离社会的标准,会因为这个问题出现一些交往的问题,出现一些在社会上应对,跟其它人之间交往的障碍,大概就是人格障碍了。 其实每个人的人格都有其特点,只有当人格偏离的过于多的时候,给他造成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才会考虑这个人有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在国内的诊断是比较低的,这当然跟文化有关系。举一个例子,比如人格障碍里面有一个边缘性人格障碍,其实表现出来就是大家感受这个人跟别人有点不一样,但是你说他有多大的问题,哪方面特别异常,可能也不是特别明显。 在国外这个诊断是非常高的,诊断率比分裂症的发病率还要高,在我们国内这个诊断是几乎很少去下的,这可能跟文化有关系。人格障碍总的一句话就是会觉得这个人怪怪的,不像其它的我们了解的那些精神障碍的举止、行为、言语有非常明显的异常,但是就觉得他有点奇怪,这可能是老百姓会有的印象。
    2023-08-03
  • 回避型人格的症状(视频)

    回避型人格的症状
    回避型人格障碍也称为焦虑性人格障碍,有过分的紧张和担心,提心吊胆,对于拒绝或批评特别的敏感为主要特征。 在临床上主要看到的,就是比如这个人在社交的场合特别害怕别人去批评他、评价他,因为这些担心他可能会选择不去参与社交,或在社交的场合,除非肯定自己在这个社交场合是受人欢迎的,如果他不能肯定,他就不去社交。还有一种就是总是处于这种紧张、提心吊胆的状态当中,尤其在社交的场合,对于拒绝和评价过分的敏感,因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对他的生活有很多的限制。 比如什么地方是他绝对不能去的,什么样的人是一定要回避的,所以他的生活限制会特别多。还有他可能会有一些自卑的表现,相信自己在社交的场合是笨拙的,是远远不如别人的。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