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

  • 乙型脑炎疫苗什么时候接种(视频)

    乙型脑炎疫苗什么时候接种
    乙脑疫苗是一种用来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疫苗,分为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两种疫苗都是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中推荐的疫苗,都能有效预防乙脑,接种对象是≥8个月的儿童。国家免疫程序规定,乙脑灭活疫苗是出生后满8月龄的儿童开始接种第一针,间隔7-10天后接种第二针,2岁和6岁时再各接种一针。乙脑减毒活疫苗只需接种两针,分别在8月龄及2周岁时各接种一针。以下几类人群不适合接种乙型脑炎疫苗: 1、对乙脑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 2、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在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 3、发热儿童; 4、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儿童; 5、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2023-08-01
  • 流行性乙型脑炎怎么治疗(视频)

    流行性乙型脑炎怎么治疗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经蚊虫传播的疾病,由于蚊虫传播乙脑病毒引起颅内感染,大多数发生在夏秋季节,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脱水降颅压:可在急性期时根据患者颅压情况给予甘露醇,进行脱水降颅内压治疗; 2、抗癫痫治疗:可给予丙戊酸钠等控制癫痫发作的药物; 3、治疗高热:因乙脑患者通常体温较高,可给予物理治疗降温; 4、对症支持治疗:如患者呼吸不畅,可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经过治疗部分患者可出现好转的迹象。
    2023-08-01
  • 流脑和乙脑的区别(视频)

    流脑和乙脑的区别
    流脑和乙脑均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并均属于传染病,常见区别有以下几种:一、传染特点:1、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病人作为传染源,通过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常在冬、春季发病;2、乙脑:属于虫媒传染病,传染源是猪,通过蚊子叮咬来传播乙脑病毒。蚊子叮咬病猪后再携带乙脑病毒叮人,便会造成人的感染。乙脑产发在夏、秋季;二、症状:1、流脑: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疼、头疼、乏力、食欲不振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全身有瘀点,或瘀斑的皮疹,同时伴有头疼、呕吐,甚至由于颅内压增高,而出现喷射性呕吐。病人会有颈项强直、布氏征阳性、克氏征阳性,又为脑膜刺激征。流脑病人通常是化脓性的脑脊液,即混浊、黏稠的脑脊液,另外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会比较明显;2、乙脑:主要表现是发热、头疼、意识障碍,部分病人会有呼吸急促、紫绀、缺氧等呼吸衰竭表现。乙脑病人的脑脊液,是浆液性脑脊液,即稍微混浊、稀薄;三、治疗:1、流脑:主要是通过应用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是通过青霉素静脉点滴治疗;2、乙脑:其治疗没有特效药,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降温、止抽,以及预防呼吸衰竭等。
    2023-08-01
  • 典型乙脑的临床表现(视频)

    典型乙脑的临床表现
    乙脑通常指流行性乙型脑炎,典型的流行性乙型脑炎通常有以下几种临床表现:1、感染中毒症状:比如发热、乏力、头痛等脑炎所共有的特征,流行性乙型脑炎也具备;2、意识障碍:由于流行性乙型脑炎较容易累及到丘脑,以及脑干的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而此系统与人体的觉醒密切相关,所以乙型脑炎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嗜睡、昏睡,重症患者甚至处在昏迷状态,和其他脑炎不同。因为其他脑炎不管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也有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但是发生率没有乙型脑炎高,所以乙型脑炎出现意识障碍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脑炎,是乙型脑炎较独特的临床表现;3、癫痫发作:由于脑炎的刺激、病毒继发的免疫反应,不少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患者都会出现癫痫发作,既可能是部分性发作,表现为一侧肢体抽搐,眼睛凝视,也有可能会出现全面性、强直阵挛大发作,表现为四肢强直阵挛、口吐白沫、意识不清,随即缓解,也可能会出现频繁发作;4、其他症状: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智能减退、记忆力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2023-08-01
  • 流脑和乙脑的重要鉴别特点(视频)

    流脑和乙脑的重要鉴别特点
    流脑又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脑又称乙型脑炎,二者主要的鉴别特点如下:1、病原不同:流脑是由于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细菌化脓性脑炎,而乙脑是由于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病毒性脑炎。通过脑脊液的检查,可以明确发现病原不同,所以治疗的方向也不同,乙脑是以抗病毒为主,而流脑以抗细菌为主;2、传染途径不同:流脑有一定的传染性,通常会群体发病,即在一个地区或生活的社区附近会有多人发病。而乙脑是虫媒性脑炎,一般不具有人传人的特点,通常以虫媒传播,在夏季容易发病;3、检查特点不同:流脑主要引起脑脓肿以及脑膜的肥厚和强化,脑脊液呈现出米汤样化脓的表现。而乙脑主要累及脑部的深部核团,丘脑会出现对称性病灶,而脑脊液没有明显的浑浊,蛋白水平以及细胞数量并不高。
    2023-08-01
  • 乙脑传播途径(视频)

    乙脑传播途径
    乙脑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是通过蚊子、蚊虫进行传播,蚊虫主要在夏季、秋季多见,因此在夏、秋季节是乙脑的高发季节。蚊虫冬天时可能叮咬蝙蝠、蜥蜴、蛇等动物,动物会在冬天携带病毒,夏天时蚊虫重新叮咬这些动物后,重新携带病毒,同时再叮咬如猪、牛等家畜,使猪、牛出现一过性病毒血液症,出现隐性感染。如果更多蚊虫再去叮咬人类,就会传播乙型性脑炎。在疾病高发地区,对蚊虫进行消灭,以及对猪、牛进行防疫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乙脑的流行程度。
    2023-08-01
  • 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什么(视频)

    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什么
    乙脑病毒是虫媒病毒,主要传播媒介是蚊子,包括按蚊、伊蚊等,主要通过蚊子叮咬带有乙脑病毒的人或牲畜,蚊子体内病毒通过再次叮咬其他人与动物进行传播。乙脑病毒会导致儿童和青壮年发生严重脑炎症状,部分患者会遗留后遗症。所以对于切断传播途径,灭蚊十分重要。乙脑病毒属于一类传染性疾病,传播具有季节性、地域性的特点,好发于夏季与秋季,蚊子比较多的季节,且主要流行于特殊地带,如中国南方的热带地区。
    2023-08-01
  • 麻风疫苗和乙脑疫苗可以同时打吗(视频)

    麻风疫苗和乙脑疫苗可以同时打吗
    麻风疫苗以及乙脑疫苗的成分不存在互相影响的作用,所以可以同时接种,但应注射在不同的部位。在有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家长分2次带孩子接种疫苗,因为疫苗注射后会出现轻度的不良反应,若同时注射则不易区分引起反应的类型。上述两种疫苗若分开进行接种,时间的间隔应尽量在4周以上。接种疫苗后,家长应带孩子在注射的现场观察半小时再离开,从而在孩子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意外的严重反应时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注射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低烧以及局部注射部位的红、肿、热、痛等症状,只要进行对症处理通常可在2-3天自行消退,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2023-08-01
  • 乙脑传播途径有哪些(视频)

    乙脑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RNA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损害就是导致脑子基底节区丘脑坏死、脑核团坏死,小孩会出现高热、惊厥、昏迷,就算抢救回来很多人的预后也不太好,后遗症的症状比较突出。流行性乙型脑炎通过猪和蚊子传播,春秋季或者夏秋转换时候是高发期,猪身上携带病毒,蚊子叮咬可进行传播。注意事项如下: 1、小孩应该打乙脑疫苗,打了疫苗之后一般就不会得病; 2、在有蚊子的季节要注意灭蚊处理; 3、猪也要打疫苗,注意劳动防护和卫生防护。
    2023-08-01
  • 乙脑传染吗(视频)

    乙脑传染吗
    乙脑是传染病,蚊子叮咬病猪之后,再叮到人会发病,是蚊媒传染性疾病。一般乙脑多见于乡下的孩子,城市里面因为没有养猪,孩子得乙脑的可能性小。近期因为预防接种工作做得比较好,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乙脑。如果是在乡下,还是要打预防针,按时完成国家计划内的预防接种。家里注意卫生情况,及时地杀灭蚊子,避免孩子被蚊子叮咬。乙脑后遗症发生率非常高,死亡率也很高,一旦得了乙脑非常难治疗,以预防为主。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