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

  • 静脉血栓的症状(视频)

    静脉血栓的症状
    常见的静脉血栓症状是在有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患者中,比如常见的下肢骨折,需要卧床的患者、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或者患者本身具有高凝状态的疾病,比如凝血酶原Ⅲ缺乏,蛋白S、蛋白C缺乏。这类患者中突然出现下肢疼痛、肿胀,甚至下肢颜色改变、下肢温度改变,比如下肢皮肤温度高于正常一侧,这样的患者高度怀疑出现了下肢静脉血栓。而有些患者甚至以呼吸困难、咯血、胸痛为首发症状入院。这样的患者实际是在下肢静脉血栓的基础上,已经出现了肺动脉栓塞症状,需要急诊护理、监护室处理、ICU处理,甚至需要进行溶栓、介入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2
  • 腿部血栓症状(视频)

    腿部血栓症状
    常见腿部血栓的症状是指在有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人群中,比如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蛋白S缺乏、蛋白C缺乏,或者抗心磷脂综合征等。或者患者出现过外伤需要长期卧床,或肿瘤患者、ICU监护的患者,这类患者突然出现下肢疼痛、肿胀,皮肤颜色改变、加深,皮温改变、温度升高,患者就出现了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的治疗主要是需要用抗凝药物、溶栓药物,或者通过静脉途径溶栓、静脉途径机械碎栓,或者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下肢静脉血栓。还有的腿部血栓患者会出现栓塞后综合征,指反复发作的腿部静脉血栓形成,出现沉重感,甚至皮肤瘙痒、皮肤色素沉着,湿疹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2023-08-02
  • 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包括哪些(视频)

    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包括哪些
    深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是溶栓或者血栓抽吸治疗,通过直接的特殊导管插入到血栓内,通过注射溶栓药物来溶解血栓,或者也可以将一些特殊的装置插入血栓,将血栓抽吸出体外,这个是溶栓和血栓抽吸治疗; 2、我们可以采用腔静脉滤器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引起的肺栓塞,对于某些病人,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时候,血栓会脱落,最后经过血液循环到肺里面,引起肺栓塞,而滤器就起到血液拦截的作用,预防大部分栓子通过人体内最大的腔静脉到达肺动脉,引起肺栓塞; 3、静脉血管成形,目前对于左下肢,尤其是左下肢静脉血栓的病人,大概60%-70%的病人是由于髂总静脉受压引起的,这一类病人,我们通常会在溶解或者去除下肢静脉的同时,开通狭窄和闭塞的髂静脉,以减少血栓复发。强调一点,无论是采取哪种治疗方式,介入治疗前后需要密切配合抗凝治疗,无论是口服、皮下注射或者静脉注射抗凝药物,都要尽量做到足量、足疗程,你需要定期随访和医生配合来完成相关的治疗。
    2023-08-02
  • 静脉血栓治疗方法(视频)

    静脉血栓治疗方法
    静脉血栓,常指下肢深静脉血栓。在这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首先采取的方法如抬高患肢、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穿弹力袜。在医院中这些方法只是基础的治疗方法,更多的是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常用的低分子肝素、华法林、阿加曲班、利伐沙班这类抗凝药物。药物治疗大部分时候对于下肢静脉血栓会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如果下肢静脉血栓进展比较快、症状比较严重,甚至影响整个肢体血供,可能还会用溶栓药物,比如尿激酶,如果通过药物治疗,已经不能解决下肢静脉血栓,要采取介入方法,或者外科手术方法。介入方法是指用导管或者导丝进入血管内,把血管开通治疗静脉血栓。
    2023-08-02
  • 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由于下肢深静脉内血液凝固,所造成的深静脉回流障碍。血栓在深静脉内形成后,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下腔静脉,到右心房、右心室,进而到肺动脉,栓子脱落后,进入肺动脉,可造成致死性肺栓塞,属于最致命、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突然猝死的重要原因。 此外,血栓形成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造成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即造成下肢浅静脉扩张,以及下肢溃疡、肿胀、行走困难等症状。
    2023-08-02
  •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有哪些(视频)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常见疾病,患者可产生腿部肿胀、疼痛等症状,甚至发生肺栓塞。因此,患者需平时做好预防,预防措施如下: 1、在家或工作时避免久站、久立,避免保持一个姿势长期不动; 2、避免术后肢体制动,一旦出现外伤不可卧床不动; 3、长途汽车或坐飞机等长途旅行情况下,应定期活动下肢。每小时勾脚、活动下肢,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4、若长时间无法得到锻炼,则需戴穿弹力袜,也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5、高龄患者若存在家族因素,也需进行有效的预防。 一旦发现血栓,再次发生血栓的几率较高。患者需积极预防病因,控制高危因素,避免致病因素存在,提前口服抗凝药物等。因此,患者应到专业血管外科就诊,进行有效的静脉血栓预防。
    2023-08-02
  • 漏斗胸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漏斗胸术后注意事项
    漏斗胸术后的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手术后要尽早下床活动,手术创伤很小,手术后第二天可以下床活动,要避免长期卧床产生下肢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还有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不好的情况; 2、手术后要注意坐姿和站姿,病人需要警惕漏斗胸成形钢板移位,要保证早期昂首挺胸的体位,尽量减少弯腰、扭转姿势; 3、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但是不能做剧烈运动,特别是对抗性运动,避免胸壁受到撞击,受撞击容易引起钢板移位; 4、手术后因为置入钢板,所以不能做磁共振检查,因为磁共振是强磁场,可能造成钢板的移位情况; 5、要注意手术后定期进行复查,早期可以每个月到医院进行复查,以后可以3个月、6个月进行1次复查。如果患者处于青少年时期,发育比较快,可能复查的时间要适当进行缩短。
    2023-08-02
  • 显性脊柱裂影响寿命吗(视频)

    显性脊柱裂影响寿命吗
    显性脊柱裂有可能影响患者寿命。因为显性脊柱裂,是指在脊柱裂的局部有硬脊膜和神经根向外膨出,即脊膜膨出。还有些患者显性脊柱裂更加严重,在脊柱裂的局部有脊髓、神经根和硬脊膜囊向外膨出,即脊髓脊膜膨出。这类比较严重的类型,常会合并不同程度的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时会有大小便失禁,同时患者会出现下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严重时会出现双下肢截瘫。所以这类患者,常会在病情进展过程中,由于大小便失禁、反复的泌尿系感染、皮肤营养不良性的溃疡、褥疮、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的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由此可见,显性脊柱裂是对患儿神经功能影响比较严重的一类疾病,重在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在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之前,通过手术的方式,尽可能修缮局部的缺损,使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不至于进行性发展,对于改善患者的预期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都有帮助。
    2023-08-02
  • 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注意事项
    脊髓栓系综合征是神经损害性疾病,神经损害通常为不可逆性,病程越长恢复越慢。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以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家属或医务人员应当协助患者定时翻身,以避免局部受压,从而形成压疮,或者局部血液不循环,甚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还应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减少失用性萎缩以及畸形等不良情况,注意遵医嘱用药治疗,按照药物说明或者医嘱说明,按量使用治疗药物,不得私自调整药物用量,以免引发不良药物反应; 2、患者必须要均衡术后饮食,加强饮食营养,多补充清淡且容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以及维生素食物。与此同时,禁忌辛辣、生冷刺激性饮料或者饮食,注意有良好的饮食结构,有助于身体健康恢复; 3、如果患者采取创伤比较小的终丝切断术,手术后2-3天可以适当下床活动。对于大型手术,也就是切口相对比较大的手术,应当注意脂肪液化以及伤口裂开。患者一定注意在床上多保持俯卧位或者左右卧位变换,伤口要进行局部加压,一般不建议仰卧位,且要加强大小便功能锻炼,同时保持好良好心态。 脊髓栓系综合征如果病因明确,手术效果比较好,术后一定要加强护理方面工作。日常生活中需要留意自己健康,深入了解脊髓栓系综合征知识。为了降低该病发病可做早期预防工作,从而避免该病损害,保护自身健康。
    2023-08-02
  • 中风住院多久(视频)

    中风住院多久
    中风患者住院时间因病情而定,一般急性中风进行溶栓或者介入治疗后,需要再观察2-3天血管进行评估,一般住院7-8天后即可出院。但如果肢体瘫痪比较严重、血管状态特别差,这时需要在医院住院进行症状控制,血管清空做完以后可以转到康复科继续康复治疗,住院时间会相对更长。 如果中风患者同时发生并发症,比如肺上感染、下肢静脉血栓,针对并发症治疗疗程会更长。所以,中风病人住院时间长短主要由病情决定。若疗效比较好,急性期可能住院7-8天,即1周左右即可以出院。如果发生并发症或者后期需要康复,可能需要转移到相应科室进行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