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庆军

  • 脚后跟发麻是怎么回事(视频)

    脚后跟发麻是怎么回事
    脚后跟出现疼痛比出现麻木的机会多,如果没有疼痛,单出现麻木,要检查麻木范围。如果是局部的小范围麻木,应检查是否与鞋、袜子有关系;或者在短时间内有长距离的行走、爬山等,造成运动方式改变,也会感觉到脚麻木。虽然有时自觉脚麻木,但未必真正是足步的感觉神经受到影响所致。还要寻找原因,即是否有翘二郎腿的习惯;或在翘二郎腿的过程中,腓总神经是否受到卡压。如果腓总神经受到卡压时,也会出现小腿或足跟部的麻木,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原因。 神经根的感觉部分有2-3种神经纤维,如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交感神经。如果感觉神经受压迫也会引起脚后跟局部区域麻木。在这时如果椎间盘突出,还要再关注是否有小腿疼痛和麻木,有时症状可混杂在一起。而单纯脚后跟局部的麻木,这种现象一般与运动方式有关。
    2023-08-01
  • 骨刺能根治吗(视频)

    骨刺能根治吗
    骨刺学名骨质增生,是人体受过度刺激以后自我保护性反应,关节囊或者韧带局部出现钙化,逐渐形成骨质增生。部分骨骼边缘形成骨质增生,此类骨刺不需要治疗。增生骨刺严重压迫神经或者影响到关节活动,功能受限时候才需要治疗,以解除相应症状和体征。 一般骨质增生不需要单独治疗,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疗骨质增生。以膝关节为例,骨质增生如果没有疼痛,不需要治疗。部分患者没有骨质增生,但出现疼痛则需要口服药物治疗。但为缓解疼痛症状,而不是治疗骨刺。对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可能预示着关节的关节面软骨已经缺损,口服药物也不能够治疗,可能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
    2023-08-03
  • 坐骨神经损伤后的表现(视频)

    坐骨神经损伤后的表现
    坐骨神经损伤后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两种:1、坐骨神经完全断裂:患者表现为下肢,特别是小腿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完全性丧失,患者既没有感觉,也没有运动。同时交感神经也受影响,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出汗。如果是交感神经部分损伤,感觉运动的范围取决于受损伤的断裂的神经束。因为部分神经是属于交叉支配,患者可能是表现为某块肌肉肌力下降甚至肌力减弱。部分患者表现为感觉区域错失或者感觉减退等;2、坐骨神经挤压伤、挫伤: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区域的肌力下降或者感觉降低,这种情况下,应该积极进行神经探查手术,在手术中观察局部坐骨神经是否发生了断裂、不全断裂,还是单纯损伤。如果发生了部分断裂,应该进行神经外膜和神经膜的缝合术,对神经进行吻合手术,有利于神经早期恢复。如果是单纯损伤,只是局部发生血肿,应该切开神经外膜,对神经进行减压,这样也有利于神经的康复。因为局部的血肿可能对神经纤维有一定压迫,切开神经外膜以后,清除血肿有利于减轻对神经压力和局部张力。手术探查以后可以做高压氧治疗,有利于神经损伤恢复,也可以口服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恢复。
    2023-08-02
  • 每天晒太阳多长时间最好(视频)

    每天晒太阳多长时间最好
    每天晒太阳时间半个小时最好,以春秋天为例,每天外出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这时候阳光比较充足,也可以避免暴晒,让阳光直射到皮肤上,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让皮下7-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3。维生素D3在血液中经过肝脏25-羟化酶的作用,变成25-(OH)D3。而在肾脏的1α-羟化酶的作用下,又变成1,25-(OH)2D3,能够促进钙结合蛋白的合成,促进胃肠道对元素钙的吸收。每天晒太阳时还要注意不能涂抹防晒霜,也不能打遮阳伞,如果阳光不能照射到皮肤上没有作用。在冬天可能喜欢在阳台上或者窗户下面晒太阳,这样不能促进天然维生素D的合成,因为玻璃阻隔了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2023-08-03
  • 骨关节炎怎么治(视频)

    骨关节炎怎么治
    骨关节炎常发生部位为膝关节,如果行走或上下楼时疼痛严重,可能发生中度骨性关节炎。如果行走时疼痛严重,影响行走甚至夜间出现疼痛,可能是重度骨关节炎。如果只是在下楼,甚至在蹲起的时候出现疼痛,而平时行走或静息的时候没有疼痛,这是非常轻的骨关节炎。骨关节炎轻重的程度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 对于轻度骨关节炎,可以口服氨基葡萄糖营养软骨,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缓解疼痛。对于中度骨性关节炎,可以口服氨基葡萄糖或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缓解疼痛。如果疼痛一旦不能缓解,可以向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几丁糖等药物润滑、营养软骨。保守治疗依然没有效果情况下,如果关节增生比较严重,通过核磁共振或者关节镜发现关节软骨挫损较重,已经形成骨关节炎。严重骨关节炎,可能需要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                            
    2023-08-03
  • 胸椎骨质增生的症状及如何治疗(视频)

    胸椎骨质增生的症状及如何治疗
    胸椎骨质增生如果没有产生胸椎管狭窄,骨质增生不需要治疗。如果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导致椎管受到压迫,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是小关节骨质增生,导致椎管后外侧压迫,产生下肢症状,也需要手术治疗。因为骨质增生,是人体对抗外界应力所产生的保护性反应,说明外界应力比较大。另外,预防骨质增生,应该积极纠正坐姿、避免久坐,同时加强颈胸背部、腰部肌肉功能锻炼,肌肉的力量增强,骨质增生发生的机会也会减少。 因此,骨质增生能够反映退化程度,口服药物目的为缓解症状,而不是治疗骨质增生。
    2023-08-03
  • 颈椎间盘突出会死人吗(视频)

    颈椎间盘突出会死人吗
    颈椎间盘突出不会死人,治疗上主要见于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锻炼:颈椎间盘突出没有颈部疼痛、麻木、下肢行走不稳等临床症状,只是在CT、核磁共振上显示有颈椎间盘突出时,不需要治疗。需要注意避免低头过久,注意坐姿、避免久坐,加强颈部肌肉的功能锻炼即可;2、保守治疗:如果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出现上肢疼痛、麻木、下肢行走不稳等临床症状,可以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比如洛索洛芬钠缓解疼痛,还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比如甲钴胺营养神经。同时可以做牵引治疗,牵引过程中能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缓解上肢的疼痛和麻木;3、手术治疗:如果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出现下肢行走不稳,说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了脊髓,出现髓性症状,可能合并有胸腹部的束带感,有踩棉花样的感觉。这种情况下,考虑已经产生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一般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如果上肢疼痛、麻木,保守治疗没有效果,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一般也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3
  • 游泳对腰椎有好处吗(视频)

    游泳对腰椎有好处吗
    游泳对腰椎有好处。腰椎有生理性前凸,腰椎生理性前凸的维持首先就是周围肌肉的功能所决定。如果在正常日常生活中,弯腰驼背的坐着、长期久坐,缺乏功能锻炼,会导致腰肌的退行性改变,出现腰肌的劳损。腰椎的稳定性受到干扰之后,可能会出现腰椎间盘的受力不均,会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出现下肢疼痛和麻木。如果长时间疼痛和麻木保守治疗无效,严重的影响工作和生活,可能还需要手术治疗。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首先要预防腰肌劳损,如果要预防腰肌劳损,要做到以下几点:1、正确的坐姿:要挺直腰坐立和站立,不能够弯腰驼背的坐姿,要避免长时间的伏案工作,特别是低头长时间的看手机或者看电脑。平时看电脑的时候,应该眼睛平视前方,电脑屏幕的中心,在眼睛平时线的上方微抬头看屏幕,对颈椎比较好,对腰椎也比较好。不能低头屈颈看或者弯腰看电脑;2、避免久坐:长期久坐会导致肌肉的劳损疲劳,不可避免的出现弯腰驼背,在肌肉松弛的状态下自我感觉舒服,但实际上弯腰驼背的坐姿会损伤腰肌,坐了一小时站起来休息十分钟;3、加强腰背部肌肉的功能锻炼:游泳就是对腰椎肌肉最好的锻炼方法,既能够缓解腰椎肌肉的疲劳,同时又能够加强腰椎肌肉的力量的训练,增强腰肌的肌力。腰椎肌力增强,就能够很好地维持腰椎的稳定性,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所以游泳对腰椎、对全身都是有非常好处的。
    2023-07-30
  • 颈椎病视力模糊怎么办(视频)

    颈椎病视力模糊怎么办
    如果颈椎病患者已经确诊,而视力又出现模糊现象,这时患者应该积极去眼科进行就诊,让医生对眼睛疾病进行排查。如果确实排查了眼睛的因素,依然存在视力模糊,可能是颈椎病所引起。这种情况要积极治疗颈椎病,比如要注意坐姿,即挺直腰坐和站,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避免长时间看电脑屏幕。因为电脑光线比较亮,长时间刺激眼睛,也会导致眼睛视力模糊;同时应该避免久坐,坐1小时应站起来休息10分钟,在室内工作的患者应该是走到窗前,向窗外望远处,可以避免眼睛视物疲劳,有利于缓解视物模糊现象的发生,或者预防视力模糊的现象。下班后,应该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比如游泳、小燕飞、平板支撑、打网球、打羽毛球,或者是练瑜伽等均可,有利于避免颈椎病复发,或者是颈椎病的加重。如果颈椎病还存在上肢的症状和麻木,麻木症状和疼痛可以进行颈托的固定,佩戴颈托,每天牵引0.5小时,有利于恢复椎间盘的高度和椎间孔的高度,减少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如果颈椎病患者还出现耳鸣、眼睛视力模糊和眼花等现象,或者心悸、气短症状,也应该佩戴颈托,加强锻炼,避免长期低头。而且应该避免在床上躺着看手机,有利于在控制颈椎病的同时,避免视物模糊的发生或者是缓解视物模糊的现象。
    2023-07-30
  • 成年女性肋骨外翻矫正方法(视频)

    成年女性肋骨外翻矫正方法
    成年女性出现肋骨外翻,若不影响呼吸,仅外形有不同程度差异,无需做任何治疗,无需进行矫正。只有畸形发育非常严重,限制呼吸,造成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才需手术矫正。 成年女性肋骨外翻是由于婴幼儿时期,特别是2岁以内时缺少维生素D所造成。在北方地区,特别是1-2月份之间出生的孩子,日照时间短,即接受阳光照射少,产生的维生素D较少,口服维生素D不足时,可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表现为囟门增宽、闭合较晚;牙齿发育不良,釉质发育不良;肋骨外翻,部分形成漏斗胸、鸡胸;部分出现X型腿、O型腿,以上均为婴幼儿时期缺少维生素D较典型的表现。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