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丽娜

  • 中风的护理方法(音频)

    中风的护理方法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中风的护理方法包括:1、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避免搬动;2、若呕吐、流涎较多者可将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必要时吸痰;3、呼吸急促者予以吸氧,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挡保护;4、风火上扰,入睡困难者,可睡前按摩涌泉穴;5、注意患肢的防寒保暖,保持肢体功能位置,被动活动患肢,防止关节僵硬变形。病情稳定后,指导病人练习康复体操,加强口腔、眼睛、皮肤及会阴的护理;6、用盐水或中药液清洗口腔;7、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布;8、保持床单清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9、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定时进行膀胱冲洗。
  • 带状疱疹如何治疗?(音频)

    带状疱疹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1、要注意休息,认真服药擦药,用药期间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以清淡为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2、没有生过水痘的小孩可能会受到传染,因而要注意隔离以免波及孩童。3、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消炎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4、不要摩擦患处,穿宽松的衣服,洗澡不要用太热的水洗患处。5、针灸和拔罐放血疗法对带状疱疹的神经痛疗效显著。
  • 带状疱疹的危害(音频)

    带状疱疹的危害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遗留下来最重要的后遗症。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一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据报道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后遗神经痛,50岁以上的老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该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的潜在杀手,疼痛以胸段肋间神经和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多见。
  • 中风如何用药?(音频)

    中风如何用药?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血液稀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溶栓治疗等。出血性中风脑出血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手术治疗和止血治疗。在中风恢复期,以调理气血通经活络为原则,开展包括针灸、康复、中药及心理方面的综合治疗,以全面改善患者的运动、言语、吞咽及认知功能。在中风后遗症期,以滋补肝肾、调和阴阳为主,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预防中风再次发病是此病治疗的关键。
  • 中风的中医治疗方法(音频)

    中风的中医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中风发病时,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甚至突然昏扑、不省人事为主要症状。一般情况下发病后,初始两周内为急性期,两周以后进入恢复期,半年以上则为后遗症期。急性期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好,而在恢复期,则以康复治疗配合中医,尤其是针灸治疗为主。针灸能显著改善肢体瘫痪、感觉障碍、言语吞咽的功能,提高治愈率是主要的治疗康复方法。
  • 中风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中风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的病因不同。缺血性中风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动脉血栓性、栓塞性、腔隙性脑梗死等。出血性中风分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它的主要病因,首先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中风的最主要和常见的病因。第二、心脏病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第三、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病因。第四、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的脑动脉炎,可引起脑血管病。第五、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会引起脑血管病。第六、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第七、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疗后,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另外气温变化、环境、情绪的变化、过度紧张、疲劳也是脑中风的原因。吸烟、过度饮酒等患者中风发病率会大大增加。
  • 中风如何预防?(音频)

    中风如何预防?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中风的预防应分为一般预防和重点预防。中风的一般预防,主要是针对具有中风危险因素的易患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积极治疗。1、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过量饮酒、高脂饮食、久坐、长期精神紧张。2、积极治疗和控制中风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和肥胖等因素的长期作用导致脑血管功能损害。中风的重点预防则是在一般预防的基础上,从中风的易患人群中筛选出高危个体进行重点干预。1、检查脑血管功能评估中风发病风险。2、合理进行药物预防。当脑血管功能受到损害时,除了治疗中风相关的疾病外,应进行药物预防,如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
  • 失眠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失眠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失眠按病因可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1、原发性失眠,原发性失眠通常缺少明确病因,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三大类,主要是由于患者大脑边缘系统功能的稳定性失衡,导致了大脑睡眠功能的紊乱,最终导致失眠的发生。2、继发性失眠,包括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与睡眠呼吸紊乱、睡眠功能障碍等原因的失眠。另外失眠还与环境因素、个体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等等有关系。
  • 中风的治疗方法(音频)

    中风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中风的治疗原则要以中药、西药、针灸及康复训练进行综合治疗,应先根据中风的病变过程进行系统化治疗,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治疗方法有所不同。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血液稀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溶栓治疗等,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出血性中风脑出血的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手术治疗。对于动脉瘤破裂造成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可用脱水降颅压治疗,抗脑血管痉挛,动脉瘤夹闭手术,动脉瘤介入治疗等。无论缺血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病人在功能障碍的恢复期都可以考虑进行康复治疗,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应立即开展针灸治疗。
  • 拔罐放血疗法的禁忌症(音频)

    拔罐放血疗法的禁忌症
    讲解医师:秦丽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
    体质虚弱、贫血、孕妇、产妇、凝血机制不良者、晕针、晕血者、重大疾病患者禁止使用放血疗法。传染病患者不易放血,饥饿、紧张、疲劳、大汗、大泄之后不宜进行放血治疗。放血前首先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放血针具和罐具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随时关注患者在放血调理过程中的身体状况反应。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易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放血后24小时不宜洗澡或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