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英末

  • 什么是切口疝(视频)

    什么是切口疝
    机体手术后切口处肌肉恢复不当、切口感染、切口开裂等因素造成的切口处缺失变薄进而形成的疝叫切口疝。病人术后,大概有1%会发生切口疝。如切口没有愈合好发生感染,形成切口疝的几率为10%,如切口没有愈合好,出现感染、裂开后进行二次手术形成刀口疝的几率为30%到50%。
    2023-08-02
  • 什么是股疝(视频)

    什么是股疝
    股疝是腹股沟疝的一种,也是女性疝。它是指包块是由腹股沟韧带下方区域薄弱缺失凸起而形成的疝。鼓疝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这是因为女性怀孕时,尤其是怀双胞胎、三胞胎或者多次生产骨盆机构会到挤压,容易造成股疝好发区域的薄弱,进而形成股疝。
    2023-08-02
  • 什么是白线疝?(音频)

    什么是白线疝?
    讲解医师:申英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疝和腹壁外科
    白线疝是腹壁上发生的疝的特殊类型,两侧腹直肌正中连接的部位叫白线,因为腹直肌前面有一层鞘叫前鞘,后面有一层鞘叫后鞘,在腹壁正中这两层腱膜组织融合形成了腹白线,实际上就是一些交叉的腱膜组织形成的,所以有交叉,就会有小的孔隙,如果孔隙大了,各种原因可以使腹腔压力增高,也可以使腹壁的外伤剥落,造成孔隙越来越大,最后形成薄弱和缺损,叫白线疝,它只可能表现在腹部的正中、肚脐的上方,也可以在肚脐的下方,在腹正中出现的包块不是脐疝,脐疝部位就在肚脐上,如果肚脐的上方或者下方出现,叫白线疝。现在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很多产妇去怀孕生二孩,多胎多产的几率增高了以后,白线这个部位在怀孕的时候,会明显的发生薄弱,如果白线分离的很明显,又叫腹直肌分离,因为两侧是腹直肌,在白线这个地方汇合,如果白线再发展就有可能造成腹直肌分离,尤其是怀巨大儿或者怀双胎、三胎的,这部分孕妇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是白线疝还是腹直肌分离,如果形成了窟窿这叫白线疝,而如果没有形成明显的窟窿,只是腹直肌往两边分开的很明显,叫腹直肌分离,产后的腹直肌分离之类的疾病,也是在腹部正中发生的。
  • 什么是脐疝?(音频)

    什么是脐疝?
    讲解医师:申英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疝和腹壁外科
    脐疝是除了大腿根腹股沟区之外,在腹壁这一片区域都可能出现包块,多叫腹壁疝或者腹外疝,在这其中,脐疝占了非常大的一部分,脐疝顾名思义是肚脐地方薄弱、缺损,鼓出包来了,脐疝分两类,一类叫先天性脐疝,一类叫后天性脐疝。先天性脐疝,刚出生的小孩要把脐带绞断,脐带包扎好了,肚脐自己恢复,所以小孩的脐疝一般来说,三岁以前是不主张去除的,除非嵌顿、绞窄的情况需要处理,大部分脐疝,儿童脐疝是不需要处理,可以观察到三岁以上。它是随着婴儿、儿童的生长发育,肌肉生长的越来越结实,脐疝是可以自愈的,所以儿童脐疝这种先天性脐疝可以观察到三岁以上。后天性脐疝,中老年妇女、孕妇,在腹腔压力增高的情况下,怀孕以后腹腔压力会明显的增高,很多孕妇的肚脐都会鼓出来,最后需要手术,因为产后也是能够逐渐恢复的,现在也有一些功能锻炼,包括产妇产后的恢复。而另一部分,如果多孕多产的,尤其是肥胖的中老年妇女会出现后天性需要治疗的脐疝,这也是中老年女性比较常见的,尤其是怀过很多次孕,生过很多孩子,反复的腹腔压力增高,把肚脐撑大,这一部分中老年女性是容易得脐疝。脐疝是肚脐出现了可复性包块,早期是可以出来,可以钻回,有的老年女性,可以摸到肚脐的缺损、薄弱。如果出来的包块很大,出来的东西很多,这种情况可能需要治疗,因为时间长了以后出来的肠管或者网膜逐渐跟周围的组织发生了粘连,不能完全回去了,虽然不是卡住了,不是疼,但慢慢的会出现粘连,甚至引起慢性的肠梗阻,症状会越来越明显,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治疗。还有一类,肝硬化、腹水,还有肿瘤晚期的病人,出现腹水以后,腹水把肚脐给撑大了,有的病人看着像一个灯泡似的,里面其实都是腹腔里面的液体,腹水从肚脐这个地方鼓出来,鼓到皮下形成了有点透亮的包块,这是脐疝的一种特殊类型,这一部分病例前提是要先控制好腹水,腹水量少了以后再去做脐疝的手术。
  • 什么是膈疝?(音频)

    什么是膈疝?
    讲解医师:申英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疝和腹壁外科
    膈疝从普外科或疝外科的角度来说,是属于腹内疝的一种,不是表现在腹壁的外侧,缺损薄弱是完全发生在腹腔内,发生在膈肌部位,膈肌是分割人体的胸腔和腹腔的结构叫膈肌,膈肌的薄弱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后天性主要是创伤性、外伤,剧烈的腹下压增高把膈肌撑开了,后天性形成创伤性膈疝。先天性的膈疝,因为先天发育主要在儿科比较常见,实际上膈疝是属于跨科的一种病,因为可以从腹腔里去做,也可以从胸腔里去解决膈肌的缺损,现在可能越来越多的是在普外科、疝外科,从腹腔,用腹腔镜去修补膈疝。而膈疝还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食管裂孔疝,是消化道从口腔、食管一直往下,而食管要穿过膈肌往下进入腹腔以后延续到胃,食管穿过膈肌的部位,如果膈肌形成了缺损薄弱,就叫食管裂孔疝,所以食管裂孔疝是膈疝的一种特殊的类型,研究的是需要用材料修补食管裂孔疝。而明显的膈疝,严重的膈疝,也要用材料把膈肌的缺损部位给它修补上。
  • 什么是白线疝(视频)

    什么是白线疝
    人体的腹直肌前后有两成腱膜组织,腹直肌的两层腱膜组织在腹壁正中交叉形成的部位叫做腹白线。腹壁腱膜组织交叉融合的区域有很多孔隙,如果孔隙因某种原因增大。就会形成腹白线区域的薄弱和缺失,在白线区的薄弱和缺失部位容易引发疝,叫白线疝。
    2023-08-02
  • 腹股沟疝气症状有哪些?(音频)

    腹股沟疝气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申英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疝和腹壁外科
    疝的主要症状是包块,尤其对腹壁疝、腹外疝来说,是腹壁上能摸到、看到的一个包块。腹股沟疝最常见是在腹股沟地方鼓出一个包来,这个包可大可小,但是最主要的是正常情况下可以出来,尤其在活动、咳嗽,增加腹压运动的时候,这个包明显,一躺下,手一推这个包回去了,摸不着了,这是可复性包块最常见的腹股沟疝的表现,再加上一些伴随的症状,像局部的坠胀、不舒服、胀痛。发展以后就出现了嵌顿、绞窄,出现了嵌顿以后,等于腹腔的脏器钻出来,回不去了,出现了血运的障碍、剧烈疼痛,绞痛发展到肠子的缺血、坏死、穿孔、腹膜炎,甚至危机生命。腹股沟疝分四型叫可复性、难复性、嵌顿性和绞窄性,是包块发展的不同阶段,从早期很好出来,很好回去,时间长了,逐渐跟周围的组织发生粘连,难复性,就是不容易回去了,出来以后,躺下揉、推它,可以减小一部分,但不能完全回去,这就是难复,再发展就是突然腹腔压力增高,用力的时候出现了肠管的卡住,这就是嵌顿,卡住以后,如果肠子血管的血运发生了障碍,导致肠管的缺血坏死,这就是绞窄,导致最后肠子坏死、穿孔。肠子一穿孔,肠子里的肠液甚至粪便流到腹腔里,造成腹膜炎,这是可以危机患者生命的。所以易复、难复、嵌顿、绞窄是疝整个的发展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