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 流行性腮腺炎的检查(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的检查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依靠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进行诊断,其检查项目如下: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者稍低,有肾炎并发症者可出现蛋白尿及红、白血细胞;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90%的患者血清淀粉酶有轻度或者中度的增高,有助于诊断; 3、血清学检查:抗S抗体可作为早期感染的证据,6-12个月逐渐下降或者消失;抗V抗体在发病1个月达高峰,6个月后逐渐下降,2年后达低水平并持续存在; 4、病毒分离: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液、血液、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
    2023-08-02
  • 流行性腮腺炎需要隔离多久(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需要隔离多久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的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其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人群普遍易感,感染以后可获得终身的免疫。从医学角度上看,由于症状开始前数天,患者体内已经开始有病毒的感染,在腮腺肿胀消退之前均有传染性,肿胀消退之后,传染性变弱。所以在临床上对于病毒性腮腺炎,一般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即可。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期一般是2-3周,因此需要隔离至少3周以上进行治疗。
    2023-08-02
  •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的传染病。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中复制,然后进入血流播散至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腮腺炎和脑膜炎。病毒在此进一步繁殖复制后,再次侵入人体的血流,形成第二次的病毒血症,并侵犯第一次病毒血症未受累的器官,因此临床上可出现不同器官相继发生病变。本病的病理特征主要为受累组织有非化脓性的炎症反应,表现为腺体及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及水肿或者有出血点等。
    2023-08-02
  • 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为自限性的疾病,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抗生素治疗也无效,主要是给予对症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如下六点: 1、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 2、注意口腔的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者软食为宜,保证液体的摄入量,避免食用些酸性食物; 3、可以用利巴韦林进行抗病毒的治疗,体温达到38.5℃以上时可用解热镇痛药治疗; 4、并发脑膜脑炎者可给予镇静、降颅压等药物治疗; 5、睾丸炎患儿疼痛时可给予解热镇痛药,局部冷敷用睾丸托,可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 6、并发胰腺炎时应禁食、补充能量以及注意补充水、电解质的平衡。
    2023-08-02
  • 流行性腮腺炎饮食提醒(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饮食提醒
    流行性腮腺炎除了需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还应在饮食上加以调理,具体如下: 1、选择半流质或软食饮食,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绿豆粥、绿豆汤、大米粥、小米粥等; 2、饮食温度不宜过高,忌食用过热或过凉的食物; 3、避免吃热性或者易引发过敏的高蛋白类食物,如鲫鱼、黑鱼、带鱼、虾、蟹等; 4、不宜摄入坚硬的食物,如西瓜子、苹果、饼干等,嚼食会引起疼痛,不利于病情康复; 5、避免吃纤维蔬菜,如芹菜、冬笋、黄瓜等; 6、不宜饮用酒、咖啡、浓茶等; 7、不宜食用过甜、过酸、过咸的食物,因这类食物会刺激腮腺口,而引起排泄唾液的障碍,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2023-08-02
  •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感染科常见疾病之一,因此在预防方面需要格外注意,其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2、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3、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4、一旦发现孩子疑似流行性腮腺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5、儿童应按时完成疫苗预防接种; 6、尽量避免与其他病患者接触,易感者可以服用板蓝根冲剂进行预防。
    2023-08-02
  • 腔隙性脑梗死能治愈吗(视频)

    腔隙性脑梗死能治愈吗
    腔隙性脑梗死指体积比较小的脑梗死,一般CT上显示梗死直径在2mm以内,比较小,症状比较轻,比如单纯出现一边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或者出现言语不清,往往经过治疗效果较好。但是脑血栓梗死后,一般经过15分钟到1小时细胞已经坏死,坏死的细胞由周围其它脑细胞代偿,所以脑梗死的细胞不能治愈。
    2023-08-02
  • 什么是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视频)

    什么是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
    老年人在中国主要指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在国外指65岁以上的患者。腔隙性梗死是颅内出现直径较小范围的梗死,一般在CT或者磁共振上提示直径在2mm以内,范围较小。 引起的症状相对比较轻微,通过相应的临床治疗,恢复效果相对比较好,而且对人体的影响较小,通常没有生命危险,但是要积极到医院进行治疗,缓解症状。
    2023-08-02
  • 双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怎么回事(视频)

    双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怎么回事
    双侧基底节脑梗死主要包括内囊、豆状核、尾状核头、丘脑区域的梗死,很多患者出现双侧基底节脑梗死,一侧可能是既往脑梗死,一侧是新发脑梗死。临床上比较常见心源性或者其它地方的血栓,或者气体栓塞,通过血管栓塞双侧基底节,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的情况,要区分是新发脑梗死还是既往脑梗死。 如果是既往腔隙性脑梗死,一般不需要继续治疗,二级预防即可。如果是新发脑梗死,要积极治疗,给予溶栓或者其它药物治疗。
    2023-08-02
  • 脑水肿如何治疗(视频)

    脑水肿如何治疗
    脑水肿的治疗要通过病因治疗,比如抗血小板、降血脂治疗。如果是脑出血比较严重,血肿多,需要先清除血肿、减轻压迫,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供应及二氧化碳呼出,还要用脱水药物治疗,比如甘露醇、呋塞米,必要时可以用白蛋白脱水治疗。 脑梗死患者经过脱水相关治疗7-10天,症状一般会改善,意识转清或者偏瘫减轻,住院期间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