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昕

  • 偏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音频)

    偏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讲解医师:吕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引起偏瘫最常见的原因,是脑部的疾患,也有少部分偏瘫是由于脊髓病变引起的,例如脊髓半切综合征。常见的脑部疾病,例如脑梗塞、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等,这些疾病如果损伤一侧大脑半球的运动神经纤维,也就是皮质脊髓束,就会造成对侧上下肢均等或不均等偏瘫。同时,还会损害感觉纤维,引起感觉障碍。脊髓的疾病,如脊髓肿瘤、炎症或者外伤,也可以损害一侧脊髓的运动神经纤维,同样会造成损害平面以下肢体偏瘫。以上就是造成偏瘫的一些主要原因。
  • 小脑萎缩治疗(音频)

    小脑萎缩治疗
    讲解医师:吕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小脑萎缩常常是一种头颅影像学上的说法,并不代表患者患有某种特定的疾病。小脑萎缩的病人也不一定有非常明显的临床症状,例如增龄性脑萎缩的患者,可以发现有小脑萎缩,但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也有许多疾病可以出现明显的小脑萎缩,而这类疾病患者往往会有很明显的肢体活动不灵活或者行走偏斜、头晕的症状,就需要进行治疗。比如多系统萎缩的患者,病人的头颅磁共振上可以表现为小脑、脑干的萎缩,患者常常会出现头晕,行走不稳的症状。还有小脑出血病人,经过了治疗出血得以吸收,但会遗留小脑软化灶,并造成小脑萎缩。这类患者也常会出现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的症状,需要给予营养脑细胞药物治疗,例如胞磷胆碱、吡拉西坦等。阿尔次海默病的患者,影像学上可以表现为全脑的萎缩,也包括小脑部位的萎缩,这类病人往往会伴有痴呆的症状,需要给病人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石杉碱甲等药物,改善脑痴呆的症状。
  • 小脑萎缩症状(音频)

    小脑萎缩症状
    讲解医师:吕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人类的平衡系统包括视觉系统、本体感觉系统以及前庭系统。小脑属于前庭系统,小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躯体平衡、控制姿势和步态,调节肌肉张力以及协调随意运动的准确性。轻微的小脑萎缩可以没有任何表现。严重的小脑萎缩表现为站立时不能保持平衡,常常向前或向后倾倒;行走时两脚分开,左右摇晃,呈现醉酒步态;双手活动欠灵活,笨拙明显,不能完成如系纽扣、缝衣服等精细动作,或者不能完成交替进行的规律性动作。在说话时,小脑萎缩的患者常常表现为语调异常,呈爆发式语言或吟诗样语言。
  • 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音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
    讲解医师:吕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当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种情况。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不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其死亡原因往往是由于严重的脑挫裂伤或脑实质的出血,引发脑疝而形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是由于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的薄弱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发脑疝而导致死亡。初次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死亡率约为30%。当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使颅内容积增加;血液崩解后释放各种炎症物质,导致化学性脑膜炎而使颅内压增高;血液阻塞了脑脊液回流,引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以上原因都可以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脑疝而导致患者死亡。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2周内发生再出血,其死亡率还可以增加1倍。
  • 阿尔茨海默症是什么(音频)

    阿尔茨海默症是什么
    讲解医师:吕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隐袭起病,进行性智能衰退伴有人格改变,为特点的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最常见的原因,本病通常呈散发,女性多于男性。阿尔茨海默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持续进行性的智能衰退而无缓解。在疾病的早期,患者的首发症状往往是近记忆障碍,随着疾病的进展而表现出远记忆障碍。在疾病的中期,患者认知障碍进行性加重,表现为掌握新知识,熟练运用及社交能力的下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同时在精神症状可能会表现比较突出,常常出现的是自身的视幻听。在疾病的晚期,多表现为无目的的徘徊,判断力、认知力几乎完全丧失,视幻觉更为常见。在此阶段,患者常常会表现出类帕金森样样的表现以及癫痫发作。阿尔茨海默病的患者做影像学检查时可以发现额颞叶的萎缩,特别是海马区萎缩更为明显。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没有特效治疗办法,已经批准的药物,例如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可以延缓疾病的发展。对于病人加强护理至关重要,可以使病人的生命明显延长。
  • 病毒性脑炎的治愈标准是什么(音频)

    病毒性脑炎的治愈标准是什么
    讲解医师:吕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常见的病毒性脑炎类型,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以及肠道病毒性脑炎。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癫痫发作以及神经系统缺损体征,例如偏瘫、偏盲、失语等;严重者还可以出现嗜睡、昏睡、昏迷等意识障碍。本病需要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以及激素抗炎治疗。一般来说,常使用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疗程大约为2-3周。每10天需要进行腰椎穿刺检查,了解脑脊液细胞数含量。若治疗3周以后,患者的发热、头痛等症状消失,意识清晰,做腰椎穿刺检查,发现脑脊液细胞数达到正常,压力也在正常范围,可认为脑炎得到治愈。
  • 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的特点(音频)

    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的特点
    讲解医师:吕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病毒性脑炎,常见的类型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性脑炎、巨细胞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脑脊液,多为无色透明液体,脑脊液压力正常或者增高,一般不超过400mmH2O;脑脊液中有核细胞计数多升高,为数十至数百个不等,早期是以多形核细胞为主,24-48小时以后以淋巴细胞为主。如果无腰穿时的损伤,而在脑脊液中出现红细胞,提示患有出血坏死性脑炎,病情较危重。病毒性脑炎脑脊液中,蛋白数含量多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的含量多数正常。
  • 痉挛性斜颈针灸治疗管用吗(音频)

    痉挛性斜颈针灸治疗管用吗
    讲解医师:吕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痉挛性斜颈是胸锁乳突肌等颈部肌群阵发性不自主收缩所引起的颈部向一侧扭转的局限性的肌张力障碍。痉挛性斜颈根据其临床特点分为特发性斜颈、症状性斜颈、精神性斜颈(即癔病性斜颈)以及先天性斜颈。痉挛性斜颈使用针灸治疗效果不佳,我们常常选用肉毒毒素A局部注射来治疗痉挛性斜颈,具体方法是选择胸锁乳突肌、颈夹肌、斜方肌,这3对肌肉中的4块作为注射部位,每块肌肉选取2-8个注射点。一般来说,疗效可以持续3-4个月,有效率达到55%-90%以上。如果上述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法是选择性切断脊髓副神经以及上位颈神经根,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但是手术后疾病容易复发。
  • 神经性偏头痛如何治疗(音频)

    神经性偏头痛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吕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神经性偏头痛,这个说法并不完全确切。偏头痛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血管学说认为,偏头痛是原发性血管性疾病,是由血管收缩功能障碍所导致;神经学说认为偏头痛是原发性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偏头痛最终的治疗目的是为了减轻和终止头痛的发作,缓解伴发症状,并且预防头痛的复发。治疗分为发作期的治疗以及预防期的治疗。发作期的治疗是使用非特异性的止痛药物,其中药物包括布洛芬、萘普生、舒马普坦、双氢麦角胺以及哌替啶等。预防期的治疗主要应用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比如美托洛尔;钙离子拮抗剂,例如氟桂利嗪;一些抗癫痫药和抗抑郁药,例如加巴喷丁、阿米替林等。
  • 多颅神经炎怎么治疗(音频)

    多颅神经炎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吕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宝鸡市中医院神经内科
    多颅神经炎也就是多组脑神经炎,它是指各种病因所导致的单侧或双侧多数脑神经病变。常由肿瘤(鼻咽癌、脑膜瘤),脑血管疾病(动脉瘤、血管炎),感染(蛛网膜炎、局限性硬脑膜炎)以及颅底外伤导致,治疗的关键在于对病因的治疗。如病因为肿瘤所导致,需要进行放疗、化疗或手术切除;病因为血管炎,可给予激素抗炎;病因为颅底外伤,也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临床中常见的多颅神经炎有海绵窦综合征、眶上裂综合征、眶尖综合征、岩尖综合征、桥小脑角综合征、颈静脉孔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