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香

  • 新生儿肠狭窄的治疗方法(音频)

    新生儿肠狭窄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肠狭窄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切除狭窄段,然后再做肠道的断端吻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新生儿能够进行全肠道内喂养。肠狭窄的发病率远比肠闭锁的发病率要低,一般狭窄程度越重,其症状就越明显。早期新生儿可以就表现为明显的腹胀,尤其是在喂养之后,腹胀会加重,早期可有胎便排出,但是随着新生儿日龄的增加,排便次数以及排便量逐渐减少,同时腹胀明显时,可以看到一些肠型和肠蠕动波,主要是发生低位肠狭窄时可以看到。\n在疾病早期,如果单纯从X线来鉴别诊断,不容易和十二指肠重复畸形,或者是环状胰腺、肠旋转不良进行鉴别诊断。目前超声对肠狭窄的诊断准确率相对比较高,但是在手术之前要做好围手术期的监护,术前要注意保持内环境的稳定,通过肠道外给新生儿以足够的营养,同时要保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在术后可能要禁食一段时间,在禁食期间,也是给新生儿进行肠外喂养,然后逐渐开奶,达到全肠道内的营养。
  • 新生儿脐带出血化脓怎么办(音频)

    新生儿脐带出血化脓怎么办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对于新生儿脐带出血、化脓的解决办法,首先要判断轻重,是居家护理还是及时就医,治疗措施如下:\n1、居家护理:如果新生儿脐带出血、化脓,脐轮周围没有红肿,也就是脐部周围的皮肤颜色正常,只是脐窝或者脐带的根部有血性、脓性的分泌物,可以选择居家护理,在脐窝或者脐根部用75%的酒精,从里向外用无菌棉签进行擦拭,每天擦拭两次,持续约2-3天,最多一星期症状就会明显地缓解。\n2、及时就医:如果除了脐窝或者脐根部有脓性、血性分泌物之外,同时有脐轮红肿,甚至脐轮周围的腹壁皮肤也有红肿,此时要考虑到新生儿脐炎,甚至有可能伴随了周围皮肤的蜂窝织炎,这种情况要选择及时就医。进行局部护理的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口服或者全身应用抗生素,主要目的是防止脐炎引起全身感染,因为脐炎引起全身感染、败血症的时候,可能会发生脓毒症休克,对新生儿有很大的影响。\n所以新生儿脐带有出血、化脓的时候,要引起高度关注。
  • 新生儿体温为什么忽高忽低(音频)

    新生儿体温为什么忽高忽低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体温忽高忽低,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相对不完善,所以体温可能在24小时之内波动相对比较大。另一方面是体表面积相对比较大,对周围环境的温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容易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尤其是新生儿散热比较快,打开包裹之后很快就会出现体温下降,甚至发生低体温。但是无论体温如何波动,如果腋温在36.1-37.1℃之间,肛温在36.5-37.5℃之间,都属于正常体温,所以无论是腋温还是肛温,在24小时之内体温忽高忽低时,波动的范围应该在1℃之间。如果体温波动的范围大于1℃,就要考虑到体温的异常。\n如果腋温显示小于36.1℃,考虑体温不升,还要考虑体温不升的原因,有可能是合并感染。如果腋温超过37.2℃及以上,要考虑是否有发热,区分是感染性发热,还是环境温度的影响。一般新生儿最适宜的室温是24-26℃,环境温度太高或者太低,对体温都有很明显的影响,还要给新生儿适宜的包裹,如果包裹太厚,也容易引起捂热综合征。
  • 新生儿肚子大鼓鼓的是怎么回事(音频)

    新生儿肚子大鼓鼓的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肚子大、鼓鼓的,也就是腹部膨隆,常见以下原因:\n1、正常的生理现象:新生儿本身就呈蛙状腹,类似青蛙的腹部,表现为腹部膨隆、腹部较软,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消化道面积相对比较大,肌层比较薄弱,腹部皮下脂肪少、肌层比较少,新生儿食用大量的流质食物时,也就是奶汁,可以看到新生儿腹部相对比较膨隆,但此时可以听到新生儿肠道有咕噜咕噜的声音,也就是肠鸣音。新生儿在每间隔2-3个小时空腹的时候,腹部相对膨隆的程度会明显缓解,所以这种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现象。\n2、病理现象:如果新生儿肚子大、鼓鼓的、腹部比较僵硬,不能听到肠道有咕噜咕噜的肠鸣音,或者伴有腹胀、呕吐、吐奶、精神状态欠佳,提示新生儿是否有全身疾病,或者是肠道疾病引起新生儿腹胀,尤其是肠梗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病理的状态,此时要及时就医。\n大部分情况下,新生儿如果食奶好、精神状态好、排便正常、能够听到肠鸣音,吃奶之后腹部膨隆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 新生儿脐带未脱落有点出血怎么回事(音频)

    新生儿脐带未脱落有点出血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对于新生儿脐带未脱落,又有点出血的原因,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n1、脐炎:往往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的一周左右,此时脐带没有脱落,但脐窝有少量的血丝,如果同时伴有脐轮红肿,就能够明确诊断为脐炎。对于其处理的方法,要做脐部护理,可以用75%的酒精在脐根部进行消毒,每天护理2-3次,直到出血减少为止。\n2、出血性疾病:如果脐带未脱落,脐窝有少量渗血,但是出血时间比较长,要及时排除一些出血性疾病。脐部出血只是全身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如维生素K缺乏或者全身感染导致的凝血异常等。
  • 新生儿肚脐眼出血可以用碘伏和云南白药吗(音频)

    新生儿肚脐眼出血可以用碘伏和云南白药吗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肚脐出血不主张用碘伏和云南白药,因为新生儿脐部渗血一部分是因为新生儿有脐炎所引起,也就是新生儿有脐部感染,尤其是渗血中伴有脓性分泌物,或者脐轮有红肿的时候,提示新生儿有脐炎,护理的方法主要是用75%的酒精从里向外进行擦拭。\n因为碘伏对局部的皮肤损伤比较明显、刺激性比较强,所以新生儿脐部一般不用碘伏去做护理。新生儿脐部出血要及时就诊,尤其是在出血量比较大的时候,要排除新生儿是否有全身感染引起的DIC、维生素K缺乏或者血友病等,要排除出血性相关的疾病,不能单纯的做局部止血处理,以免掩盖原发病的诊断。
  • 新生儿的肚子又大又鼓是怎么回事(音频)

    新生儿的肚子又大又鼓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的肚子又大又鼓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现象,一种是异常的现象。 一种是因为新生儿本身就是蛙状腹,腹部相对比较膨大,但是触摸腹部是软的,这种情况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尤其是伴有正常的排便和每天能听到肠道咕噜咕噜声音以及有排气,这种虽然腹部膨大,但是是正常的; 另一种就是腹部膨大,又大又鼓是异常的,如果腹壁比较硬,有肌紧张及腹胀的表现,要排除新生儿是否有肠梗阻,如果居家不能判断腹部膨大是否正常,建议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来判断是正常现象还是异常现象。
  • 新生儿黄疸分类及特点(音频)

    新生儿黄疸分类及特点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是不需要去干预治疗的,对孩子也没有什么影响;病理性的黄疸如果不干预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比如黄疸严重的时候可以造成脑损伤。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3天出现,足月儿在1周的时候最严重,生后10天左右完全消退,早产儿相对来说黄疸发生的比较早、消退的比较晚。病理性的黄疸一般是指出生后24h之内就出现,黄疸进展的速度比较快,有很多的原因可以导致,比如说ABO溶血病、胆道闭锁、新生儿感染等都可以导致病理性的黄疸,病理性的黄疸要及时到医院去就诊。
  • 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原因(音频)

    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原因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窒息常见的原因:\n1、有母体的因素、分娩时的因素和胎儿的因素造成。母体的因素常见的,比如母亲有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妊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症,导致胎儿发生宫内窘迫,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就容易发生窒息、缺氧。\n2、就是母亲骨盆的异常或者是母亲年龄过大,超过36岁,或者年龄过小,小于16岁,以及母亲有一些不良的嗜好,如酗酒等都可以导致新生儿发生窒息。\n3、分娩时的因素如胎儿过大、头盆不称,也可以导致新生儿发生窒息。\n4、胎儿的因素主要是胎儿本身就有先天畸形,如合并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脑发育畸形、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及有些新生儿可能还合并有其他肢体畸形,在分娩过程中都可能会发生窒息。\n总之,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在于早期及时的评估和预防。
  • 新生儿大便出血是什么原因(音频)

    新生儿大便出血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陈彦香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导致新生儿便血的原因很多,先要排除假性便血,常见的如母亲阴道有出血,或者胎盘早剥,导致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吞咽了母血,从而导致新生儿便血。还有孕母有乳头皲裂出血,也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假性便血。\n另外,要考虑新生儿全身出血性疾病,如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或者重症感染、DIC引起的消化道出血,从而发生便血。也要排除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如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道炎、急性胃肠炎、肠梗阻、肛门直肠或者乙状结肠疾病等,都可以导致新生儿出现便血。总之,新生儿便血是一种典型很重的临床症状,要积极寻找引起便血的原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