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骋

  • 酒后胃出血的症状和注意事项(视频)

    酒后胃出血的症状和注意事项
    患者饮酒后胃出血的症状及注意事项如下:一、症状:患者酒后胃出血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呕血、呕吐咖啡色物质等,常见情况如下:1、呕血:若出血量较大且出血较急,患者可表现为直接呕吐鲜血或呕吐暗红色血块。若出血量较少或出血较缓,则血液与胃内胃酸、胃蛋白酶混合后变为咖啡色物质,此时患者便可表现为呕吐咖啡色物质;2、黑便:呕血后多数患者会出现黑便,是由于血液中Fe3+被还原为Fe2+,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造成患者消化道出血,此时患者大便颜色呈现为黑色。通常此类黑便会反复发作,患者便质稀薄不成形且颜色与柏油相似,因而也称为柏油样便;3、其他表现:除呕血、黑便外,若出血量较大、胃肠道推进较快,患者还可出现暗红色血便,部分患者还可发热。酒后胃出血患者在血象检查中,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由于血液中蛋白质被大量吸收入血,导致血尿素氮水平进行性升高,患者还会出现肠源性氮质血症。二、注意事项:1、药物治疗:一旦发生胃出血,患者应立即停止经口进食和饮水,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口服止血药物止血;2、胃镜下止血:急诊胃镜是诊断和治疗酒后胃出血的良好手段,有助于明确胃出血病因,同时还可通过胃镜下给药或使用钛夹控制胃出血;3、限制或禁止饮酒:对于既往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或严重肝病患者,限制或禁止饮酒较为重要。
    2023-08-01
  • 胃出血的患者需要洗胃吗(视频)

    胃出血的患者需要洗胃吗
    胃出血的患者禁忌洗胃,洗胃易导致胃黏膜进一步损伤,从而加重胃出血,属于洗胃的禁忌证。胃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如下:1、禁食、禁水:使胃肠道得到充分休息,从而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2、使用抑酸药物:例如质子泵抑制剂,如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等,或者给予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对胃黏膜的损伤,同时将胃内pH值升高到6.0以上。在pH>6.0的环境中,血小板以及凝血功能具有较好的发挥作用;3、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尤其是对于肝硬化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患者,生长抑素作为一线治疗用药,可以起到收缩血管、控制出血的效果;4、使用止血药物:如口服凝血酶,也可静脉使用氨甲环酸、酚磺乙胺、血凝酶等;5、行胃镜检查:既可以帮助明确胃出血的原因,同时也可以通过胃镜下治疗,帮助控制出血。
    2023-08-01
  • 消化道出血和痔疮出血的区别(视频)

    消化道出血和痔疮出血的区别
    消化道出血和痔疮出血,理论上均属于消化道的出血,两者区别如下:1、便血表现:消化道出血引起的便血,一般呈黑便或者暗红色血便,即血液与粪便相混合。痔疮出血一般属于下消化道出血,但和上消化道出血存在区别。痔疮出血是便后滴鲜血,即最初的大便正常,最后排便时会滴出鲜血;2、其他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常见于呕血、黑粪、周围循环衰竭、低血容量休克、肠源性氮质血症等临床表现。痔疮出血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低血容量休克,但如果痔疮出现大出血或者长期出血,才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失血性休克等临床表现;3、治疗:消化道出血一般可让患者暂停经口进食、进水,治疗上可遵医嘱给予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抑酸药物治疗,必要时完善胃镜、肠镜等消化内镜,诊断消化道出血病因,并给予内镜下治疗,上述治疗后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痔疮出血患者若采取消化道出血治疗方法,一般治疗疗效欠佳。且一般无需停止经口进食、进水,可通过肛门手术或者临时局部填塞,起到止血目的。
    2023-08-01
  • 消化道出血量达多少时出现黑便(视频)

    消化道出血量达多少时出现黑便
    通常消化道出血量达到50-100ml时,患者可以出现黑便或柏油样不成形黑便,此时便潜血阳性。实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可初步推算消化道出血量,常见情况如下:1、出血量5-10ml:患者仅表现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2、出血量50-100ml:如果患者出现黑便表现时,出血量已经达到50-100ml;3、出血量250-350ml:如果患者临床表现出现呕血或呕吐咖啡样物质时,提示消化道出血量至少达到250-350ml;4、出血量<400ml:如果疑似出血量<400ml时,患者多数不会出现心脏增快、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表现;5、出血量>400ml:如果当一次出血量>400ml时,患者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周围循环衰竭表现;6、出血量1000ml:如果一次出血量≥1000ml时,患者会迅速出现周围循环衰竭、低血容量休克等临床表现。因此,当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后,需尽快就医,停止经口进食、进水,可静脉应用止血药及PPI类质子泵抑制剂,还可以静脉使用生长抑素帮助止血。急诊胃镜不仅可以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还可以进行胃镜下止血相关治疗等,均属于消化道出血常见治疗手段。
    2023-08-01
  • 急性肠炎怎么快速止痛(视频)

    急性肠炎怎么快速止痛
    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菌如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沙门菌属等,都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的症状。止疼治疗只是对症治疗,需要从根本上控制急性胃肠炎的症状,急性胃肠炎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治疗:1、止疼药物治疗:急性肠炎多半由于胃肠道痉挛,而引起剧烈腹痛,可以给予患者颠茄片、山莨菪碱(654-2)进行对症解痉治疗,也可以使用间苯三酚,强痛定类止疼药物,进行止疼治疗;2、抗感染治疗:一般可以选择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或者头孢菌素,进行抗感染治疗;3、调整饮食结构:发生急性胃肠炎后,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比较明显,应嘱患者调整饮食结构,暂时停止正常饮食,改为清淡的流食、半流食,比如米汤、米粥或者疙瘩汤等,避免食用油腻、油炸食物,避免进食过饱;4、止吐治疗:可以给予患者甲氧氯普胺、维生素B6等药物,进行对症止吐治疗。患者剧烈呕吐会导致食管贲门黏膜撕裂,或者是胃肠道黏膜损伤,建议给予患者包括质子泵抑制剂,进行胃黏膜保护,预防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的发生;5、补液治疗:对于脱水严重的患者,要积极补足血容量,可以给予患者输注盐水、糖盐水,必要时可以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2023-08-01
  • 破伤风是怎么感染的(视频)

    破伤风是怎么感染的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破伤风杆菌通常生长在泥土、生锈铁钉上,是一种厌氧细菌。患者伤口局部形成厌氧环境,可以导致破伤风杆菌生长,从而诱发破伤风。被针扎的比较深,或者生锈铁钉、木屑扎伤,伤口外口比较小,内部又比较深,就会在伤口局部形成厌氧环境,适于破伤风杆菌这类的厌氧杆菌生长,就会诱发破伤风的发作。患者进行破伤风预防时,正确处理伤口,如避免过度包扎伤口,否则容易在局部造成缺氧环境,受伤后立刻用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将伤口中的污物及异物清除干净,必要时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清创。可以用双氧水冲洗伤口,从而改善局部的缺氧环境,避免破伤风杆菌生长。如果伤口比较深,比较容易发生破伤风,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预防破伤风发生。如果在受伤后没有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在7-10天后,患者如果出现苦笑面容、角弓反张、肢体抽搐等症状,要高度警惕是否发生破伤风感染。
    2023-08-01
  • 提示消化性溃疡有活动性出血的辅助检查(视频)

    提示消化性溃疡有活动性出血的辅助检查
    提示消化性溃疡存在活动性出血的常用辅助检查如下:1、血常规:若消化道溃疡存在活动性出血,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溶进行性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进行性升高;2、生化检查:胃肠道存在活动性出血时,血液中的蛋白质经肠道大量吸收入血,形成肠源性氮质血症,会导致血尿素氮水平升高。若在补液量及尿量充足情况下,血尿素氮水平进行性升高,通常提示存在活动性消化道出血;3、消化内镜:消化内镜可直接观察到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的病变部位。消化性溃疡患者如果存在活动性出血,除上述辅助检查出现明显异常外,其临床症状也会提示存在活动性出血。反复呕血,特别是呕吐鲜血或反复出现柏油样便、粪质较稀薄且便次增加,也提示存在活动性的消化道出血。或患者出现低血容量休克以及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但在充分补液、输血情况下,病情未得到明显好转,同样也提示患者存在活动性消化道出血。
    2023-08-01
  • 急性肺水肿的急救措施(视频)

    急性肺水肿的急救措施
    急性肺水肿的急救措施可用一个顺口溜概括,即端坐位、腿下垂、吸氧、给吗啡、强心、利尿、扩血管、静脉氨茶碱,具体如下:1、患者发生急性肺水肿时会出现极度呼吸困难,此时通常要抬高床头,使患者两腿自然下垂,从而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水肿症状;2、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以提高氧分压,可以通过鼻导管吸氧或者面罩给氧。面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不能够有效缓解的情况,可以考虑无创正压通气或者有创正压通气,在正压通气时适当提高PEEP(呼气末正压),有利于减少回心血量,从而缓解肺水肿症状;3、给予患者吗啡治疗,吗啡可以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减少回心血量。同时还可以抑制焦虑、恐惧的情绪,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好配合治疗。其它药物还包括利尿剂,利尿剂能够快速缓解急性肺水肿症状,还有血管扩张剂,常用的有硝普钠、硝酸甘油或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注射可用氨茶碱。常用的强心剂包括洋地黄类、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以及新型的钙离子增敏剂等药物。
    2023-08-01
  • 青霉素过敏抢救措施(视频)

    青霉素过敏抢救措施
    青霉素是临床常用抗生素,极易导致严重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常见抢救措施如下:1、停用药物:一旦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要立即开始抢救,首先暂停正在使用的青霉素药物,包括口服青霉素类药物;2、维持呼吸功能: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测,必要时给予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或气道切开,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因为窒息与喉头水肿是导致青霉素患者发生过敏休克死亡的直接原因;3、肾上腺素:挽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患者生命,最有效的药物是肾上腺素,可以进行皮下或肌注给药,起效迅速,必要时可以重复给药。对于过敏比较严重者,还可以将肾上腺素加入盐水中缓慢静点;4、糖皮质激素:临床常用甲强龙、氢化可的松以及地塞米松等,均可对抗过敏性反应;5、沙丁胺醇:属于气道吸入剂,可以缓解由于过敏导致的气道痉挛;6、脱敏药:如西替利嗪、扑尔敏等,也是改善过敏症状的首选药物。青霉素发生过敏休克者,还需按照休克方法进行抢救,给患者大量补液,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经过上述综合治疗,才可能挽救青霉素过敏患者的生命。
    2023-08-02
  • 严重过敏反应的救治措施(视频)

    严重过敏反应的救治措施
    严重过敏反应的救治措施具体如下:一、隔离:停止或脱离接触导致过敏的药物、食物和其他物品,如停服正在使用的药物,停止接触花粉、宠物等过敏物品。二、维持呼吸道通畅:严重过敏反应往往会出现喉头水肿而导致窒息,也是导致过敏反应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维持患者呼吸道呈开放状态并及时给氧,一旦发生喉头水肿的表现,轻则要进行气管插管治疗,重则要给予气管切开,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三、药物治疗:1、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用药,可以皮下或肌肉注射给药,也可以反复给药。对于严重过敏反应,还可以将肾上腺素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静滴;2、糖皮质激素类:也就是临床常用药物,如地塞米松、甲强龙、氢化可的松等,也可以对抗过敏反应导致的一系列变态反应;3、气道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可以缓解由过敏导致的气道痉挛、呼吸困难的症状;4、脱敏药:如西替利嗪等。四、其他治疗:如果患者在过敏同时出现过敏性休克,还应大量补液,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充足。在日常生活中应密切观测和注意对哪些物质过敏,包括食物、药物等,就医时应向接诊医生如实反映过敏史,才能保证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安全。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