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才

  • 脑血栓会怎样(音频)

    脑血栓会怎样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脑血栓会怎样这个问题,临床上一般要看脑血栓的部位,包括累及的主要功能区是哪里,临床救治是否及时,患者是否配合等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如果是轻症的脑血栓,可能患者临床症状非常轻微,即使不治疗,患者也不会留下症状。但是比较严重的功能区脑血栓,患者会出现相应症状,如果哪个功能区出现问题,患者就会出现功能区相应的临床表现。如果累及视神经,患者会出现视物模糊、视物重影。如果累及吞咽功能,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累及传导系统,患者会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偏瘫。累及大脑皮层,有的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等等。所以脑血栓的症状和患者的梗塞部位密切相关,有些患者虽然梗塞的部位比较特殊、比较重,但是如果治疗及时,也不会留后遗症。有一部分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肯定会遗留一些症状。
  • 脑溢血症状有哪些症状(音频)

    脑溢血症状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上脑出血的症状和出血的部位、出血的速度和出血量有直接的关系。一般脑出血都是一个急性疾病,如果出血量比较小的情况之下且症状比较轻,根据出血的部位则症状可能不一样,有些患者只表现为轻度的头晕。如果是脑干的出血,患者早期有可能会出现头晕,甚至言语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昏迷。如果是内囊的出血,量不是很大的情况之下会出现一侧肢体的麻木,不舒服类似于脑梗的症状。如果是大量出血,临床上一般病情比较重,早期一般患者都会出现剧烈的头痛,疼痛非常难忍。如果累及颞叶或者皮层,患者可能会出现颈强,会导致抽搐,最终患者一般都会出现昏迷。这样的患者一般都是非常危重,因为出血量比较大,有可能需要外科的手术治疗才能降低患者脑疝的风险,才能降低死亡率。所以临床脑出血的症状,主要根据以上几个方面,量不同、位置不同、速度不同则症状表现肯定不一样。
  • 脑溢血与脑梗的区别(音频)

    脑溢血与脑梗的区别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脑溢血和脑梗都属于脑血管疾病,一般脑出血是由于脑血管的破裂,使血液溢出血管之外,造成相应的脑组织受到损伤。而脑梗死是由于血栓、动脉硬化导致血管阻塞,从而引起相应供应的大脑区域出现缺血、坏死,而引起相应的神经症状。所以,这两种疾病一个是出血性疾病,一个是缺血性疾病。两种疾病治疗情况是完全相反的,对于脑溢血,临床上治疗主要是给予患者降压、止血、营养神经对症,严重者可能需要降颅压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脑梗死的治疗,临床上要早期给予溶栓、降纤,应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所以,两种的治疗方式是完全相反的,临床上对于两种疾病一定要区分开,否则容易出现矛盾性的错误,出现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比如万一患者是脑出血,如果用活血药物,很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如果是脑梗也是相反的,如果是脑梗,用其他的止血药物,可能会加重脑梗的情况。
  • 脑溢血做什么检查(音频)

    脑溢血做什么检查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上脑溢血的检查首选是头部CT。脑溢血临床上可以分为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这三种情况头部CT都能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对于脑实质的出血,头部CT是首选,做头部CT的时候会发现脑实质出现一个高密度影,周边可以伴有水肿带略低密度的影像,结合患者突发疾病就可以确诊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沟裂高密度的声像,特别患者有一定的外伤史,就可以明确诊断。对于硬膜下血肿早期有的时候CT可能显影不清楚,因为有时候血肿尚在形成期,没有明显的病灶,患者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后期患者症状加重。所以对于可疑硬膜下血肿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头部CT,比如第一次做CT没有发现,可以隔12小时或者患者病情变化的时候再复查头部CT,可以看到硬膜下月牙形的血肿,可以明确诊断。
  • 低钾血症吃什么食补(音频)

    低钾血症吃什么食补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上如果是低钾血症的患者,特别是血钾低于3.5mmol/L,在3.0-3.5mmol/L临床称之为轻度低钾。通过饮食就可以纠正低钾血症,食物可以选择,但是如果是中度到重度以上的低钾血症,临床上建议口服药物治疗。因为单纯从食物摄取可能摄取的慢,而且影响治疗的效果,严重低钾血症时间长,有可能会造成心律失常,所以对于低钾血症饮食上可以选用含钾高的食物。\n推荐可以吃水果,比如香蕉,蔬菜类的比如菠菜、蘑菇、芋头等,含钾是比较高的。此外,坚果比如葡萄干、杏仁等,都含有钾比较高。临床上可以选用这样的食物,对于轻度低钾血症起到补充钾的作用。口服含钾比较高的食物补充钾,但查血钾离子仍低的时候,可能需要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是果味钾口服,效果非常好,比食物摄取要快得多,而且含量也要高得多。
  • 变异型心绞痛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音频)

    变异型心绞痛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上变异型心绞痛一般是指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之上,冠脉血管痉挛造成的疼痛,严重者可以并发心肌梗死。如果说有特征性的改变,就是心电图会有特征性的改变,发作期患者会出现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这是一个典型改变,而且患者做造影的时候没有发现动脉狭窄,一般临床上可以选用药物进行缓解。因为这样的患者大多数都有吸烟史或者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而且在一定诱因的情况之下能够诱发,所以临床发作的时候可以选用钙拮抗剂,是变异型心绞痛的首选治疗方案,同时可以用一些其他药物,比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或者万爽力等药物,都可以进行一定的缓解。一般如果积极干预,预后是良好的,临床治疗是用钙拮抗剂,其他的方面就是预防诱因。
  • 冠心病鉴别诊断(音频)

    冠心病鉴别诊断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就是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和冠心病相应鉴别诊断主要是胸痛的相关疾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病鉴别诊断首先就是心包疾病,比如心包炎。此外还有大血管疾病,比如患者出现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都可以出现胸痛。胸部疾病包括消化道系统的疾病也会出现胸痛,也要和冠心病进行鉴别。常见的就是胸膜和胸壁疾病,比如心包炎、胸膜炎或者胸膜肿瘤、重症肺炎都会导致胸痛。皮肤软组织疾病,比如患者出现带状疱疹也会出现疼痛,这都是需要和冠心病进行鉴别的。再有就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比如胃食管反流病、重症胰腺炎等等,有些患者也可以反射性的引起胸部疼痛,造成不舒服,这些都要和冠心病进行相应的临床鉴别诊断。
  • 心肌梗死前期如何治疗(音频)

    心肌梗死前期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心肌梗死前期一般都是反复发作的心绞痛,但是心绞痛是能够自行缓解的,临床上称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如果临床不经过控制,可能会变成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后期如果再不给予干预,患者可能会造成局部的血栓急性形成,造成心脏血管的完全堵塞,出现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也就是所说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前期的治疗如果有症状,需要患者进行住院治疗。临床上控制首选就是给予患者进行抗凝、调脂的治疗,一般应用双抗抗血小板的药物,临床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和波立维联合应用,同时还需要应用他汀类稳定血脂的药物,一般应用剂量比较大,可以推荐40-80mg每日的剂量。其他的药物要给予患者改善心脏供血、营养心脏的药物,比如临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应用钙拮抗剂或者β受体阻断剂,能够降低心脏的收缩力,改善患者的预后。患者如果经过治疗病情稳定,一般可以给予患者继续口服药物治疗。如果患者还是反复的心绞痛发作,常规药物达到最大剂量控制不好,临床治疗还是考虑进行造影,给予患者进行PCI治疗,也就是心脏支架治疗。
  • 心肌梗死治疗原则(音频)

    心肌梗死治疗原则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最主要的就是尽早给予患者进行血管再通,只有这样才能够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使患者获得非常好的预后,一般临床上溶栓在30分钟之内是最理想的。如果是介入治疗,可以在90分钟左右进行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而且这样的患者如果是早期血管再通,一般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预后非常好。临床上要预防患者的泵功能衰竭,预防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一般要稳定内环境,使患者的血钾一直维持在4.0mmol/L以上,同时可以用一些β受体阻断剂或者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高风险,出现频发性室早的患者,进行预防性的抗心律失常治疗,以免并发严重的室速、室颤导致患者死亡。其他的治疗就是要给患者进行抗血小板、抗凝、预防并发症、预防心肌梗死综合征等等治疗。
  • 预防心肌梗死的方法(音频)

    预防心肌梗死的方法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对于心肌梗死的预防主要是预防心肌梗死的病因和诱因。病因一般心肌梗死都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主要针对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进行干预,比如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抽烟等等都要进行干预,一定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如果患者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要给予相应的预防性用药。患者一旦出现了动脉硬化,要进行口服药预防,比如临床应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稳定粥样斑块,不让粥样斑块破裂,能够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的概率。对诱因的预防,一些心肌梗死有动脉硬化,但是没有诱因一般不会出现情绪激动,血管的斑块不会破裂,也不会形成急性血栓。但是患者如果情绪激动,有可能会诱发,临床上患者一定要避免剧烈活动,包括用力大便、和人吵架,包括浓茶、酒精、咖啡等等都要尽量避免,因为这些能够增加心率,增加冠脉表面血管的张力,有可能造成斑块不稳定,出现急性血栓,导致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