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湘豫

  • 老人小脑萎缩能治愈吗(音频)

    老人小脑萎缩能治愈吗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老人小脑萎缩是不能治愈的,小脑萎缩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理性的,另一种是病理性的。如果只是头颅CT、磁共振等影像学的结果报告说是有小脑萎缩,但是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这种小脑萎缩没有特别的意义,不需要治疗。小脑的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性,病理性的小脑萎缩可以出现共济失调、走路不稳、容易摔倒等平衡功能受损的症状,而且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这些症状会逐步缓慢的加重。\n非常遗憾的是目前病理性的小脑萎缩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更没有根治的方法。可以试用一些针对改善共济失调症状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但是疗效不太明显,而且这一类的药物的副作用相对也比较多。在小脑萎缩的早期症状比较轻的时候,可以鼓励患者尽量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目的是增强体质,增强抗病的能力,还要注意预防跌倒。在饮食方面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戒烟、戒酒,保证睡眠。小脑萎缩晚期患者常行动比较困难,基本上是卧床状态,需要照料者的精心陪护。
  • 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音频)

    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主要包括有四个方面,分别是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第一个方面静止性震颤。在发病最早期出现的一种症状,一般是从一侧的手开始,以拇指、食指和中指为主,表现就像手指在搓丸子或者数钞票一样的动作,就逐渐扩展到同侧的下肢和对侧的肢体,在3年之内一定会发展到对侧的肢体,晚期还可以波及到下颌部、舌头和头部等等。其实在发病的早期,患者并不太在意这种震颤,往往是手指或者肢体处于某种特殊的体位的时候出现,如果变换姿势,症状就会消失,以后随着病情的进展可以发展为仅于肢体静止的时候出现,所以叫做静止性震颤。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震颤是最主要的特征,震颤是在病人情绪激动或者精神紧张的时候加剧,睡眠的时候可以完全消失。震颤的另一个特点是节律性,它的振动的频率是每秒钟大概5-10次,这个特征也可以帮助区别其他的疾病,比如舞蹈病、小脑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引起的震颤;第二个方面是肌强直。帕金森病患者的肢体和躯体通常都变得非常的僵硬,失去了它的柔软性。病变的早期一般的从一侧的肢体开始,逐渐地感到某一个肢体的运动特别的不灵活,特别的僵硬,并逐渐的加重,出现运动迟缓。做日常动作的时候,动作就变得非常的慢,而且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这时候拿着病人的胳膊或者腿,帮助活动关节的时候,会感觉到肢体很僵硬,活动关节很困难,就好像来回折一根铅管一样。如果同时有震颤,活动关节的时候就有一种断断续续的停顿的感觉,就好像两个咬合的齿轮转动时的感觉,所以叫做齿轮样的增高;第三个方面是运动迟缓。在早期,由于上臂的肌肉和手指肌肉的强直,病人的上肢往往不能做精细的活动,比如扣扣子、系鞋带等等,动作就变得比以前笨拙、比以前缓慢,或者根本就不能顺利的完成。假如让病人写字,会觉得有点困难,而且字是越写越小,叫做小写症。另外面部肌肉的运动也减少,病人很少眨眼睛,两眼转动也减少,表情很呆板,好像戴了副面具一样,医学上称之为面具脸。走路的时候起步是很困难,但是一旦开步走,身体就出现一种前倾、重心前移,步伐越来越小,越走越快,如果让病人这时候停下来,就不能及时的停住,叫做慌张步态。在走路的时候,病变的一侧上肢的摆动动作也减少,如果要让病人转身,会要连续好几个小碎步才能完成转身的动作。因为有口、舌、咽喉部肌肉的运动障碍,所以病人不能很顺利地咽下唾沫,就显得口水很多,同时言语也减少,声音变得比较低沉和单调,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引起饮水呛咳。晚期病人坐下来以后往往就不能自己站起来,卧床以后就不能自己翻身,日常生活就受到很大的影响;第四个方面就是姿势平衡障碍。尽管患者全身肌肉它都可以受累,但是肌张力增高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屈肌的张力比伸肌的张力要高,所以张力的不平衡就表现在一种特殊的姿势,主要是头前倾,躯干略微前屈,上臂是内收,肘关节屈曲等等,叫做前倾前屈位。走路显得不平衡,就容易摔跤,但是姿势平衡障碍在早期并不出现,在中晚期以后才会出现。\r\n
  • 帕金森病能活多久?(音频)

    帕金森病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虽然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病情会进展,但是这个病本身并不影响预期的寿命。帕金森病主要是行动不方便,可能导致摔伤、骨折,引起卧床,卧床以后会引起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等等一系列并发症,在并发症的基础上又出现心肺功能障碍,是会导致病人有生命的威胁。另外一方面,如果饮食不当,出现呛咳、吸入性的肺炎,肺炎以后又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心肺功能衰竭等等,这也会导致病人生命的威胁。如果没有并发症的出现,病人的预期寿命并不受影响。在临床上也经常会见到帕金森病已经20年了,还可以到医院来看病。\r\n
  • 帕金森病会家族遗传吗?(音频)

    帕金森病会家族遗传吗?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并不是绝对的基因病,只是有遗传的倾向。其实在帕金森病人中,大约只有5%-10%的患者有家族史,90%的患者都不是遗传性的,这部分称之为散发性的帕金森病。这样的患者其实有可能会携带有风险,基因突变,使得帕金森病发病的风险比不携带的人高而已。如果风险基因突变结果阳性,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病。这就像高血脂的人容易得冠心病、中风,并不是高血脂的人就一定会得冠心病,一定会得中风,中间还会有其他的很多的因素参与。帕金森病的发病除了风险基因阳性以外,还要考虑到其他的因素,有危险因素,有保护因素。不携带风险基因的个体,如果具有其他多项发病的危险因素,它的发病风险可能比携带基因的个体还要高,所以要综合考虑。因此,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帕金森病病人的多个危险因素,才能够正确地、准确地预测到发病风险,从而制定对应的策略。\r\n
  •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病原因(音频)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一些疾病或者因素可以产生类似于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但是它不是帕金森病。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多是由脑血管病变,比如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基底核腔隙性状态、血管的淀粉样变性以及皮质下白质脑病等等引起。临床表现很似帕金森病,可以在急性脑卒中或者全身性低氧血症后突然发生,也可以在多次脑卒中后逐渐出现。病程主要呈现阶梯样的进展,起病时候的症状一般是不对称的。\r\n
  • 老年痴呆患者晚上不睡觉胡言乱语怎么办(音频)

    老年痴呆患者晚上不睡觉胡言乱语怎么办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老年痴呆的患者除了认知功能下降以外,还表现明显精神方面的问题,叫精神症状,主要表现是情绪不稳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还有睡眠不好,白天可能睡得比较多,晚上就特别兴奋,医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落日现象,也就是太阳一下山,病人的症状就特别明显,判断力、思维能力都比白天要差了很多。针对这种情况主要是给予对症的治疗,要给用镇静的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思瑞康或者是维思通,这两个药都可以选择,一方面可以让他睡眠,另一方面可以控制这种精神症状。老年痴呆的治疗主要是有三个方面。第一、控制症状,对症处理,包括不睡觉就给一点镇静剂,如果闹、有幻觉就给他一点抗幻觉的药。第二、护理,护理也很重要。第三、对因治疗,针对老年痴呆的一些病因治疗,一般就是这三个方面的治疗。
  • 未梢神经炎怎么治疗(音频)

    未梢神经炎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末梢神经炎的治疗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引起末梢神经炎的病因进行治疗,另一方面是对症治疗以及营养神经、保护神经的治疗。引起末梢神经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非常重要,血糖控制不好,发生末梢神经炎的几率非常高。\n另外,长期饮酒也会引起末梢神经炎或者是周围神经的损伤,因为酒精和它的代谢产物乙醛,对周围神经和末梢神经有刺激作用,久而久之就会发生不可逆的神经损伤,所以要改变生活方式,要戒酒。还有一些药物,比如抗结核药、化疗药都会引起末梢神经炎。\n在营养神经、保护神经方面的治疗主要应用的是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12。末梢神经炎有时会有疼痛的症状,必要时也可以用止疼的药,比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 神经末梢炎症怎么治(音频)

    神经末梢炎症怎么治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神经末梢炎症的治疗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控制和治疗引起神经末梢炎症的原发疾病,比如最常见的糖尿病引起的神经末梢炎症,要口服降糖药物,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也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和适当的锻炼,否则神经末梢炎症会继续发展。如果是长期饮酒引起的神经末梢炎症,就要戒酒,如果是药物性的神经末梢炎,需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调整药物。\n另一方面的治疗就是营养神经和保护神经,常用的药物是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12。B族维生素是神经髓鞘形成和修复过程中必需的原材料,能够修复受损的末梢神经,也可以同时用一些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增加神经的营养,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特发性震颤治疗方法(音频)

    特发性震颤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原发性震颤,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遗传基因、环境因素都有关系。主要表现是手部、头部甚至声音出现不可控制的震颤,在情绪紧张做精细动作的时候会加重,比如端水杯、系鞋带、写字等。因为病因不明确,所以只能对症治疗,具体如下:\n1、如果症状比较轻,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没有影响,就不需要治疗,暂时观察就行。\n2、如果症状是轻到中度的,由于工作或者社交的需要,可以提前半小时,临时服用一次药物,控制这个时间段的震颤。\n3、对于重度的患者,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那么就需要规则的服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重症患者,还可以考虑手术。常用的药物有盐酸阿罗洛尔和普萘洛尔,这两个药作用是类似的,都属于β受体阻滞剂,盐酸阿罗洛尔作用更强,副作用主要是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所以在服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监测心率和血压。另一个可选择的药物是扑米酮,这是一个抗癫痫的药,对震颤也有一定的效果。手术方法就包括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术和深部丘脑刺激术,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用针灸或者中药辅助治疗。
  • 老年痴呆的前兆表现(音频)

    老年痴呆的前兆表现
    讲解医师:曾湘豫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老年痴呆的前兆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n第一、记忆力减退,以近期记忆力减退为主,记不住刚刚发生的事情或者刚刚讲过的话,有的时候会反复问同一个问题。\n第二、难以胜任日常家务,以前会做的家务现在都做不好了,经常忘了关火或者忘了关水龙头。\n第三、语言困难,表现为词汇量减少,经常会说错话、张冠李戴,不能够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也无法正确理解别人的说法。\n第四、时间和地点难以分辨,上下午的时间经常搞错,在房间里也会走错地方。\n第五、判断力差。\n第六、理解和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经常丢三落四,做事情缺乏条理性。\n第七、把东西放错地方,放到特别不合适的地方,比如把手表放到了碗里。\n第八、情绪不稳定以及行为比以前变得异常,常常容易焦虑、抑郁,容易发脾气。\n第九、性格出现转变,变得自私、不关心别人、多疑,也不讲卫生。\n第十、失去做事的主动性。\n如果家属发现病人有以上改变的时候,要及时的带病人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果是老年痴呆就要早期干预、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