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

  • 心肌梗塞溶栓时间窗(音频)

    心肌梗塞溶栓时间窗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梗死进行溶栓治疗,首先要对心肌梗死进行分类,对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非常有效,对于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不建议进行溶栓。\n确定是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应当尽早进行溶栓,从发病到溶栓的时间间隔越少,患者获益越大。对于发病3个小时之内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目前认为其治疗效果与直接介入治疗相似,甚至建议在急救车上就开始进行溶栓治疗。如果发病12小时之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判断一下,如果从发病到可以接受介入治疗的时间,有大于2小时的延迟,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建议进行溶栓治疗。虽然进行溶栓治疗的直接疗效不如直接介入治疗,但是患者仍能获益。如果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已经超过12小时,症状已经得到缓解或者没有症状了,这样的患者就不建议进行溶栓治疗了。\n所以通常认为12小时是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但是要注意,如果患者发病超过12小时,但是在24小时以内,仍然有持续或者反复发作的缺血性胸痛,以及心电图表现ST段持续抬高,溶栓治疗仍然是有效的。如果不能尽快地进行急诊的介入治疗,仍然建议进行溶栓。
  • 心梗怎么用药(音频)

    心梗怎么用药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梗死发生后,除了需要及时的通过介入治疗开通血管,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以下几类:\n1、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替格瑞洛,这些药物可以显著的降低血管内血栓的发生率。\n2、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倍他乐克,这类药物可以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同时维持心脏电活动的稳定,减少心梗后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心肌的耗氧,\n3、ACEI或ARB类药物,这一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改善心肌的重构,最大限度保证心脏的射血功能,从而延长患者的寿命。\n4、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稳定斑块,从而使得冠心病的发展得到明显的抑制。
  • 心梗溶栓后没有症状了还需要服药吗(音频)

    心梗溶栓后没有症状了还需要服药吗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梗溶栓后,即使没有症状了仍然需要坚持服药。溶栓治疗是心梗急性期的一种紧急治疗措施,溶栓后如果血栓溶解、心肌恢复血供,症状会逐渐消失。即使溶栓失败,血管仍然闭塞,心肌会逐渐的坏死。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同样可能消失。因此,溶栓治疗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治愈冠心病。\n已经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即使在一次心梗中存活下来,如果不坚持服药仍然存在很高的心梗复发的概率,只有长期坚持服用降血脂药、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才能避免反复多次发生血管闭塞,从而减少心血管带来的危害。
  • 心梗病人可以心肺复苏吗(音频)

    心梗病人可以心肺复苏吗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梗病人可以进行心肺复苏,事实上对于很多危重心梗患者,心肺复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最重要的环节。心梗发生后,心肌出现明显缺血、心肌不同程度的坏死、心脏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此时常常出现各种恶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心室颤动。心室发生颤动时,心脏不能有效地将血液泵出。脑部这样的重要器官对于缺血的耐受性极差,长时间缺血、缺氧会导致脑部组织出现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导致患者意识丧失。因此,心梗患者一旦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往往需要及时行心肺复苏,以挽救生命。
  • 心梗塞严重吗(音频)

    心梗塞严重吗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梗塞也就是心肌梗死,是心脏病中最为凶险的一种类型。心肌梗死往往起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因此预防心肌梗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尚未确诊冠心病的人群而言,首先要根据自己具备的危险因素,平时是否有心肌缺血的症状,判断自己有无冠心病风险,必要时求助专业医生,安排合理的检查,明确冠心病是否可以确诊。\n对于已经明确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则必须坚持长期、定时服药,通过二级预防药物可以达到稳定斑块,减少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从而极大的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无论是否患有冠心病,应当养成定期检查、请医生帮助判断这样的好习惯。
  • 急性心梗心电图演变过程(音频)

    急性心梗心电图演变过程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急性心梗发生时,随着冠状动脉闭塞,相应的心肌逐渐出现缺血、坏死的改变,心电图可以先后出现缺血、损伤和坏死三个阶段的图形演变。心肌梗死后,最早出现的变化是缺血性改变,主要表现为相应导联出现T波直立和高尖。缺血进一步加重,心肌出现严重的损伤,此时在相应导联上可以出现ST段的抬高,且ST段的抬高程度往往与心肌损伤的程度相关。缺血进一步加重后,心肌出现坏死,此时在相应导联上会逐渐出现异常Q波,提示心肌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 心肌梗死高度怀疑是什么意思(音频)

    心肌梗死高度怀疑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肌梗死的诊断有着严格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目前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一直沿用WHO的诊断标准:一、有缺血性胸痛症状。二、有心电图特征性ST-T动态演变,或出现异常Q波。三、有血清心肌酶或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升高与回落。 满足其中任意两条,可以诊断心肌梗死,但许多临床情况下,患者并不具备两条完整的诊断标准,此时,心肌梗死的诊断并不成立。但考虑到心肌梗死的病情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应密切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过程,因此,当患者仅符合其中一条,但临床特征非常符合心肌梗死表现时,即可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
  • 心梗pci和溶栓的时间窗(音频)

    心梗pci和溶栓的时间窗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心梗PCI和溶栓治疗存在一定的治疗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保证PCI和溶栓治疗,获益大于风险,需要制定PCI和溶栓治疗的时间窗。PCI标准治疗时间窗为发病12小时内,但伴有严重的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时,则不受发病时间的限制。如果发病时间超过12小时,但在24小时以内存在持续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或致命性心律失常的症状或体征时,仍需要进行PCI治疗。对溶栓治疗而言,发病12小时内,如果预期PCI的时间延迟大于120分钟,应进行溶栓治疗。特别是发病三小时内的患者溶栓治疗,即刻效果与直接PCI相似,此为溶栓治疗的时间窗。
  • 急性心梗最常见的最严重的心律失常(音频)

    急性心梗最常见的最严重的心律失常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室性心律失常,其中室速和室颤常会危及生命。有统计表明,其发生率可高达20%,发生时间多在起病后24小时内。急性心梗时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代表病情比较危重。例如存在持续性的心肌缺血未能缓解,或者出现心脏泵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合并低氧血症或酸碱平衡失调,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时,应当立即给予电除颤,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出现的症状(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出现的症状
    讲解医师:张虎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前数日可以出现先兆症状,主要为乏力、胸闷不适,活动时心悸、气促、烦躁或者心绞痛症状。心梗早期最先出现的症状是疼痛,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为严重,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含用硝酸甘油多数不能缓解。此外还会出现发热以及胃肠道症状,约1/3的患者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感,部分出现心律失常的患者会表现为心悸、胸闷或头晕等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