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骋

  • 怎么判断有没有中暑(视频)

    怎么判断有没有中暑
    如果患者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口渴、大汗等临床表现,称之为先兆中暑。先兆中暑未及时进行有效救治,患者可能会出现真正意义的中暑,表现为热衰竭、热痉挛和热射病,具体如下:1、热痉挛:患者会出现四肢骨骼肌抽搐、疼痛,还会出现肠道痉挛,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2、热衰竭:相当于一种休克状态,患者会出现体温升高、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3、热射病:属于中暑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可以出现40℃甚至42℃的高热状态,患者昏迷但无汗。患者发生中暑后,应立刻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服后用凉毛巾或者冰袋,帮助患者进行皮肤物理降温。如果患者神志清楚,可以饮用含有盐分的饮品,如果已经出现意识障碍,无法经口进食、进水,应开放静脉通道予以补液,补充丢失的体液。降温是救治中暑患者的重要措施,可采取物理降温、留置胃管鼻饲冰盐水等方法,帮助降低核心温度,还可通过氯丙嗪异丙嗪等药物进行药物性降温。
    2023-08-03
  • 急性痛风关节炎一般几天能好(视频)

    急性痛风关节炎一般几天能好
    痛风的急性关节炎期,一般2-3天,患者症状会明显缓解,1周左右可以达到完全痊愈,少数患者可能要2周左右才能完全痊愈。痛风急性发作时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一、非药物治疗:1、限制饮食:患者要限制和停止食用高嘌呤类的食物,比如海鲜、牛、羊肉、火锅、啤酒、海藻、紫菜等;2、增加饮水量:患者要保证每日饮水量在2000ml以上,以促进尿酸排泄。二、药物治疗:1、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关节炎的一线用药,90%的患者在用药48h即2天后症状会出现明显缓解;2、非甾体类抗炎药:常用的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等,患者在使用这些药物大概2-3天,关节肿痛症状会明显缓解;3、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不能使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的患者;4、降尿酸药物:痛风急性发作期缓解后,大概2周可以开始降尿酸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丙磺舒,以及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醇等,部分患者需要终生服用降尿酸的药物。
    2023-08-03
  • 肝硬化输血浆指征(视频)

    肝硬化输血浆指征
    肝硬化需要输血浆的指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凝血功能障碍: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显著降低,肝脏合成各种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以及凝血因子不足,会导致患者有明显的出血倾向。常见的包括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严重者可发生呼吸道、消化道及颅内出血。通过输入血浆补充凝血因子,可以纠正凝血功能障碍;2、大量腹水:当肝硬化患者出现大量腹水时,输注血浆可提高胶体渗透压,利于腹水的消除。肝硬化是指各种肝病发展到终末阶段,包括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还包括酒精性肝病、胆汁淤积、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性肝损害、脂肪性肝病等。发生肝硬化后,患者会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两大症候群。肝功能减退时患者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还有营养不良、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表现。而门脉高压患者可出现腹水、门腔侧支循环的形成,以及脾大等脾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
    2023-08-03
  • 肝硬化会传染给别人吗(视频)

    肝硬化会传染给别人吗
    肝硬化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如果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比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在肝炎病毒复制时,患者就具有传染性。引起肝硬化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以及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胆汁性的淤积会导致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也可发展为肝硬化,还包括其他特殊类型原因不明的肝硬化等。肝硬化一旦失代偿,会出现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具体表现如下;1、肝功能减退:患者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还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容易发生各种部位的出血。而内分泌代谢紊乱会导致患者出现肝掌、蜘蛛痣、肝病面容,严重者还会出现黄疸等临床表现;2、门脉高压:患者会出现大量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曲张,还会引起脾大和脾功能亢进。肝硬化失代偿期之后会引起一系列的临床并发症,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还包括感染肝肺综合征、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以及肝癌。
    2023-08-03
  • 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指标有哪些(视频)

    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指标有哪些
    目前临床上引起胰腺炎的常见原因包括大量饮酒、胆道系统疾病、暴饮暴食、高脂血症等,还包括手术的直接损伤或者胆道蛔虫等,均为引起胰腺炎发作的常见原因。诊断胰腺炎的常见指标如下:1、血淀粉酶:通常在急性胰腺炎发生2-12个小时开始升高,超过正常值的3倍后具有诊断意义;2、脂肪酶:升高较晚,在疾病发生24小时后才开始升高,但其持续时间较长,可以持续7-10天,对于胰腺炎有诊断价值;3、尿淀粉酶:升高后可以提供胰腺炎诊断的条件;4、影像学检查:除血、尿检查外,影像学检查,比如腹部B超或者腹部CT可以直接看到胰腺水肿、渗出,甚至坏死,包括是否形成局部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等,可以帮助提供胰腺炎的诊断信息。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是根据患者的血尿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再结合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由于发生麻痹性肠梗阻,停止排气、排便,患者可出现发热。特征性表现是在患者脐周以及后腰部皮肤呈现蓝色改变,称Grey-Turner征或者Cullen征,是典型的胰腺炎的体征。
    2023-07-31
  • 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视频)

    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冠心病诊断可靠的方法是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以直接看到血管病变部位及狭窄程度。根据狭窄程度不同分为4个等级,其中认为狭窄超过50%,对于冠心病诊断有意义,如果超过75%会出现明显的缺血症状,但是冠状动脉造影是有创、侵入式的检查方法,不适于临床大规模筛查。因此目前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方法,更多会依赖心肌酶、心电图、核素心肌扫描、心脏冠脉CT造影、运动试验等,比如心肌梗死的患者会出现ST段抬高或压低,同时伴有心肌酶升高,特别是肌钙蛋白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较大。超声心动图上可以发现患者缺血部位的节段性运动异常。核素心肌扫描也可以发现心肌缺血区域,心电图在心绞痛发作时,会呈现ST段压低的表现,心绞痛缓解后ST段可以恢复。如果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没有看到明显异常,可以进行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运动中监测患者心电图变化,可以看到在运动中随着运动强度增加,患者出现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并且伴有ST段压低,提示运动试验阳性,也可以提供冠心病的诊断参考。
    2023-07-31
  • 哮喘用什么喷雾剂(视频)

    哮喘用什么喷雾剂
    哮喘常用的喷雾剂包括如下几种:1、糖皮质激素类:如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如果患者出现急性哮喘发作或重症哮喘发作,此时建议全身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2、β2受体激动剂:根据起效快慢和作用时间长短,分为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包括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通常在哮喘急性发作缓解期需要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则包括沙丁胺醇,推荐在哮喘急性发作期使用;3、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4、其他药物:治疗哮喘还可能会用到抗组胺药物、白三烯调节剂以及茶碱类药物,这些药物均可控制哮喘的发作、缓解哮喘症状。
    2023-07-31
  • 吸入治疗哮喘的药物有什么(视频)

    吸入治疗哮喘的药物有什么
    吸入治疗哮喘的药物具体如下:1、激素类药物:常用的如倍氯米松和布地奈德,还有临床常用的雾化药物,普米克令舒等,均属于此类药物;2、β2受体激动剂:分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代表药物是沙丁胺醇,长效的药物包括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3、抗胆碱能药物:吸入制剂为异丙托溴铵。现在推荐联合使用激素类的吸入药物和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药物,控制患者的哮喘症状。如果患者急性哮喘发作,甚至急性重症哮喘发作,应给予全身激素,及时吸氧,必要时通过机械通气的方式,帮助患者度过呼吸衰竭的危险时期。还可以通过静脉使用氨茶碱,积极控制肺部炎症,帮助患者度过哮喘极重时期。重症哮喘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出现神志淡漠、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增快、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患者说话不连贯、大汗以及严重的喘憋,甚至出现三凹征,上述症状均可提示患者急性重症哮喘发作。
    2023-07-31
  • 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药(视频)

    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药
    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有激素类、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茶碱类药物以及其他药物,具体如下:1、激素类药物:这是控制哮喘症状最有效的药物,通常给药方式包括静脉给药、口服给药和气道吸入给药。对于急性重症哮喘的患者,推荐全身静脉使用激素。对于非重症急性的患者,可以通过吸入激素,达到长期控制症状效果,常用的吸入类激素药物,如倍氯米松、布地奈德等;2、β2受体激动剂:根据其作用时效分为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短效的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而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如福莫特罗、沙美特罗等,目前推荐联合使用吸入的激素和吸入的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作为哮喘控制的治疗方案;3、抗胆碱的药物:临床上常用吸入类的药物是异丙托溴铵;4、茶碱类药物:包括口服的茶碱制剂和静脉的茶碱制剂,对于急性或者重症哮喘患者,推荐静脉使用茶碱类的药物;5、其他药物:如白三烯的调节剂、抗组胺药物等,部分患者由于肺部感染,诱发的急性哮喘发作,因此对于这类患者,还应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023-07-31
  • 阿司匹林禁用于支气管哮喘的原因(视频)

    阿司匹林禁用于支气管哮喘的原因
    阿司匹林禁用于哮喘患者的主要原因如下:1、诱发支气管痉挛: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而发挥作用。环氧合酶被抑制后,会导致前列环素E分泌减少,而前列环素是维持支气管舒张状态的重要物质之一,合成减少则会使支气管的舒张物质不足,从而容易发生支气管痉挛,导致哮喘发生;2、过敏反应:部分患者会对阿司匹林产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也是诱发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阿司匹林。除阿司匹林外,β受体阻滞剂中的倍他乐克、艾司洛尔,以及某些头孢菌素,这类药物也都是常引起过敏反应以及支气管痉挛的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上述药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应该给予患者吸入短效的β受体激动剂、短效的抗胆碱能药物,同时可以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使用氨茶碱。如果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是由于气道感染引起,还要加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目前认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首选治疗是静脉激素联合短效β受体激动剂,以及短效抗胆碱能药物。严重哮喘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还可以通过无创正压通气,以及有创机械通气的方式,帮助患者度过呼吸衰竭阶段。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