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羲

  • 手发抖是什么病的先兆(音频)

    手发抖是什么病的先兆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对于老年人往往会出现不自主的手足震颤,就是手发抖,对于常见的手发抖,往往考虑帕金森病,或者是帕金森氏综合症,对于帕金森氏病,老人往往会表现为智能减退、慌张步态,就是小步慢慢往前移动,小碎步紧捣腾。患者出现手脚不自主的发抖,还有出现小脑萎缩、大脑萎缩,也会出现相应的手发抖,对于发生手发抖的病人,可以定期的应用一些神经营养的药物,来预防脑部的蜕变。对于已经明确帕金森氏病的病人,可以口服一些美多芭、左旋多巴相应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药物控制不理想的帕金森氏病人,可以应用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方法来治疗帕金森氏病。
  • 迷走神经对呼吸道平滑肌作用(音频)

    迷走神经对呼吸道平滑肌作用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迷走神经是与交感神经共同构成人的植物神经,它是自主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的颜面分泌的一些体液、皮肤分泌的汗液、内脏的活动、内脏的功能,比如心脏、肺脏、消化系统等,相对的运动都有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来共同支配。对于迷走神经的主要功能,迷走神经可以调节平滑肌的作用。对于迷走神经亢进的病人可能出现平滑肌的收缩,比如呼吸道平滑肌收缩,引起气道的痉挛,病人可能表现为气促,严重的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比如胃痉挛或者是腹泻等一系列的平滑肌收缩亢进的作用。对于迷走神经被抑制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呼吸道平滑肌的松弛、胃肠道平滑肌的松弛,可能出现胃胀或者是腹胀等相应的临床表现,迷走神经还会引起对心脏的不同作用。迷走神经兴奋时,病人往往出现心率减慢等临床表现,迷走神经被抑制时可能出现心率增快等临床表现。迷走神经主要分泌胆碱能、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来调控相应的作用,所以临床上发明了关于迷走神经的药物。迷走神经抑制的药物,也就是抗胆碱能药物,比如阿托品、山莨菪碱这一些药物。对于迷走神经亢进的病人,可以应用这些药物来对抗迷走神经。对于迷走神经被抑制的还可以应用一些药物,比如新斯的明,胆碱能激动剂来进行治疗重症肌无力等迷走神经被抑制的或者是肌肉调节不良的疾病。
  • 胶质瘤的生长速度快吗(音频)

    胶质瘤的生长速度快吗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胶质瘤主要是颅内最为常见的一种颅脑肿瘤。胶质瘤往往通过磁共振检查所能够发现和明确的相应的诊断,对于胶质瘤,它是一种根据病理分级Ⅰ-Ⅳ级的不同类型的肿瘤,Ⅰ、Ⅱ级趋于良性,Ⅲ、Ⅳ级趋于恶性。所以相对恶性的肿瘤生长速度也就快,引起相应的颅内高压症状也就越早。对于相对良性的肿瘤生长速度相对慢,引起相应颅内高压的症状也就出现的比较晚。对于胶质瘤的治疗往往通过手术治疗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术后根据病理类型来判断胶质瘤病人的预后。Ⅲ、4级的胶质瘤病人往往复发的时间也比较短,所以Ⅲ、Ⅳ级的胶质瘤病人,即使积极的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放疗、化疗等相应的辅助治疗,治疗的效果仍不理想,但是Ⅰ、Ⅱ级的胶质瘤病人通过手术治疗后,绝大多数效果比较好预后也比较理想。少数病人可能发生胶质瘤级别的改变,可能Ⅰ、Ⅱ级的病人转变为Ⅲ、Ⅳ级,这样提示整个病人的预后不好,死亡率也相对比较高。
  • 颅内动脉瘤破裂怎么回事(音频)

    颅内动脉瘤破裂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动脉瘤是发生在颅内动脉的一种囊性突起,颅内动脉瘤破裂往往会导致自发性的状膜下腔出血,出血量比较大,还可能引起颅内的部分的脑内血肿。颅内动脉瘤破裂往往需要造影检查,早期进行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引起破裂后,发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旦影像学检查,考虑是动脉瘤,则需要在3天内尽早地进行手术治疗,因为3天到2周之间是血管痉挛期。第一、进行手术风险比较大;第二、对于小的动脉瘤血管痉挛收缩之后,动脉瘤可能手术的时候找不到,导致手术失败,所以颅内动脉瘤破裂之后往往需要早期地进行手术治疗。第二点,早期手术还可以防止动脉瘤的二次破裂,二次动脉瘤破裂病人的死亡率在50%左右,第一次动脉瘤破裂病人的死亡率在30%左右。动脉瘤破裂的原因多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逐步加重,血压不稳,忽高、忽低或者血压波动比较大所引起的动脉瘤破裂。因为动脉瘤的瘤壁多是比较薄,对血流的冲击,耐受不是特别良好,所以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往往主张早期地进行手术治疗或者是经血管内的介入治疗,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 颅后窝血肿是怎么回事(音频)

    颅后窝血肿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后颅窝血肿相对于大脑内的血肿比较少见。后颅窝血肿主要发生在小脑或者脑干,引起出血后发生的小脑内血肿或脑干血症。对于后颅窝血肿,小脑出血大于10ml,即是手术指征或者是小脑出血破入脑室引起梗阻性脑积水,也是手术的适应症。对于脑干出血,脑干出血大于5ml,病人的死亡率大概在90%以上;出血量大于10ml,病人的死亡率在95%以上。对于脑干出血目前进行开颅手术和进行药物的保守治疗,应用止血药物,临床效果比较类似。脑干出血的病人即使积极的治疗,病人的预后也极差,有幸生存多半也是植物人。对于小脑血肿如果达到手术标准需要开颅手术治疗,术后病人恢复相对比较良好,但是后颅窝手术感染的发生率要较大脑的手术发生率大,所以应该严格地预防感染,防止脑脊液漏,达到病人有效的生存并且不会影响明显的运动功能。
  • 霍纳综合征是什么(音频)

    霍纳综合征是什么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霍纳氏综合征多是交感神经异常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多是发生在颅脑损伤或者是脑干损伤,或者是高位的颈髓的胸髓的损伤,引起交感神经的异常情况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霍纳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病人一侧的眼睑减小,就是上睑和下睑之间的距离变窄、眼球内陷、一侧颜面部的无汗,出现相应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所导致的临床症状。目前对于霍纳综合征的治疗,往往都是需要解除相应的病因来达到治疗霍纳综合征的目的。对于已经发生颅内占位或者脊髓病变占位所引起的,往往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占位,减少或者消除交感神经的影响的相应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霍纳综合征的目的。
  • 颅咽管瘤手术治疗方法(音频)

    颅咽管瘤手术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颅咽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颅内肿瘤,是鞍区肿瘤比较常见的类型之一。颅咽管瘤主要好发于小儿、青少年和婴幼儿。颅咽管瘤是先天的胚胎发育异常所引起的颅内肿瘤。常呈良性病变,但是恶性生长,手术切除之后也比较易复发的肿瘤。颅咽管瘤常见的CT学表现、影像学表现就是呈囊性,周围伴有蛋壳样钙化的改变。目前对于颅咽管瘤一般都主张手术治疗,手术可以分为姑息性手术治疗和根治性手术治疗。姑息性手术治疗,就是对于囊性的颅咽管瘤可以下一个Ommaya管,置入到颅咽管瘤内,将囊液抽出,达到缓解颅内占位效应,然后从而达到一个姑息性治疗颅咽管瘤的目的,置入的Ommaya囊可以反复抽吸,对于复发的颅咽管瘤也有相应的治疗作用。对于手术切除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内镜下或者显微镜下经鼻蝶窦的鼻腔内颅咽管瘤切除手术,这是目前主流的手术方法。通过鼻腔内的自然孔道达到切除肿瘤的目的,创伤也比较小,病人术后恢复比较快。第二种,对于无法进行经鼻蝶窦的鼻腔内肿瘤切除,则需要进行开颅的手术切除,开颅手术切除肿瘤比较确切,可以完整地切除肿瘤,甚至整个肿瘤的完整切除。但是开颅手术的缺点就是创伤比较大,因为需要打开颅骨,经过颅内的脑组织,可能引起相应的脑功能不全、脑挫伤等神经功能障碍。发生感染的几率也照经鼻蝶窦的感染几率相对大,但是经鼻蝶窦手术可能造成颅底的硬膜缺失,引起脑脊液漏,可能还需要Ⅱ期的颅底重建和修补手术,来达到治疗颅咽管瘤的目的。
  • 脊髓半切综合征的治疗(音频)

    脊髓半切综合征的治疗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脊髓半切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脊髓损伤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脊髓半切的同侧下肢的运动功能障碍,以及伴有同侧的触压觉、深感觉的障碍以及对侧的痛温觉的感觉减退或感觉障碍。脊髓半切综合征常是由于髓内肿瘤或者髓外肿瘤、髓内的血管畸形、髓外脓肿,腰椎、颈椎、胸椎、的椎管病变所引起的。所以治疗脊髓半切综合征,主要是通过手术去除相应的病因,对于肿瘤可以进行切除肿瘤;对于血管疾病进行介入栓塞或者手术切除;对于感染系统疾病,比如脊髓的脓肿可以进行抗炎、抗感染的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的治疗;对于椎管的疾病、椎体的疾病可以进行手术的减压治疗,来达到缓解和解除脊髓压迫的症状,从而达到缓解脊髓半切综合征的目的。
  • 面肌痉挛的临床症状有哪些(音频)

    面肌痉挛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面肌痉挛主要是由于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面肌痉挛在临床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叫典型性面肌痉挛,一种叫非典型性面肌痉挛。典型性面肌痉挛,面部肌肉抽动的顺序一般是从上到下、从额部、眼睑再到下面部、口角等一系列从上而下的面部肌肉抽动。绝大多数面肌痉挛的病人都是属于典型性面肌痉挛的抽搐,发作顺序就是从上到下。少数病人可能出现非典型性面肌痉挛症状,抽动的症状从下到上,先出现下面部肌肉,也就是口角下颌部的肌肉抽动,然后逐渐向上发展,累及眼睑、额部的肌肉,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应用卡马西平等相应的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不缓解的病人,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应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有效地缓解面肌痉挛的抽动,缓解率大约在90%以上,但是极少数的病人手术后可能遗留面瘫或者听力下降、耳鸣等相应的手术并发症。
  • 颅骨骨折的治疗方法(音频)

    颅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柳羲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颅骨骨折主要包括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和粉碎性骨折,对于线性骨折,没有引起头皮的开放伤或者没有引起临床症状,没引起颅底骨折导致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则不需要特殊治疗。对于凹线性骨折,凹陷深度大于1cm,或者是凹陷的骨折片刺入颅内,引起颅内血肿或者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比如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临床症状或者引起癫痫发作,则进行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将骨折片进行修复、复位或者是去除。对于颅底骨折引起脑脊液鼻漏或者脑脊液耳漏的病人,往往可以预防的应用抗生素,防止颅内感染。对于长期迁延不愈、耳漏、鼻漏在1个月以上的,则考虑进行颅底的手术治疗,来达到防止和封堵脑脊液鼻漏、耳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