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岩

  • 心脏偶发性早搏严重吗(音频)

    心脏偶发性早搏严重吗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脏的早搏分为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这是按照部位。按照发作的次数,可以分为频发或偶发,偶发是指每分钟的早搏次数小于五次,全天24小时小于400次,这就属于偶发的。但是如果每分钟大于五次,每天大于400次,或者是大于1000次以上,这个就属于频发的表现了。一般来说偶发性的早搏,特别是房性早搏,好多正常人都有,在情绪激动、劳累、紧张、饮酒、咖啡这些刺激作用下,有可能会发生。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对身体也不会造成过多的伤害。\n室性早搏它就算是偶发,大多数也是由于心脏的基础疾病造成的,它本身虽然不会造成严重的症状,或者是影响到心脏的功能。但是它往往是一种信号,提示心脏可能会已经发生了某些异常的表现,特别是见于高血压、冠心病,或者是心肌病的病人。所以如果是室性早搏,就算是偶发,在明确没有那些刚才提到的劳累、情绪紧张,或者是饮食刺激这些情况下仍然还是发作,还是应该在医院进行相应的心电图、心脏超声,或全身的系统检查,排除这些影响到心脏早搏的基础疾病就可以了。
  • 心脏早搏和房颤区别(音频)

    心脏早搏和房颤区别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房颤动和心脏早搏都属于心律失常,从基本情况来看,心脏早搏是指除了窦房结之外的其他异位起搏点,提前发放的冲动所造成的心脏提前搏动,而心房颤动是指心房失去了正常、有效的收缩,而出现了非常快速细微的颤动波所造成的一种心律失常。两种心律失常都属于室上性的心律失常,但是心脏早搏绝大多数是可以见于正常人,如果是偶发或者是没有什么基础病的情况下,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n心房颤动主要见于一些器质性心脏病和高龄的患者,特别是有冠心病、心脏瓣膜病或者其他的高血压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的情况。心房颤动的时候往往心率比较快,有时候可以高达100-150次/分以上,容易出现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如果持续发作心房颤动,会造成心力衰竭和血栓。\n心脏早搏和心房颤动治疗原则也不是特别一样,心脏早搏一般对病因治疗就可以,不用特殊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心房颤动除了对因治疗,积极纠正心脏基础病之外,还要进行抗血栓,控制心率以及转复正常心率的对症治疗。
  • 心电图显示早搏的特征(音频)

    心电图显示早搏的特征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早搏是指心脏的过早搏动,心脏正常起搏点在窦房结,是按照规律,每分钟60-100次的发放节律。但是如果异位的起搏点,例如心房、心室或者其他部位提前出现了心脏的冲动,称之为早搏或者叫过早搏动。所以早搏的心电图表现根据发放的部位不一样也有不同的表现,早搏可以出现在心房,也可以出现在心室,还可以出现在心房的房室交界的地方,所以不同的地方的早搏的心电图表现不一样。\n在房性早搏中,心电图上主要表现为代表心房搏动的P波提前出现,而之后窦性心律的QS波形与窦性心律相同,是房性早搏的表现。房室交界区的早搏特点是提前出现了一次心室的搏动,在之前、之中或者之后可以看到逆行的P波。而室性早搏的特点就比较独特了,是指心电图上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也就是心电图上最宽的波群,之前没有心房的早搏的波动。心电图判断早搏还可以判断发生的规律性,如果是每两次正常的有一次早搏,称之为二联律,或者是有成对出现的称之为成对早搏,如果连续三次以上的早搏就称之为心动过速。
  • 心脏频繁早搏的危害(音频)

    心脏频繁早搏的危害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脏频繁早搏,特别是室性早搏,首先会造成患者的相关症状,心悸、头晕的症状。长期频繁的室性早搏,一般都是每小时室性早搏的发生频率在30次以上,或者每天24小时发作的次数在一万次以上,特别是如果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现室早的跳动次数占全天24小时跳动次数的15%以上,长期持续的这种情况会造成心脏扩大,叫做室早性的心肌病。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治疗的方式只有把室早彻底的消除掉,心功能才能好转。所以,如果频繁的发作室早,有相关的症状,建议患者去做心脏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看一下室早是不是每天的发作次数达一万次或者超过了全天24小时总心跳的15%以上。如果是这样,而且有相关的症状,首先要进行对症的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以考虑给予射频消融治疗来减少室早,防止或者是逆转出现室早性心肌病的这种可能性,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 心脏早搏怎样治疗好(音频)

    心脏早搏怎样治疗好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脏早搏主要分为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和交界区早搏,其中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比较多见,不同的早搏起因、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不论是房性早搏还是室性早搏,究竟是否采取治疗,主要根据患者是否有基础病,是否引起相应的症状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如果房性早搏或者室性早搏本身发作的程度不是很明显,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的进行干预和治疗。\n如果是引起了明显的症状,也要分两方面:\n第一、针对病因开展治疗,如果早搏是由于发热、贫血、甲亢或者其他的心脏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这些原因造成的,重点还是强调先要针对病因进行病因治疗;\n第二、如果病因无法明确或者病因已经受到了控制,但是仍然还是有频繁的早搏出现,特别是伴有相关的症状,就可以采取对症的治疗,无论房性早搏,还是室性早搏,只要没有用药禁忌证,可以选择一种叫做β受体阻滞剂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但是有一部分人,对这个药物是有相应的不良反应或者是禁忌证的,所以使用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就可以了。
  • 偶发早搏是什么意思(音频)

    偶发早搏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早搏是心律失常的常见形式,是指正常的心跳基础上,提前出现一次跳动,往往是由于心脏内异位的心肌组织,发生新的兴奋性增加造成,偶发早搏是指每分钟发作次数非常少,不超过五次,而且没有明显症状,这种情况叫做偶发性早搏。如果大于每分钟五次,就叫做频发性早搏。\n偶发性早搏如果没有症状,特别是房性早搏,不需要特殊治疗,因为对人体不会有明显影响,但如果是长期存在的室性早搏,对身体也是不利影响,应该积极完善相关心内科检查,因为室性早搏多见于有基础性心脏疾病的患者,特别是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功能不全、心肌炎的患者,会有比较明显的早搏为主要表现,应该提前完善检查,明确诊断。\n如果出现偶发早搏,只是从心电图或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上发现,不用特别紧张,不需要特别药物治疗,定期去做检查、复查就可以。如果是频繁发作,哪怕是偶发早搏,也要去完善相应检查。
  • 年轻人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音频)

    年轻人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早搏是指在正常节律的心脏节律中,发生的一种提前出现的心脏搏动,会给人一种心悸的感觉,频繁发作的早搏也会引起一些不适的表现,早搏的病因非常多,很多的时候是发生于正常人,特别是年轻人,主要是由于心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的,特别是当患者出现了有最近的情绪激动,比较劳累、紧张这些情况,都可以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心脏某些部位的节律发生了早搏。\n另外,还有的时候会由于饮酒、吸烟、喝浓茶等刺激性的饮料,都可以引起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造成引发早搏,还有一些功能性的,是服用了可以引起早搏的药物,比如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像洋地黄等,这些药物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诱发早搏。当然除了这些情况之外,还有的人是由于低血钾,特别是服用利尿剂的人群,由于血钾下降而引起早搏的出现。除了功能性之外,还有一部分病人是由于器质性的疾病,心脏疾病引起的早搏,比如心脏缺血、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二尖瓣脱垂这些病,都可以使得患者出现早搏的表现。
  • 心律早搏怎么治疗(音频)

    心律早搏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脏早搏是指在正常的心跳基础上提前出现了搏动,给人的感觉,根据心脏搏动的次数,患者的年龄以及有没有合并基础疾病表现为不同的表现。一般来说,没有明显症状的早搏,包括房早和室早,采取对因治疗,比如由于劳累、情绪紧张、饮酒、喝咖啡,或者是有基础性的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肌炎,只要针对这些原因治疗,一般症状就会自己消失。但是如果是经过上述的治疗,仍然还是频繁发作,特别是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的时候,可以尝试应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比如针对房早就有倍他乐克、β受体阻滞剂,针对室早的有利多卡因、心律平、胺碘酮等药物。但是这些药物的服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因为服用心律失常的药物,有相应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如果自行加量或者是换用药物,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不好的作用。对于频繁发作的早搏,经过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者没法使用药物的,可以考虑射频消融的电生理检查及治疗,有望获得一定概率的好转。
  • 频繁早搏的治疗方法(音频)

    频繁早搏的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早搏的这个治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n第一、纠正病因,去除病因,有好多早搏是生理性的,也有好多早搏是病理性的,比如本身存在缺血性的心脏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或者是应用引起心律失常的药物,首先要进行病因的治疗。\n第二、判断是否可以采取这种对症的治疗,要权衡利弊,因为一些治疗心律失常、早搏的药物本身就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所以一定要权衡利弊,如果是没有心脏病的这种早搏,而且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不建议一定要用这个药物来进行治疗,只要做好随访,比如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做心脏超声,看有没有病变就可以。\n第三、对症治疗,比如可以用抗焦虑、镇静的药物,但是如果必须要进行治疗,就可以采取β受体阻滞剂,或者是非二氢吡啶类的钙离子拮抗剂进行治疗,也可以选用三类的胺碘酮这个药物来进行治疗,这些药物都是以对症就可以,不要是治疗,吃着药,目的就是让早搏一点都不发作,这样是不好的,只要症状能明显的消退就可以。\n第四、针对合并有心脏结构性病变的病人,比如有心肌病、冠心病,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再根据不同的合并疾病来选用相应的药物,这个相对来说就比较专业、复杂一些,比如冠心病病人适合用β受体阻滞来进行治疗,相应其他疾病的病人也有相应治疗的方式和方法。\n第五、如果确定有明显的、频发性的早搏这个症状,持续服用药物有相应的禁忌证,效果不好,也可以考虑来进行导管消融治疗,来进行辅助的治疗。
  • 早搏正常范围(音频)

    早搏正常范围
    讲解医师:王佐岩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血管内科
    早博本身是一种异常的心律节奏表现,所以不存在所谓的正常范围。本身正常的心跳应该是规律而节整的,不应该提前出现早搏,所以早搏不存在正常的范围。但是早搏有少和多之分,也就是偶发和频发之分,一般来说偶发的早搏是指每分钟发作的次数小于5次,每天24小时的发作次数小于300-400次,这种情况就叫做偶发的早搏,相对没有症状或者是非常轻微的症状,不需要特殊干预,对根治疗就可以,比如说有一些休息不好、抽烟、饮酒,把不好的诱因刺激去除掉就可以。\n但是有时候会有频发的早搏,比如说每分钟大于5次的,24小时的心率大于1000次以上的早搏,或者是合并有其它明显症状的早搏,都是不太好的早搏,特别是室性早搏出现的时候都是不正常的。还是要积极的对因治疗,比如说缺血性心脏病,把缺血控制好、血压控制好、甲状腺功能亢进控制好等等,把低钾血症纠正好。如果效果不好的话,还可以选用一些心律平、慢心律片、倍他受体阻滞剂或者是胺碘酮,对症治疗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