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措施(视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措施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以下护理措施: 1、如果患有感冒、伤风、咳嗽、鼻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疾病要积极治疗; 2、平时擤鼻时不能用力,不能过度擤鼻,防止擤鼻时细菌从咽鼓管进入鼓室; 3、注意防止液体侵入中耳,患病时要禁止游泳、潜水等,尤其在沐浴、理发、雨中行走时也要注意。婴幼儿还要注意防止眼泪、鼻涕、口水等流入耳朵; 4、禁止乱掏耳朵; 5、注意加强营养; 6、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防止疾病进一步加重或复发。
    2023-08-03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会传染吗(视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会传染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会传染。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因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或者致病菌毒力过强,鼻窦、鼻腔、鼻咽部等慢性炎症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致病菌是金葡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等,也可以是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这些细菌都不具有传染性,所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没有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当身边或家里有这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没必要去过度惊恐或者害怕传染,自己患这个病之后不要担心传染给家人或者旁边亲密的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是传染病。
    2023-08-03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要多久才能好(视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要多久才能好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愈时间与每个人个体情况和中耳炎类型有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者耳朵进水后,耳朵常出现流脓,极少部分也可能在炎症消退后鼓膜自愈,但是大部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及难以逆转听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危险,治愈机会很少。 出现耳流脓或者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就诊,及时与其它疾病鉴别。在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之后,也可以进行及时、适当治疗,如果需要手术,及时予以手术干预。
    2023-08-03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有脓液吗(视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有脓液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发作期间鼓室及外耳道都可以见到脓液,病变活动时脓液还会比较多。骨疡型或者中耳胆脂瘤脓比较臭,但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或后天性、原发性胆脂瘤患者可没有任何流脓史,仅在出现听力下降或者其它并发症,到医院就诊时做CT才发现胆脂瘤存在,外耳道有脓时要去医院就诊。 还有的疾病也有外耳道流脓,要注意鉴别,如慢性肉芽性鼓膜炎、慢性外耳道炎、真菌性外耳道炎、中耳癌等。以上疾病治疗方案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明显不同,当外耳道出现脓液时应该及时就诊,在医院把脓液清除干净,用双氧水清洗,再用抗生素滴耳液或者抗生素加内固醇类激素滴耳液滴耳。患者需完善相关检查,判别是否有胆脂瘤或骨疡型等病变存在,这样能够及时防止病情加重。
    2023-08-03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能自愈吗(视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能自愈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很难自愈,有少数病人鼓膜穿孔可以随着时间推移,缓慢痊愈,愈合膜比正常鼓膜厚度要薄很多,但这种自愈情况不是很常见。一旦在感冒或者耳朵进水情况下,可以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发作。 大部分慢性化脓性肠炎病人不经过治疗,基本不会自己愈合,需要进行保守治疗甚至进行手术治疗。在医院就诊时,如果发现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还是主张患者能够及时复查、及时治疗,以免再发生并发症或者严重听力下降,再去治疗时效果较差。
    2023-08-03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分型(视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分型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过去分为三种类型: 1、单纯型:一般表现为鼓膜紧张部穿孔,可有间歇性流脓; 2、骨疡型:一般是紧张部大穿孔或者边缘性穿孔,有息肉或者肉芽形成,可伴有骨质破坏并可有较重传导性耳聋发生; 3、胆脂瘤型:鼓膜松弛部穿孔或者紧张部大穿孔,伴有程度不同听力下降; 目前把中耳胆脂瘤单独列出一例,不包含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范围内。单独把中耳胆脂瘤列出是因为中耳胆脂瘤危害比较重,常引起颅内外并发症,需要引起患者及医生足够重视。
    2023-08-03
  • 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多少分贝(视频)

    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多少分贝
    一般在90dB噪音中超过8小时,95dB噪音中待过超过4小时,100dB超过2小时,110dB里只要半小时内耳会受到损害。正常人耳朵能够承受音量在85dB以下,长期暴露在85dB以上环境会引起听力进行性损伤。 经常戴耳机,应该遵循三个60的原则,即音量不应该超过最大量60%,连续听时间不应该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要超过60分钟。在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地方不要使用耳机听音乐,因为有些为了盖过噪音,人们会不自觉加大音量,更容易对耳朵造成伤害。
    2023-08-03
  • 听力保护器材有哪些(视频)

    听力保护器材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购买有噪音隔绝功能耳机,这样不会因为周边噪音太大而调高音量。噪音隔绝耳机通常由橡胶或硅胶环防止噪音进入耳机,使用喇叭播放音乐时可用分贝测量APP,虽然不是很准确,但是可以给出大概数据,能够知道音乐的音量,并调到适度音量。 如果在高音量场合,但是不需要听很清楚,如靶场、建筑工地,在使用耳塞之外还可以加上隔音耳罩。靠以上保护听力的器械,可能并不是很有效,主要还是靠自己,注意自己耳朵听力及耳朵保护,如远离噪音、少听耳机或者把耳机音量降低等。
    2023-08-03
  • 遇到巨大噪音如何保护听力(视频)

    遇到巨大噪音如何保护听力
    遇到比较大噪音时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使用耳机时应该限量、限时,人的耳朵如果暴露在85dB环境下超过8小时,会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所以当使用耳机听音乐时务必将分贝控制在85dB以下。即使处于嘈杂环境中也应尽量在音量控制在安全值之内,如果音量数值为10,则尽量将音量控制在2-5之间,这不是分贝数,是比例。且每听30分钟以内应该让耳朵休息到5-10分钟,减轻双耳工作量; 2、除了降低耳朵音量,限制耳朵工作量也是很重要听力保健方式。如果耳朵长期暴露在高能量声波中,过度刺激毛细胞,结果也会使听力过劳死,造成某些频率听力丧失。此外每日也应该让耳朵在宁静环境中保持休息,才能保持良好的听力; 3、尽量避开危险噪音环境,避开感觉到耳痛的声音,因为这可能是内耳耳蜗开始受到损伤信号。如果已经有刺痛感觉,要立刻闭住嘴、捂住耳朵。
    2023-08-03
  • 保护听力的方法有哪些(视频)

    保护听力的方法有哪些
    保护听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避免各种噪音,人如果长时间的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听力可能会减退甚至引发噪声性耳聋、耳鸣; 2、避免长时间戴耳机,高质量音频声、高音量音频声对听觉器官会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这种情况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因为这种长期戴耳机导致听力下降是缓慢过程,人们在不知不觉过程中出现听力下降,当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听力已经发生不可逆转变化; 3、要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比如链霉素、庆大霉素、速尿等。如果病情需要必须使用时,也应该密切观察听力变化及各种外耳、中耳病变,也可能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发现耳朵不适或者听力下降应该及时就诊,有些听力下降可以通过手术提高; 4、新生儿应该进行常规听力筛查,发现有听力障碍时应该及早干预、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