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界峰

  • 心理疾病有哪些?(音频)

    心理疾病有哪些?
    讲解医师: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
    说起心理疾病其实是通俗的说法,一般我们在学术上更科学的说法应该叫精神心理障碍。因为心理的疾病或者障碍是跟躯体的疾病是有区别的,心理的疾病是没有客观的指标,它只是一个主观的感受或者行为方面的一些表现。按照我们现行的国际的标准,还有美国的标准,还有中国的标准都对精神心理障碍有分类,大致是十大类,当然如果再把它区分,一个是轻型的心理障碍,一个是重型的心理障碍,轻型的心理障碍就包括比如说我们说的焦虑、抑郁、有些恐惧,这类的心理问题。重型的精神障碍就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当然还有重型的抑郁症。我们可能这里边有一个概念,是好像抑郁又是轻的,又是重的,确实是抑郁有轻有重,可能大部分的抑郁都是算轻型的精神障碍,而不是一个重型的,这个需要大家来去区分。
  • 心理测试题有哪些?(音频)

    心理测试题有哪些?
    讲解医师: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
    心理测试题其实包括几种,一种是主观的评分,就像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都是给病人提供一些题目,让他根据他自己主观的感受来去评分,最后得得出他焦虑的严重程度,或者抑郁的严重程度,然后提示一个答案,这是一类主观的评分。第二类是他评的量表,就是通过比如说精神科医生跟病人进行交谈,然后通过精神科医生对他的观察,对他整个情绪、言谈举止进行综合来判断,然后再打一个分数,最后得一个结果。当然比如说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的。另外还有一种就是叫知情人评定,就是我们很多医生就会问他身边的人,比如说问他父母或者他的配偶来去了解他在生活当中是怎么样表现的,通过知情人的这样的评定,然后间接的反映病人的状态,所以基本上就这三种。
  • 什么是心理咨询?(音频)

    什么是心理咨询?
    讲解医师: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
    心理咨询现在可能是大家很关心的话题,因为我们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但是心理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心理咨询就变成了大家很重视的内容,我们想到心理咨询就知道我们有心理咨询师是吧?心理咨询其实是通过谈话的方式来去解决来访者的心理的问题的一种方式,所以看似是咨询,就像法律咨询,比如说什么什么其他咨询,事实上心理咨询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而且还是人跟人之间交流,去探索自己内心的过程。所以心理咨询它就会能帮助一些有焦虑、抑郁,有一些比如说还更严重的一些精神方面的问题的人,也能帮助一些比如说因为婚恋或者亲子关系,面临一些困扰的人,所以心理咨询其实是非常大的概念,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这个咨询不是一个知识的传递,不只是这个知识的传递,而且还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系的过程。在心理咨询师的面前,一个人可以感受到被积极的关注,被无条件的接纳,被尊重这样的感受,这个是很重要的。
  • 什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音频)

    什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讲解医师: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
    偏执性人格障碍,我们也可以叫做妄想型人格障碍。这样的人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猜疑,就是对人的不信任,因为不信任别人,所以他会变得很苛刻,比如说他不允许别人犯一点错误,不允许别人对他有丝毫的不尊敬、不认可,所以这样的人就会朋友很少,这样的人经常会因为就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就会跟别人发生冲突,就会诉讼于法律,比如说这样的人还会对配偶有一些怀疑,它会觉得配偶不忠于他,所以这是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的一些特点。所以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我们需要去接受心理治疗,如果严重那可能需要药物治疗。
  • 青少年心理咨询价格(音频)

    青少年心理咨询价格
    讲解医师: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
    心理咨询的价格其实是相差很大的,因为心理咨询服务的主体一方面像我们精神专科的医院也会提供心理咨询的服务,现在基本上是按半个小时30或者到60这样的一个水平。大家如果在社会上一些心理咨询的机构,他们的收费就会更高一点,比如说500可能到1000,如果知名的专家,那可能会1000到2000这样的一个水平。一般心理咨询是根据时间来收费的,就每一次咨询是50分钟,每周一般是一次或者到两次,当然也有一周可能四五次这样子。所以心理咨询一般的疗程是需要,比如短程的可能需要三个月,那长程的治疗就要六个月以上,可能持续一年、两年或者三年都有可能。但心理咨询有包括各种流派的咨询方式,比如说认知行为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还有精神分析的治疗,还有家庭治疗等等,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所以收费也会不一样。
  • 什么是拖延症(视频)

    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2023-07-30
  • 微笑抑郁症--笑着笑着就跳楼了?发现身边隐藏的胡晶晶们(视频)

    微笑抑郁症--笑着笑着就跳楼了?发现身边隐藏的胡晶晶们
    微笑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新型抑郁倾向,多发生于都市白领或者服务行业人群。这类患者并不会出现抑郁障碍的常规临床表现,比如心情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相反,他乐观爱笑,可正常工作生活,即使经历着挫折,也可轻松地一笑而过。 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比较主流的一种假说是——神经生化失调。大脑是一个精密的制造工厂,其中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构成了不同的脑区,它们有着不同的责任分工,比如运动、语言、情感等,由神经递质将其相互连接起来。其中,维持情绪正常运转的神经递质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能让人在感受到危险或压力时调动身体机能进入“战斗”,当其水平降低时,人就容易陷入到一种毫无斗志去面对当前压力与困难的状态;而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是能够让人感受到快乐、愉悦等感觉的神经递质,其含量在体内下降时,人感受到的快乐和愉悦就会减少。此假说认为,人之所以会抑郁,正是因为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出现了异常崩溃或受体功能出现失衡所导致。 那么,抑郁症更容易找上哪些人呢? 1、受遗传影响的人,遗传是抑郁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有抑郁症,其子女患该病的几率会增加10%-30%。 2、遭遇应激事件的人,比如突遭不幸、目睹死亡暴力等。 3、受心理社会环境影响的人,比如日常压力过大、对婚姻状况不满意等。 4、受人格因素影响的人,性格较为内向、时常感到悲观、有明显焦虑、强迫症,或者童年缺少关爱、受过虐待的人,都较容易发生抑郁症。 5、患有躯体疾病的人,如恶性肿瘤、代谢性或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患者,往往容易患抑郁症。 6、长期受药物影响的人,如长期服用某些降压药、抗癫痫药物、抗结核药物等的人。 7、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的人,如长期饮酒者、阿片类物质使用者等。 微笑抑郁症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食紊乱、性功能障碍等躯体症状;还会产生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自责自杀观念及行为的心理症状。然而,近八成的患者其抑郁状态并不会被身边人所感知,有时甚至自己也没有察觉,反而会持续陷入到“无人理解”的漩涡中。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中提倡用自评量表进行抑郁障碍的筛查及临床症状的评估。当然,自测无法代替专业诊断,如果怀疑自己有抑郁症,强烈建议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抑郁障碍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目前有三种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这是当前治疗抑郁障碍的主要方式,有效率约60%-80%,通过阻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吸收,从而维持神经递质的正常水平; 2、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 3、物理治疗,包括电抽搐、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等。
    2023-08-03
  • 狂犬焦虑症的表现(视频)

    狂犬焦虑症的表现
    狂犬焦虑症其实是一种强迫的表现,即患者对狂犬病的焦虑属于强迫症症状,主要表现是担心会被猫、狗咬伤,或抓伤,患狂犬病后死亡的担忧,但上述担忧通常脱离现实。此类患者如果在小区里走,有人牵着狗迎面走来,即便与狗的距离还较远,依旧会担心被狗咬,患者会反复检查,或观察身上是否有划痕,但其实自身明知道没有接触到狗。另外,患者还有对猫,或其他小动物都会有类似的焦虑表现,会反复找医生咨询,以确认是否会患狂犬病。同时会打狂犬病疫苗,甚至部分患者会连续打狂犬病疫苗,来防止患狂犬病。上述焦虑的产生其实并没有必要,多数是癔病的表现,即死亡焦虑的表现,患者需接受系统的心理治疗,如果症状严重还需通过药物来帮助缓解焦虑。
    2023-08-03
  • 怎么治疗焦虑(视频)

    怎么治疗焦虑
    焦虑是一种常见情绪,当焦虑情绪严重到一定程度,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人主观痛苦。当患者长期处于焦虑情绪中,可能影响到生活、工作、学习,而使患者自身痛苦不堪,也可能带给周围的人痛苦,此时焦虑便转变成焦虑症,而治疗焦虑现在有以下几种方法:1、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抑郁剂进行治疗,应用小剂量抗抑郁剂治疗焦虑,临床应用小剂量抗抑郁剂治疗焦虑常更有效,还有短效抗焦虑剂,包括劳拉西泮、奥沙西泮等,或坦度螺酮、丁螺环酮等;2、心理治疗:当某人焦虑来源于家庭、人际关系或工作等无法去除的矛盾,此时接受心理治疗可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实现个人成长,对于缓解焦虑较有必要。因此,治疗焦虑常需要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进行联合治疗,才能更彻底地治疗焦虑。
    2023-08-03
  • 精神分裂遗传吗(视频)

    精神分裂遗传吗
    现代医学大量证据表明精神分裂症有遗传倾向、存在家族聚集性特点,即当两系三代亲属有精神分裂症时,遗传给后代的可能性较大。但精神分裂症与其他遗传性疾病有较大不同,如血友病可以描绘出遗传图谱,明确是显性或隐性遗传,能够计算遗传概率。而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机制较为复杂,是多基因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有遗传基因也未必发病。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假说是遗传加环境打击,是环境刺激形成二次打击,使患者发生精神分裂症,若环境较好、心理素质较强,可能不会发生精神分裂症。若某人患有精神分裂症,结婚、生子需要冒一定风险,但不是孩子出生后一定会患有精神分裂症,有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孩子很健康,患者的繁衍权不可被剥夺。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