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鲁鼎

  • 颅内囊肿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颅内囊肿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范鲁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囊肿根据不同的部位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小的囊肿出现症状时,往往是处在脑室循环系统。因为脑室循环系统有狭窄的地方,有侧脑室、室间孔、三脑室和中脑导水管以及四脑室的正中孔,像这些狭小的部位,如果有囊肿堵塞,早期就会出现脑脊液循环障碍,也就是脑积水的症状,头疼、呕吐、视乳头水肿,需要积极、尽早治疗,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脑疝形成,心跳、呼吸停止。囊肿生长在其它部位时,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往往是意外检查才能发现。一旦出现症状,也是靠近颅神经末梢、颅底、颅神经结构比较紧密的地方,对颅神经有压迫出现相应的症状。最常见的是在颅后窝、桥小脑角形成的囊肿,它对后组颅神经有影响,小脑平衡不好,走路不稳,甚至后组颅神经受影响,喝水呛咳等。位听神经受影响会出现眩晕、耳鸣。三叉神经受影响会出现面部的麻木,感觉的异常等,大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占位效应,出现头疼、呕吐、高颅压等症状。
  • 颅内囊肿要不要紧?(音频)

    颅内囊肿要不要紧?
    讲解医师:范鲁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囊肿偶然发现的比较多,我们在临床上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了。小孩或者成人,尤其是小孩,家长都很紧张。头部摔了一下去做个CT发现一个囊性的东西,这要紧不要紧呢?颅内的囊肿都是良性的,而且大部分囊肿是先天形成的。蛛网膜囊肿、皮下囊肿等这些发育形成的,需要不需要治疗,要紧不要紧是看囊肿的部位和囊肿的大小。如果囊肿对脑周围结构、脑组织和神经没有多大的影响,没有任何症状,脑组织的发育也不受影响,可以动态观察,不需要任何治疗与处理,尤其是在小孩先天性形成的颞叶当中最多见。个别小孩没有任何症状,可是拿到片子,整个颞叶发育严重受到影响,而且囊肿的位置远远超过颞叶脑实质的位置,这样的状态下虽然没有症状,但是如果小孩很小,还是应该积极处理,把空间腾出来让小儿的颞叶充分发育,这样更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很小的囊肿,如果出现在脑室、三脑室导水管,把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了,它就会出现脑积水、高颅压,这个时候虽然囊肿很小,也要立即手术、立即治疗。
  • 颅内囊肿是怎么形成的?(音频)

    颅内囊肿是怎么形成的?
    讲解医师:范鲁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颅内囊肿就是指蛛网膜囊肿和表皮样囊肿以及皮下囊肿等。蛛网膜囊肿的形成有两种因素,先天性或者后天性的慢性炎性增生包裹形成的。表皮样囊肿、皮下囊肿的形成往往是先天性,就是表皮细胞在胚胎3个月形成,在外皮层形成神经管的发育过程当中,表皮细胞坎顿在神经细胞当中,形成了神经管,这就表明它在胚胎3个月已经形成了。随着神经管的发育,随着胎儿形成到出生,可能逐渐增大,大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压迫症状,会出现相应的症候群。但是极个别的病人可能一生当中都没有任何症状,也不需要做任何治疗。
  • 颅内囊肿的最佳治疗方法(音频)

    颅内囊肿的最佳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范鲁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因为颅内囊肿早期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尤其是对于成年人是不需要特殊治疗的。对于儿童来说,囊肿增大会影响到脑实质的发育,成年人出现症状时建议采用外科技术干预进行治疗。囊肿的形成是包裹,我们必须将囊肿的包膜打开,把囊肿形成的占位效应去除。手术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把囊壁打开,而且还可以采用囊肿切除术,或者囊壁部分切除术,以及囊肿分流术。为了防止手术以后的再复发,在囊腔里边放一些肌肉镍剂,放到颅内,贴进去,通过镍剂把脑脊液吸收,减少它的复发,减少它的压迫症状效应。
  • 颅内囊肿挂什么科?(音频)

    颅内囊肿挂什么科?
    讲解医师:范鲁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因为颅内囊肿是先天性的良性肿瘤,拿到报告单家属可能都很紧张。肿瘤就需要去看肿瘤科,颅内囊肿是先天性的,没有症状是不需要做任何治疗的。一旦出现症状,就需要外科技术介入解决囊肿的问题。一旦检查发现囊肿,希望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带上你的资料就诊于神经外科,也就是脑外科,让脑外科的医生给我们做出评判,是否需要治疗,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甚至给我们一些指导性的建议,这对病人都是非常有益的。
  • 面肌痉挛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面肌痉挛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范鲁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面肌痉挛的发病率非常高,就是面部抽搐或者眼跳。它是因为面神经鞘受到刺激,最常见的是因为血管压迫面神经,出现神经传导纤维的短路,直接出现不自主、自己难以控制的面肌抽搐和痉挛。面肌痉挛早期的病人会出现不自主的、自己控制不住的眼周肌肉收缩、眼睑跳,尤其是在病人见到陌生人、高度紧张、情绪有变化,或者讲课的时候更容易出现,精力越集中越紧张越容易出现,这是早期。随着面肌痉挛的加重,会出现逐渐涉及到面部一侧的肌肉的痉挛、收缩、嘴角歪斜,就是面肌抽搐,进行性加重,得不到根本性的治疗。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同侧的颈部肌肉和皮肤的收缩,而且面部的皮肤会越来越粗糙,和对侧面部触摸的感觉不一样,发木、迟钝,皮肤摸着的光泽度比较差,粗糙。
  • 面肌痉挛的原因有哪些?(音频)

    面肌痉挛的原因有哪些?
    讲解医师:范鲁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
    目前的研究发现,面神经受刺激以后,出现面肌不自主的肌痉挛与抽搐。通过尸体解剖发现,面肌痉挛的真正原因是由病人面神经出脑干这一段的面神经翘受压迫造成的。最常见的压迫就是颅内的血管,供应小脑、脑干的血管,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还有的继发于肿瘤、动脉瘤、蛛网膜囊肿等,就是面神经周围有东西压着,所形成的面神经感觉纤维、面神经运动纤维的短路,直接不受神经核的支配,直接短路、抽搐、循环,也就是形成了一个反射弧的循环状态,不受大脑的支配,所以自己控制不住,面肌一直在抽搐、痉挛。